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吧 关注:9,959贴子:325,478

《资本论》是正确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标题是唬人的,重点在下面:
要理解马克思,首先要对《资本论》有整体的了解,不然就会断章取义。天啊,40卷?,读到啥时候去?
得,以《资本论》没啥说服力,毕竟《圣经》就一小本。那么以《道德经》为例吧。
要理解老子的道,首先要对《道德经》有整体的了解,不然就会断章取义。《道德经》称5000字,二张A4纸搞定。
得,还是完了,没谁能对《道德经》有整体的了解…
不说别人,就这个吧,有谁敢站出来说:对《道德经》有整体的了解?


1楼2011-03-29 18:20回复
    没人敢说的


    2楼2011-03-30 03:14
    回复
      首先道德经这个名字并不是老子起的,老子并没给这篇千字文经起任何名字,这篇千字文既非道也非德,道指方法,德就是得到的意思。
      从整体上说,老子写的这篇千字文和计算机工作原理一样,不管说的是世间的什么事务,都是用一正一反的原理,后面所有章节都在解释第一章的内容。一正一反的原理是二元世界的本质,极性的特点。所以说老子是成功脱离超越二元世界的人。
      老子的方法如果反过来用就是入世之法,可以称为帝王术。
      耶稣在圣经中所传方法原理相同,放弃属于世上的一切,该就的东西归还谁是正,爱仇敌是反,也在超越世界的极性,至于什么耶稣的血洗净所有人的罪,是个安慰的说法,就象婴儿哭闹时抱起来哄哄一样。圣经主要针对上一代文明毁灭的人类,也可以说那一代文明的毁灭是正(神不干涉人类),圣经用的方法是反(神干涉人类事务)。一反一正的极性原理没变化,只是人类知道的故事的范围被缩小,集中有限精力去做能力所及的事情。
      资本论这些理论体系只能服务于旧帝国的势力,服务于老旧的能量系统,也就是正中之正,反中之反,强化极端而非平衡极性。以其理论为行为准则走极端是正常现象,这样做过的国家不是一个两个,历史的教训并不缺乏。


      3楼2011-03-30 10:08
      回复
        回复:3楼
        阿姨不用和我谈《资本论》,即使你懂,我也不懂。
        但是若把“道”解释成“方法”,岂非小觑了“道”?方法,是对目标而论。没有目标,何来方法?


        4楼2011-03-30 11:47
        回复
          回复:4楼
          所以说道有工具的属性,使用道的主体是“恒常的本体”,一个比自我更大的本体延伸到这个世界来,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以观其徼,出世入世都是本体的意愿。
          道没有人格属性,道的启用是过去创造周期形成的经验,通过新的体验经历来重新遇见自己的过程。老子讲的道启用的条件是道冲、弗盈。
          有创造周期就有收缩周期,相当于宇宙的一呼一吸,在触及边际边角(徼)之时就启动了道的收缩周期,所谓归根复命。


          5楼2011-03-30 13:39
          回复
            道可以很壮观,但再宏大也只是工具。因为道的启、合都有条件,是机械的运作。
            游戏结束需要本体认为够了该退出了方可,“道”做不了主。


            6楼2011-03-30 13:43
            回复
              回复:5楼
              阿姨的说法让我费解。
              “道”是工具?谁的工具?出世入世都是本体的意愿,你所说的本体是什么?出世入世应当是指人吧,本体控制人的意愿?
              归根复命这样解释,貌似一点都不通。


              7楼2011-03-30 14:58
              回复
                本体是每个人所是,而且道虽然是工具却不是自己正在作用的工具,你当下正在使用的是意愿、意志和已不能再起作用的道,之所个体的意志意愿是本体通过个体使用的本体的意志、意愿,因为你是你所是。能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本体的道,能叫得上名字的都不是本体的名字,在物质世界显露出来的能形容的都不是本体,是本体的影子和因被用于此目的而不能再被用于彼目的的道,本体只通过你的意识延伸到这里,但并没有真实的到这个世界上来,每个人越接近自己所是,越能使本体延伸到这个世界上。
                作为本体并不会迷失,就是利用道的工具属性,道会在新的体验中认出自己过往的经验,本体也借用道的“触底”自动收缩的属性,而醒转过来将更多的物质世界的面纱揭去,物质世界逐渐非物质化,不会过于致密、稠密,会留有更多可以自由伸展的空间,物质因为本体醒转后希望自由的意愿而非物质化。控制只能说是本体的某个面向的需要,控制是未知、改变的拒绝,当然拒绝本身也是本体意志的体现,通过被限制而体验局限的滋味,为将来对自由的渴望积蓄势能。
                出世入世是人格化的说法,如果有本体来解释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每个人所是的都比自己所能想向的要大得多,延伸得深远得多。
                


                8楼2011-03-30 15:25
                回复
                  阿姨说的有道理,一般人确实读不懂道德经


                  IP属地:安徽9楼2011-03-30 16:24
                  回复
                    并非不想辩驳,实在是无处下手。


                    11楼2011-03-30 18:33
                    回复
                      思考的很深远啊


                      12楼2011-03-30 20:46
                      回复
                        马克思的《资本论》肯定是受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影响的,而亚当斯密的目由经济思想肯定是受魁奈影响的,而魁奈据说对东方文化有所研究,我觉得也是受过道家思想影响的。
                        对于道德经,我的理解就是道是本体,德是个体对本体的感悟,具体因为而异,一人一道,但是道道同宗。可以不断提升。


                        13楼2011-03-30 20:50
                        回复
                          阿姨感觉有点疯


                          IP属地:湖北14楼2011-04-29 12:25
                          回复
                            神奇的阿姨!


                            15楼2011-04-29 14:13
                            回复
                              不管是什么理论都有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
                              而且正确和错误不是人来评判的,而是这种理论用于实际后,实际效果来评判的


                              16楼2011-04-30 1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