林泉高致吧 关注:269贴子:6,946
  • 7回复贴,共1

【篆刻】一位苏先生论篆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4-03 23:54回复
    一,篆刻文字非篆非隶,非不篆隶,实乃摹印篆也--缪篆,形体平方匀整,饶有隶意,而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具绸缪之义,故名。(当然在历史上,不少流派直接用篆书隶书和其他文字入印的,这个话题不在这里展开)要求制作人篆隶也写好。
    二,要求能非常熟练的写反字,在本朝,以韩天蘅为首的印人们进行改革,将文字写在纸上然后贴在印面上进行篆刻,就个人观点,实在是取巧之法,非大道也,纠其原因,初学者这样做在结字上就一定出现问题,长此以往,篆刻的水平自然就低下,实不可取。篆刻的没落首先是朝廷不重视,问题首先出在教育体制上面。
    再谈书法篆刻教育。现在连最起码的小学,中学的老师们的字我都不敢恭维,至于学校里的书法老师,天晓得这个水平。一本描红本子添满算数,完全是个任务的形式,作为先生,传业授道解惑也。是否认真的告诉学生们,什么叫汉字,怎么样书写自己的名字才叫美。天下先生如是做到的有多少,就书法而言。描红本子是一无是处的,根本就应该废除,而毛笔的课程应该成为每个汉地学生应该掌握的必要科目,这是一个中华文明的核心科目。
    篆刻一直存活于民间,现在除了少量的官员,支票,书法,绘画者,和城市购房使用以外基本上不再起到一个实用性的装饰,市场很小,加之大众基本不认识篆书类古文字,一般印人靠这个生活,吃饭都成问题,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爱好,要知道,百年前,除非白丁,人人有印章,多者几十上百方,现在的搞书法的,搞绘画的,还有这些官员有多少明白篆刻呢?这个印章的风格是否符合自己的作品风格呢?是否找到有鉴赏水平的帮自己参谋一下呢?我只能说非常的少,几乎没有。


    3楼2011-04-03 23:58
    回复
      篆刻的教学,难,非常的难,学字是10年,刻字也是10年,篆刻的好又是10年,这时已经是人书惧老,委实现在这些篆刻家们实在不配称呼什么家,叫铁笔先生已经是很客气的一件事情了。
      惟先生者,一当教学生基本之技法,二就是逼迫学生背诵印论。不明白去翻阅辞海,只要教一些技法性的东西,然后告诉学生怎么的角度去欣赏篆刻之美丽,怎么样叫美。
      而一等一的篆刻作品当在历代书画法帖中,自己去弄个照相机去,去各个拍卖行去偷拍去(以前都可以拍,现在是不给拍了)。去各个古玩行的店里去找前朝的老印章去,一看看前人是怎么弄的,二找里面的不足,(当然现在好一点的印章要缘分了,不若我前几年,随便找),天下没有不可评论之印章,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审美观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个人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关键是不是正确的,没有污染的审美观点.
      三就是临摹,找一些喜欢的前朝大家的东西,从一些角度去考虑,字如何?排列如何?线条如何?内容如何,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说出道理,说不出道理就别弄,这个大家一定是古人,一定要树立非古人不学的一个标准和原则,去临摹印稿,去研究这个是什么印石材料,他是用什么刀法,刻的深还是浅,努力的去临摹,眼里做到只有古人没有自己,他日又要做到只有自己没有古人。每次临摹以后,进行比较,如何?然后推敲是不是能改动一下,做的更好,长此以往,或许当可等堂入室。
      刀法,无非冲刀,切刀,连冲带切,篆刻时最忌讳动不动就修,古人的作品修的多了去了,问题是,不能动不动就去修,养成这个坏毛病,至于其他刀法我不信也。不允许用印匣,用此物就一定限制自由发挥的空间。初学者右手可以戴手套,然后用手腕大力的给我下去,大胆为之,刀随笔意思,如大刀入阵,砍掉小鬼子的头颅一般,要尽其所能的体现刀趣和石趣味,且不允许侧锋冲刀,在这里我是最大限度的抨击和批判白石老的刀法的,就是一吧木匠刀,为了追求一味的金石气就可以侧锋冲刀了吗?害死后人也,至少要祸害不少本朝材俊的。


      4楼2011-04-04 00:01
      回复
        此贴我写了四天,每天两个小时,今天是四个小时,是这么多年,我对篆刻,对印章,对印学的理解,至少,现在的这些所谓名家的东西我是不要的,至于是不是楼主不能目空一切,和什么人都过不去,蚍蜉撼树,是那么容易的吗......是不是不对,这个本不重要,不乐意的自己另外开帖子奚落我就是了,
        [这里的“我”是羽国氏]
        


        7楼2011-04-04 00:06
        回复
          现在浮夸的风气,让人们忽略了共性的美,却削减了脑袋极尽能事的去标新立异,一味的蔑视甚至是践踏传统,借创新知名行沽名钓誉之实,更有附庸风雅一知半解之人鼓吹不怠,才是这情况日甚一日。。。靠就要靠坚守着耐得住寂寞,留着薪火吧。。。。。。。。


          8楼2012-03-08 22:38
          回复
            说的很有道理,倡导篆刻复古。


            10楼2014-04-08 16:51
            回复
              学习


              11楼2014-04-12 13:13
              回复
                无论对否,很有见解,是自己的东西,细细读来,很受启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4-14 1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