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梁山吧 关注:390贴子:4,728
  • 14回复贴,共1

各版电视剧林冲形象之我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谈看过的:山东80版、央视96版、2010新版


1楼2011-03-30 13:53回复
    央视《水浒传》 1996年拍摄 1998年上映 周野芒饰林冲并配音 后期曲敬国配音
    这是所有林冲影视剧中看到的第一个版本。我相信十三年前,必然有无数人和我一样,为林冲感伤喟叹。
    周老师的演绎富有层次感,抽丝剥茧,将林冲这一北宋市民代表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野芒本人外型温文,风骨卓然,可是绝非“豹子头”的粗犷硬朗。用《五只老虎——水浒拍摄散记》的话来说:
    “我第一次见周野芒觉得他根本就不像林冲。剃着光头,白白的一张娃娃脸,举止行为又傲又飘。后来他扮上妆,用纱条把外眼角吊起来,戴上头套,额头前画上一抹英雄红。再看人时,目光深邃而忧郁,我觉得他像林冲了。”
    人的眼睛是最抓人的。十三年后重温旧版,依然觉得这是三版中剧情最虐的一出。从白虎节堂前回家取刀,温言抚慰:“有事吗?我会尽早赶回来的。”到身陷囹圄,过堂时的挣扎、绝望——这里赞下周老师的表现手法。林冲听判时,镜头长时间对准他,那种含冤不白苦恨交加泪不能下的情态,上身不动却能看出他内心的抖颤,最后颓坐在地,眼神已教人惨不忍睹。打金印时,光脚一紧一缩地转移疼痛,阳光照在他脸上,自此没了清白。当时和我母亲一起看到这里,长者嗟叹:“奇耻大辱啊。”更不用说立休书的斩头沥血九曲回肠——薛董两个倒是酒足饭饱,林冲连菜都没吃几口呢。林娘子一路哭喊着扑进来,林冲的眼神从冷寂转为柔和,最后全是泪水。董薛催促上路,林冲不顾娘子攀扯,站起来甩开就走。娘子晕了过去。林冲一步不停,更不回头。只恐这一住就再也走不了。还有棒疮发作。原著写得简练,全靠读者想象。我们来看剧本:
    1、统一片头。
    2、路上 日
    正是阳光猛烈,暑热正酷的时候。本来就寥落的行人都躲在以路边的树荫下,无精打彩地歇着气。
    防送公人押解着林冲顶着酷日。蹒跚而来。董超薛霸提着水火棍和包裹。森冲戴着护身枷。他们满身征尘,一脸汗水,走得很艰难。这倒不是因为防送公人不想快走,而是因为林冲实在走不动,他身上的杖疮发作了,被汗水一浸,越发痛疼。防送公人焦急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骂骂咧咧地摧赶林冲。
    董超:你就不能把你的脚稍微迈大一些?到沧州两千多里地,这样走法,走到牛年马月去了?难道你就原意挨这恶毒的日头?
    薛霸抹了一把脖子上的汗水:你就当积德行善哩,给咱把步子迈大一点,这么走,累不死也热死了。
    林冲:二位公人,不是我不想快走,我实在走不动,我实在走不动,脊背上的杖疮发作了,汗水一浸,疼得我直打哆嗦。
    林冲咬咬牙,抵挡着又一下疼痛。
    董超走过来,拉起林冲的衣服,只见林冲脊背上棒伤累累,有几处已烂了。
    董超:算我们触上霉头了。就这么往前一步一步挪吧。
    薛霸绝望地嗨嘘了一声。取过盛水的葫芦,往脖子里灌了一口。
    …………
    电视剧中词句小异。薛霸说了句“犯罪就得受罪,我们呀得陪着你受罪”。老版超霸二公都是活宝。那血污斑驳的样子真是看不下去。
    ——这里我要腹诽一下新版。二十脊杖断得不毒,后果很严重,可是为什么要实拍出来呢?留白不好吗?当时看到都傻了。我算是各种承受能力很强了,不是太离谱都看得下去。可这一段杖责,我真是无语。
    


    2楼2011-03-30 13:54
    回复
      周版林冲还是偏温文了……林冲不需要那么俊美的。人家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粗卤军汉”——当然是谦辞。他能写诗,而且还不错。好在,林冲的几场打戏都很精彩。这个就要感谢武指与替身演员了。
      风雪山神庙的爆发、落寞、风华。还有人说林冲真废,杀个陆谦都杀半天……我是觉得这段改编很好。首先陆谦不是废柴。老版的陆谦始为芳草终为萧艾,一步步分崩陷害也给了充分的心理斗争,最后明知必死,不求饶,是个硬汉。看他口中吐血奄奄一息地说:“大哥,你杀了我吧——来生再报你的大恩大德……”林冲眼神既恨又怜还有憾,“我不愿杀人,也不想杀人,是你们逼我杀的!”掉过头去不看他一枪毙命,眼中竟有泪——原著具体描写林冲哭只有两次,一为野猪林“泪如雨下”;再有第二十回,林冲见说妻儿音讯,“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施耐庵写一代真朝在水国,焯有波澜,但是林冲一段却很细腻,富于感情。如此笔墨,并不太多。
      片尾,林冲孤身一人背着北风迤逦而行,脚下碎琼乱玉,身后火越发紧了。那种天地不佑、“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感觉,我至今难忘。
      忆君清泪如铅水,东关酸风射眸子。
      很喜欢《林冲落草》《火并王伦》这两段的心理刻画。各种人的情态逼真,矛盾冲突鲜明。
      小时候没注意王伦。近来重看时,王伦演员是相当给力的。活脱脱一个褊狭的不第书生,落草又不适意,小富即安,整天没有安全感,担心这些重罪犯会给梁山招祸——倒未见得真是怀疑林冲会来抢他的位子。一袭白衣虽不精致,穿在身上亦有风致。初见杨志时的拱手一揖一摆,就是北宋读书的形象。那已经不是在演戏了。
      原著里王伦叫林冲去取投名状,林冲张口就应了。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污点。林教头要活命当强盗,已经没有是非观了——当然,水浒里杀人放火都不能以社会普遍道德标准来衡量。我只是可惜,人人都知“落草是把父母遗下清白身躯给玷污了”,林提辖,你在天之灵……
      后来还加了杨志与林冲的互动。若依原著,杨志自始至终就没跟林冲说一句话。以杨志的傲,如何看得上这配军。贼配军自是人人骂得,好家声个个羞称。林冲初到梁山便想起给家人去信,这也比原著美化了。我们来看:
      一日,林冲见晁盖作事宽洪,疏财仗义,【容眉批:自然与秀才家数不同。】安顿各家老小在山,蓦然思念妻子在京师,存亡未保;【袁眉批: 从安顿阮家老小上生出情来,补了前案,妙甚。】遂将心腹备细诉与晁盖道:【金夹批: 文情如千丈游丝,忽然飘落。】“小人自后上山之后,欲要搬取妻子上山来,因见王伦心术不定,难以过活。一向蹉跎过了,流落东京,不知死活。”晁盖道:“贤弟既有宝眷在京,如何不去取来完聚。你快写信,便教人下山去,星夜取上山来,多少是好。”林冲当下写了一封书,叫两个自身边心腹小喽啰下山去了。不过两个月,小喽啰还寨说道:“直至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金夹批: 应前。】【袁夹批:应。】以故半载。【金夹批: 完林冲娘子。O颇有人读至此处,潸然泪落者,错也。此只是作书者,随手架出、随手抹倒之法,当时且实无林冲,又焉得有娘子乎哉?不宁惟是而已,今夫人之生死,亦都是随业架出、随业抹倒之事也。岂真有人昔日曾作此书,亦岂真有我今日方读此书乎哉!然则泪落亦不曾泪落,圣叹说错,乃真错也。】张教头亦为忧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金夹批: 完张教头。】止剩得女使锦儿,已招赘丈夫在家过活。【金夹批:完锦儿。】访问邻里,亦是如此说。【金夹批: 加一句。】打听得真实,【金夹批: 又加一句。O加此二句,所以深明不是高府迫去,待林冲不得不如此,活写出心腹喽罗。】回来报与头领。”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金夹批: 哭得真,放得快,真豪杰,真林冲。】晁盖等见说,怅然嗟叹,山寨中自此无话,每日只是操练人兵,准备抵敌官军。
      写得很动情。可是很遗憾,我认为接亲人是主观能动性的事。林冲千顾虑万踅磨。生生把夫妻团圆的机会给断送了。王伦比高俅还可怕?真接林娘子上山,王伦能把他们怎样啊?
      火并一事,原著干脆利落,央视浓墨重彩精描细刻。各方都在较劲。王伦也争取过林冲。好吧,虽然林冲屈居王伦之下很不顺心,但王伦确实也不欠他什么。
      最后的断金亭上出手,是央视林冲平生最畅快的一件事。看着他将晁盖扶上首座,满心钦服,推金山倒玉柱地一拜,我亦为他欣慰。
      


      3楼2011-03-30 13:54
      回复
        再就是跟高俅的十年仇怨了。
        林冲本来也是个自尊自好的人,白虎节堂后,整个世界都颠覆了。说原著的林冲傲骨铮铮我是不认的,他顶多是刚柔兼济。金圣叹酷评:“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金采你该有多爱林冲才处处为他回护啊。可我不是。林冲无须粉饰,更无须刻意去黑。
        央视里高俅三征,林冲打头阵,看见仇人在敌楼上,一匹马只是拴不住,一步步向敌阵捱去。花荣呼延灼怎么叫他都不应。林冲差点被官军杀死。
        性情中人。林冲易激惹,这种个性的人往往伤人不成反害自己。东京沧州两次带刀上jie去候去寻,都只是招来更严重的后果。高俅被捉上山,宋江宣布杀人者军法从事——明显就是对着林冲么。鲁智深一再激林冲杀高俅,林冲动手了,结果他死了。
        这个结局我从十三年前郁闷至今。虽说是参照了说书的情节,可是也太……至今记得两个细节:
        宋江扑上去抱住吐血倒地的林冲,大吼“快叫安道全~~~~!”
        鲁智深在林冲墓前立了片刻,将御赐金牌一把掷出去。
        错铸费尽人间铁。


        4楼2011-03-30 13:55
        回复
          看央视剧本中这一段的描写,我比看电视还伤心:
          21、林冲屋 日
          这里却是一番凄凉的景象。
          躺在病榻上的林冲表情木然。眼里似有清泪。
          他听到的不是萧让的宣诏声,而是屋外隐隐的林涛。
          …………
          23、林冲屋
          鼓乐声隐约可闻。
          林冲挣扎着爬起来,想下床。
          哗啦一声。林冲从床上栽了下去。
          立在墙壁上的那杆枪倒了,横在林冲的身上。红缨鲜艳夺目。
          野芒配音自第4集起至13集,后面就是曲敬国的声音。然而林冲临死前,我感觉似乎又恢复野芒声音了。不知有未听错。


          5楼2011-03-30 13:55
          回复
            我是98年初看的央视水浒,然后就去看原著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人来讲,通读水浒文字是没问题的。结果发现野芒分明不是原著的林冲嘛~
            周老师将林冲的形象打散重铸了。细腻、悲情、坚韧、温柔,外型也好。对于女生来讲,这样的教头实在是太惹人爱了。在没有接触其他版本之前,我也就认同央视的塑造。央视水浒热过去,也不再关心林冲的事。
            说起来,真是被新版上映重新勾起了这分感情。无论从剧情还是台词上看,新版林冲都是很吃亏的。胡东眉眼分明,棱角出众,这没问题。剧中造型虽不是太好,将就着看也就过去了。我只提一点意见:胡东的演绎太用力了。而林冲恰恰是不用夸张使劲扮演的。林冲不是盖世英雄(虽然平时跟着喊喊“林教头天下无双”,那都是玩笑话),他是我们边上的普通人。林冲的悲剧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林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胡版林冲一开始评价不好,渐入佳境。在梁山上仗仗打得漂亮。只是新版武术过于眩目,倒不如老版朴实的好。最后秋风萧瑟六和塔影茕茕孑立,一口血吐在知己坟前,令人心生恻怅。
            椒浆不是重阳酒,滴到寒泉也枉然。 


            6楼2011-03-30 13:56
            回复
              山东版摄于1980年,时间最早,而我看得最迟。这是我接触的各版中最符合原著的一版。
              丁汝骏饰演林冲时年方三十,正当年,剧中看着倒老成。
              由于拍摄时间早,山东版采用了京剧的造型和程式。我向来觉得京剧林冲的形象比较夸张。好在,丁老师握准了林冲的心地,因此虽然粉墨登场,不嫌突兀。磊落男儿,昂藏八尺。
              山东版林冲在所有影视剧形象中是最高大的,但并非高大全。林冲有弱点,也有情致。央视虽令人感动不已,我总觉得林冲缺了一分气势,就是原著中的霁月光风,生平如金似玉。最爱原著中林冲的两段话:
              且说林冲在柴大官人东庄上听得这话,如坐针毡。俟候柴进回庄,林冲便说道:“非是大官人不留小人,争奈官司追捕甚紧,排家搜捉,倘或寻到大官人庄上时,须负累大官人不好。既蒙大官人仗义疏财,求借林冲些小盘缠,投奔他处栖身。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
              原著中虽有几个犯罪躲难的,可是像林冲这样主动提出不连累恩人,真是太罕见了。这还不算,晁吴上山时,林冲对他们说:
              “承先生高谈。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林冲,【金夹批: 此六字令我读之骇然。盖写林冲,便活写出林冲来,写林冲精细,便活写出林中精细来。何以言之?夫上文吴用文中,乃说柴进肯荐林冲上山也。林冲却忽然想道:他说柴进荐我上山,或者疑到柴进不肯留我在家耶?说时迟,那时疾,便急道一句非他不留林冲六个字,千伶百俐,一似草枯鹰疾相似。妙哉妙哉,盖自非此句,则写来已几乎不是林冲也。】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不想今日去住无门!【金夹批: 去住二字,写林冲动摇已久也。】非在位次低微,只为王伦心术不定,语言不准,【袁夹批: 犯此两句者,当知贼也不容。】难以相聚!”【金夹批: 说得矫健。O心术不定,语言不准,犯此八字者,贼也做不成,痛言哉!】
              金采既已盛赞,我就不赘言了。为什么说林冲人品始终是在那里的。这就是明证。林冲根本不需别人刻意讨好,秉公待他,自然铭记在心。后来高唐州救柴进,林冲身先士卒,不遗余力。要说原著的林冲,只有在报答鲁智深上做得不够。沧州道说破智深行藏,不管有意无意都够那啥了。这一点各版修改得不错。央视和新版选择不说。山东版更进一步,林冲见鲁智深走远,追上去提醒“师兄不能再回东京了,必然有祸……都是小弟连累了兄长”。愧怍无地,一跪不起。鲁智深的表现也很好,扶起林冲,“洒家不怕。今后四海为家……”
              鲁林的兄弟情战友情,至此圆满了。
              山东版毕竟离我们太久远了。恐怕只有一些年长的人熟悉。水浒吧视频区里收有分集剧,对林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不得不说最喜欢的是林冲风雪山神庙后上梁山前那一段。这一部分,央视略写了。第8集柴进修书,林冲提着花枪从帘后闪出来,“柴大官人”,那一瞬骨气端翔。柴进手不辍笔,命林冲少待。林冲“哎”了一声,又恢复了谦和。
              而山东刻画得细致入微,林冲东庄抢酒(这个是庄客口述)被吊打都拍出来了。真是又虐又萌。上梁山时,独自一人在雪地里跋涉(据说当时是实景拍摄),不觉开眉展眼,“这八百里水泊梁山救是我林冲安身立命之处了。”
              山东版林冲常带笑容,央视就要收敛些。胡东其实笑起来也不错的,可惜苦相太多。山东版将林冲在蓼儿洼边顶风逆雪的样子拍得很像红色经典。画外音:“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而后长笑,使人看了大呼痛快!“涌血成诗喷土墙”这段隽妙。朱贵有意相戏,林冲惊恐之下倒还不失英雄气,站起来板了脸,“你真个要拿我?”上海人民出版社75年1版中,“你真个要拿我!”用了感叹号。可能是从小先入为主吧,我喜欢感叹句。


              7楼2011-03-30 13:56
              回复
                关于枷锁
                山东版是只枷住脖子,央视和新版都是连头带手一起枷住了(类似长枷,但尺寸不对)。从后文来看,山东版是对的。手被枷住了还怎么棒打洪教头?
                原著是“七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央视用的是重达二十斤的木枷……感谢周老师的牺牲精神。央视林冲刺配时,确实可以看出他走得很吃力,枷沉。
                山东的枷不大,全靠丁汝骏眼神表情步履维艰来表现。也很好。这个要看过才知道。
                新版,给我一种林冲戴了枷也没负担的感觉。不知怎么回事。
                关于各版配音配乐
                央视:周野芒自己长期担任配音演员,曲敬国又是行家里手,自然很好。不过曲敬国在水浒里配了林冲、武松、燕青。而曾头市某集,林冲和武松都是曲配音。林冲喝道:“休要走了史文恭!”武松道:“贼人休走!”两个声音间又无隔断,很奇妙的感觉。
                赵季平的配乐大好。比较欣赏《林冲夜奔》和武松醉打蒋门神的音乐。还有一段唢呐神曲,泼辣俏皮。《好汉歌》自是脍炙人口。《天时地利人和》也不错。水浒吧有人用老版音乐剪了视频,值得推荐。
                山东版:配音配乐非常好。从戏曲中化出来,但不生硬。白虎节堂、沧州道、风雪山神庙、土墙题壁都很熨帖,动人心弦。这里补充一下,山东版林冲在山神庙有一段回忆东京伉俪情深的拍摄,当时林冲的憧憬,眼睛亮晶晶,笑得相当美好。可惜,随后就安排陆谦告诉他:高衙内抢亲,张教头力战不敌身死,贞娘吻剑尽节。当时林冲那个悲愤的眼神……演活了。这是希望被彻底摧毁的感觉。这样连到下集,他心灰意冷去抢酒喝,也修饰了些。
                新版:林冲夫妇的配音都不错。作为一个声控,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胡东的《自从你走后》是个亮点。但我不喜欢《啦啦啦》不分场合地乱用。林冲追杀高俅,本来演得神形俱备,被莫名其妙的背景音乐一搅,我只想掀桌。
                


                9楼2011-03-30 13:56
                回复
                  三版野猪林
                  山东版:忠实于原著。鲁达要杀林冲不让就不说了,逼得急了,林冲捱出一句:“杀不得呀!兄长,若杀了他们两个,小弟问斩事小,怎对得起待我恩重如山的泰山和贞娘……(大意)小弟只求苦熬几载,回去团聚,还望兄长成全小弟一点心愿吧!”鲁大师“哎呀”一声,“洒家见不得眼泪!……”而且不能开枷,“沧州要验封条的”。林冲你太老实了。宋江后来不就开了么,撒个谎,“春雨淋漓”就行了。
                  央视:事到如今,林冲惨怛零落,倒隐隐生出风骨来。看剧本:
                  董超对林冲:我看你是早不行了,歇歇吧。
                  薛霸扔下包裹和水火棍:我真想睡一会儿。
                  林冲嘘了一口气,靠树蹲下了。
                  董超已躺在地上,眼睛却左右瞄着。
                  薛霸好像真要睡着了。
                  董超突然跳起来:不行!
                  薛霸坐了起来,
                  林冲看着董超。
                  董超:万一睡着怎么行?
                  薛霸:怎么不行?
                  董超:这儿前不着林,后不着店,荒山野岭,跑了犯人,你我怎么交差。
                  林冲淡然一笑:走了这么一路,你们也该对我有所了解。我林冲吃了冤枉官司,也没有胡来,怎么能给你们两个防送公人惹麻烦。放心睡你们的觉好了,我不会逃跑的。
                  董超摇摇头:人心隔肚皮,我怎么能相信你说的话呢?
                  林冲觉得董超有些可笑:凭我的本事,如果想逃,别说是你们俩个,就是百十个押解,我也早逃之夭夭了。我压根就没想逃跑。
                  董超:林教头的威名和手段我们是知道的,所以就更不放心了,要让我们放心,你就委屈一下,让我把你绑缚在这棵树上。我不会绑得太紧。绑住你,我们心里就塌实些了。
                  林冲:随你的便。
                  林冲感到他们有些好笑,把身子靠好,闭上眼:要绑就绑吧,咱都安稳地睡一觉。昨晚脚疼,我一夜几乎没有眨眼。
                  董超解下腰里的绳子:那可就委屈你了。
                  董超用绳子把林冲的手脚连同枷一起绑在了树上,扯了扯,确信不会开了,便后退一步。
                  林冲:放心了?
                  董超:放心了。
                  林冲:那就睡去吧。
                  董超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林冲迷惑地看着董超。董超笑声不止,手一招,林冲扭头看去,只见薛霸提着两条水火棍朝他走过来。
                  林冲愣住了。   
                  …………
                  看到那个【淡然一笑】了吗?我被秒杀了。这一段野芒的配音不卑不亢,挣扎不开的神情夺人心魄。
                  新版:我很想吐槽。林冲有句台词:“端公要绑就绑,小人敢说什么呢?”对,这是从原著化出来的。可是胡东这么一说,我都想去暴走了。你,能不能打起精神来?最可恨的是鲁智深一跳出来,背景音乐大放“兄弟来生一个妈”。本来我就看得不是很悲,几乎都想笑了。
                  


                  13楼2011-04-20 16:52
                  回复
                    还有一个细节。林冲自知必死时说的话,三版各异:
                    山东版,叫了一声“苍天”,声音不响也不是很悲,似乎就是“不平则鸣”。
                    央视,筋疲力尽瞠目恨叹:“高俅老贼!——”
                    新版,无限凄楚,“娘子……”
                    这个绝对可以反映三版塑造林冲的不同理念,及效果。
                    


                    15楼2011-04-28 12:49
                    回复
                      新版风雪山神庙,陆谦找了一群人去杀林冲。固然原著中只有那三个贼子被林冲一枪一个撂倒了,但是——京剧电影《野猪林》(一名《林冲雪夜歼仇记》)里,确实是找了一群人去杀人放火的。
                      这样一看我就释然了。


                      17楼2011-05-08 22:00
                      回复
                        新版林冲给我印象最好的一集,是追杀高俅被阻,怒喝一句,回身就走,走的过程中还撞到一扇木板。那个快步离去的背影,刚毅而苍凉。
                        “今天的我已不是林冲,我要是的话,一把火烧了这梁山泊。”这句台词的设计是逻辑外的一个存在。按说林冲是被草料场漫天夺命火逼得心上无明发作,那一夜的火必然给他造成了深刻记忆。主观上,他不见得愿意做“放火”的事。同时,梁山兄弟再拦着他不许报仇,毕竟是朝夕相处的兄弟。这一句口不择辞之处,恰好表现了林冲的悲愤。
                        布衣之士,怀怒未发,休寝降于天。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相比之下,山东版无此段。央视的林冲是被挣扎着抱出去的,一边还大叫“放开我”。我只能说,白虎节堂重现。
                        


                        18楼2011-05-23 12:33
                        回复
                          山东水浒第一,深刻。人物活灵活现,不是演戏,是真实的情况。


                          19楼2011-05-24 18:23
                          回复
                            先前我说过,山东版《林冲》受戏曲影响很深。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借鉴,就是1958年大陆黑白电影《林冲》。
                            两版在白虎节堂、沧州道,一些情节甚至台词都是相似的。比如林冲在檐下等了一盏茶工夫,探头入帘发现是禁地,急待回身,太尉府兵丁叫嚣着“拿刺客”从两侧冲出来。林冲在高俅座前屈一膝行礼,分辩等等。当然58年《林冲》由于时代风气,安排林冲说出一句“什么伺机行刺,分明是你纵子为祸”(大意),这与舞台版《野猪林》中林冲揭穿高俅面目,高恼羞成怒重责林冲是一致的。原著中有一句“小人在太尉府中折了些便宜”,电影《林冲》将这一句落实为高俅先将林冲责打四十,再解往开封府。
                            此剧配乐配音都是上乘的。我很喜欢一个情节:张教头去牢中送饭,林冲扶着栅栏站起来,“多谢岳父。家中还好么?”他起身的动作不迅速,说明伤势,语气很动人。
                            越老版本的林冲越显英雄气。尽管从美型角度讲,定然不中当下一些人的口味。
                            


                            20楼2011-06-26 13:13
                            回复
                              休妻一段的表现,电影《林冲》似在山东版之上,更淳朴。
                              演员善用眼神。林冲当下看人写了,借过笔来,去年月下押个花字。贞娘一声“官人”抢进门来,林冲一回头,慌忙掩了休书,又怕娘子见自己的惨状,急背转身去。贞娘上上下下打量,似是哀痛之极,又似不敢相信。林冲回顾一次,始终没正面转过来。贞娘待要上前,终是忍不住,反身扑入父亲怀里抽噎不已。众高邻都不忍见,纷纷撤了,张教头安慰女儿,劝她强颜送送林冲。贞娘走过去,对林冲款言,“你可一定要回来啊”。那一纸休书始终在林冲手中搓揉,不忍拿出。然后他将散下的发髻往后一甩,“你来看——”,颊上刺着明明的两行金印,终身的耻辱。贞娘说这不算什么,东京谁不知官人是冤枉的。林冲又急又痛,有口难言,最后迸出一句:“你就当我死了罢!”贞娘大惊。这时外面差官催促起程,林冲无奈之下将休书往娘子手里一塞,扭过头。贞娘看后五内俱焚,昏倒在地。林冲扑过去扶。张教头与锦儿闻声赶来,一齐救起。差官连续两次打断林冲,命他走。贞娘醒来扯碎了休书,悲呼“我生是林家人,死是林家鬼……”林冲离开酒店很远,还回望不已。
                              再配上凄切的背景音乐,看得人挺心酸的。
                              


                              21楼2011-07-04 2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