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步入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的防治研究倍受社会关注,而老年人的患病率为100%。临床观察表明,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生理功能衰退,患病后其缺氧症状较为常见,尤其是呼吸、心、脑血管系统的病人。而老年人常常是多个器官患病,并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而氧疗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和耐受性,以及减少住院时间等,但若应用不当,则可引起副反应。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氧疗方法
供氧源有:中心供氧,压缩氧气瓶,液态氧,制氧机,可根据病情和诊断选择输氧方法。
1.鼻导管或鼻塞法最常用,简便,经济安全,不影响咳嗽,进食和说话,但FiO2(吸入人体的气体氧含量)随通气量增大而降低,呼气时氧气被浪费30%~70%,易堵塞,对局部有刺激。
2.普通面罩法FiO2可达40%~70%,湿化好,但耗氧量大(氧流量5~6L/min),适用于重度缺氧而无CO2潴留者,影响咳嗽,进食,睡眠体位更换时易脱落。
3.附贮袋的面罩法耗氧量少,能以低流量氧供应FiO2。Venturi面罩可控制FiO2在25%~50%,面罩内氧浓度稳定,耗氧量少,基本上无重复呼吸,适于II型呼吸衰竭患者。
4.经皮气管给氧法行环甲膜穿刺经皮插入,入径1~2mm高强度导管。氧可送达隆突气管内,疗效高,舒适,耗氧量少,氧流量低至0.5L/min仍可达充分氧含量。但易发生干燥分泌物阻塞导管末端,需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每天2~3次,偶有皮下气肿、皮肤及肺部感染及出血。适用于常规氧疗不能达到充分氧合,对其它氧疗手段依从性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不能耐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者。
5.贮氧导管法是鼻导管与贮氧容器结合的产物,可减少用氧量30%~50%。按需脉冲阀仅在吸气相开始时输送氧气,通过鼻导管由自主呼吸触发,在患者呼气时不给氧,不妨碍呼气舒适,大多数节约氧用量50%~60%;还有一种Oxymatic型节氧装置可在吸气的极早期输送高速脉冲氧,节约量可达86%。贮氧导管简便,实用,价廉,应用范围广,更适合我国国情。
6.正压通气法当单纯给氧不能缓解老年患者的低氧血症时,可用正压给氧治疗,以尽快提高患者的组织缺氧。正压给氧分为无创正压通气(如常频或高频正压通气及高压氧治疗)和有创通气即机械通气。相对于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无人工气道合并症,易于撤机,病人能正常吞咽、进食、说话、咳嗽,保留了上呼吸道生理温湿化和免疫功能,兼可持续及间断使用。但应用无创通气对气道引流无直接帮助,并且其通气辅助水平不及有创通气,不能保证较高的吸氧浓度,因而有时不能保证通气效果,对于严重低氧的病人不适用。
氧疗的作用
1.改善老年患者的神经精神状态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因而出现慢性缺氧,表现为头痛,心悸,胸闷,烦躁,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智力下降,睡眠紊乱等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其轻重与缺氧程度有关。单纯氧疗可以改善患者大脑的缺氧状态,进而减轻老年人的神经精神症状。
2.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证明,氧疗不仅可以减轻老年人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还可以改善活动后气短,增加日间活动范围,提高运动耐力;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给氧(1.2~1.8L/min),可提高PaO2,改善心肌氧合,有助于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对减轻胸痛、焦虑、恐惧等也有积极作用,兼有治疗和心理护理双重效果。有关研究显示:氧疗后的老年患者合并呼吸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睡眠紊乱的发生率低,症状好转快,住院天数、次数减少,心理和精神也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生活质量。
3.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据报道,氧疗能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报告了3个中心87例COPD患者LTDOT(1~3L/min)的结果,平均随访5年,结果显示:氧疗组(每天吸氧15h以上)病死率为45%,而非氧疗组为67%。王健等对58例老年患者的研究证实了:夜间氧疗能纠正多数COPD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对疗效不良者加用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可获满意效果。陈献言等对47例重叠综合症患者氧疗的研究显示:老年患者长期吸氧加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比单纯氧疗后2年死亡率低;赵兰云等发现术后低氧血症已构成与麻醉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和死亡因素,而通过氧疗可以保持大多数患者SpO2≥95%,效果显著。
氧疗方法
供氧源有:中心供氧,压缩氧气瓶,液态氧,制氧机,可根据病情和诊断选择输氧方法。
1.鼻导管或鼻塞法最常用,简便,经济安全,不影响咳嗽,进食和说话,但FiO2(吸入人体的气体氧含量)随通气量增大而降低,呼气时氧气被浪费30%~70%,易堵塞,对局部有刺激。
2.普通面罩法FiO2可达40%~70%,湿化好,但耗氧量大(氧流量5~6L/min),适用于重度缺氧而无CO2潴留者,影响咳嗽,进食,睡眠体位更换时易脱落。
3.附贮袋的面罩法耗氧量少,能以低流量氧供应FiO2。Venturi面罩可控制FiO2在25%~50%,面罩内氧浓度稳定,耗氧量少,基本上无重复呼吸,适于II型呼吸衰竭患者。
4.经皮气管给氧法行环甲膜穿刺经皮插入,入径1~2mm高强度导管。氧可送达隆突气管内,疗效高,舒适,耗氧量少,氧流量低至0.5L/min仍可达充分氧含量。但易发生干燥分泌物阻塞导管末端,需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每天2~3次,偶有皮下气肿、皮肤及肺部感染及出血。适用于常规氧疗不能达到充分氧合,对其它氧疗手段依从性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不能耐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者。
5.贮氧导管法是鼻导管与贮氧容器结合的产物,可减少用氧量30%~50%。按需脉冲阀仅在吸气相开始时输送氧气,通过鼻导管由自主呼吸触发,在患者呼气时不给氧,不妨碍呼气舒适,大多数节约氧用量50%~60%;还有一种Oxymatic型节氧装置可在吸气的极早期输送高速脉冲氧,节约量可达86%。贮氧导管简便,实用,价廉,应用范围广,更适合我国国情。
6.正压通气法当单纯给氧不能缓解老年患者的低氧血症时,可用正压给氧治疗,以尽快提高患者的组织缺氧。正压给氧分为无创正压通气(如常频或高频正压通气及高压氧治疗)和有创通气即机械通气。相对于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无人工气道合并症,易于撤机,病人能正常吞咽、进食、说话、咳嗽,保留了上呼吸道生理温湿化和免疫功能,兼可持续及间断使用。但应用无创通气对气道引流无直接帮助,并且其通气辅助水平不及有创通气,不能保证较高的吸氧浓度,因而有时不能保证通气效果,对于严重低氧的病人不适用。
氧疗的作用
1.改善老年患者的神经精神状态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因而出现慢性缺氧,表现为头痛,心悸,胸闷,烦躁,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智力下降,睡眠紊乱等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其轻重与缺氧程度有关。单纯氧疗可以改善患者大脑的缺氧状态,进而减轻老年人的神经精神症状。
2.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证明,氧疗不仅可以减轻老年人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还可以改善活动后气短,增加日间活动范围,提高运动耐力;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给氧(1.2~1.8L/min),可提高PaO2,改善心肌氧合,有助于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对减轻胸痛、焦虑、恐惧等也有积极作用,兼有治疗和心理护理双重效果。有关研究显示:氧疗后的老年患者合并呼吸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睡眠紊乱的发生率低,症状好转快,住院天数、次数减少,心理和精神也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生活质量。
3.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据报道,氧疗能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报告了3个中心87例COPD患者LTDOT(1~3L/min)的结果,平均随访5年,结果显示:氧疗组(每天吸氧15h以上)病死率为45%,而非氧疗组为67%。王健等对58例老年患者的研究证实了:夜间氧疗能纠正多数COPD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对疗效不良者加用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可获满意效果。陈献言等对47例重叠综合症患者氧疗的研究显示:老年患者长期吸氧加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比单纯氧疗后2年死亡率低;赵兰云等发现术后低氧血症已构成与麻醉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和死亡因素,而通过氧疗可以保持大多数患者SpO2≥95%,效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