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步改玉吧 关注:49贴子:926
  • 1回复贴,共1

[转一好贴]中超城市巡礼之五--北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中足---流动的水]


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就不整了,作为首都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北京只去过一次,而且是来去匆匆,给我留下的印象一个就是大,另一个就是车多。呵呵

就整点以前看得关于北京足球的文章吧,又 有时候回忆过去也是一种享受!
希望北京的爷们补充啊!
。。。。。。。。。。。。。。。。。。。。。。。。。。。。。。。。。。
 
北京史纲--北京国安的口号是“永远争第一”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12:24 《足球》报 
 
  北京现代队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北京足球队,职业化(1994年)前曾获得过5次甲级联赛冠军,并为中国国家队输送过30多名国脚。

  1992年底,中信国安集团与北京市体育局共同组建北京国安俱乐部。1997年2月,北京市体育局退出,俱乐部变更为直属中信国安集团。

 
  甲A联赛前九年,北京队一直都没有出卖冠名权,直到2003年3月12日,才把冠名权以1.18亿元(三年)卖给了北京现代汽车公司。自国安队成立以来,先后执教的主教练有唐鹏举、金志扬、沈祥福、乔利奇、魏克兴、彼德洛维奇和卡洛斯。

  2000年11月1日,国安俱乐部进行了自1994年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人事调整,原俱乐部总经理张路出任俱乐部副董事长,原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杨祖武也升为俱乐部代总经理,后转为总经理。2002年1月4日,杨祖武辞职,新任总经理为北京体育大学足球教研室主任马冰。2003年,10月4日,俱乐部高层再次发生剧烈震荡,原俱乐部总经理马冰、主教练彼德以及领队魏克兴全部下课,原俱乐部副董事长张路兼任总经理,杨祖武重新出山,出任领队并兼任教练组组长。

  2003年12月,按照中国足协有关中超标准的要求,国安俱乐部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由中信国安集团公司与北京国安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更名为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为李建一,杨祖武为总经理兼副董事长。

  北京国安的口号是“永远争第一”,体现了球队一种无论成功或失败,永远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华安)
 
。。。。。。。。。。。。。。。。。。。。。。。。。。。
城市战争:9比1上海申花--北京十大“狂飙”之战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12:25 《足球》报 
 
  在短短的13分钟里,沈阳六药的后防线变成了筛子,被连续攻入6球。邓乐军梅开二度,魏克兴、高峰、谢峰和周宁各入一球。13分钟内打入6球,这在十年甲A中也是惟一的一次纪录。

  1995年11月19日:北京国安3比1广东宏远

 
  主场迎战宏远关系到当年联赛的排名,胜即亚军,负则将跌至第四名。结果国安3比1完胜,获得亚军,这也是他们在十年甲A中获得的惟一一个亚军。

  1996年11月3日:北京国安4比1山东泰山

  这是当年足协杯的决赛,国安创造的足协杯决赛最大比分获胜纪录至今没被刷新。请来日本主裁判也是国内比赛首次聘请外籍裁判来执法。高峰梅开二度,高洪波和邓乐军各下一城。

  1997年7月20日:北京国安9比1上海申花

  国安因为这场球在联赛中创造了三个纪录:总进球最多的比赛;单队进球最多的比赛;赢球比分最大的比赛;这三个纪录至今依没被打破。安德列斯和卡西亚诺都上演了帽子戏法,冈波斯梅开二度,“三驾马车”一战成名。

  1997年12月03日:国安2比0川崎贝尔迪

  这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比赛,但现在想来意义却实在是非同寻常。国安先在客场艰难地以2比0完胜对手,并最终以两场比赛全胜的成绩晋级,从而成为中国足坛第一支进军亚优杯半决赛的队伍。

  1997年12月28日:北京国安2比1上海申花

  北京国安的这场胜利完全是实力的体现。卡西亚诺和南方成为这场比赛获胜的最大功臣,而北京国安也凭借这场比赛的胜利成为中国足坛第一支卫冕足协杯的队伍,也因此得到“足协杯之王”的美誉。



1楼2006-06-01 15:37回复

      1998年3月12日:北京国安2比1大连万达

      北京国安与大连万达的比赛一向是负少胜多,但在这场超霸杯赛中却战胜了对手,而比赛的惊险和刺激程度在超霸杯历史上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最。上半场小王涛先为大连队攻入一球,后来双方发生剧烈摩擦,下半场内梅切克、卡西亚诺和谢朝阳相继被罚下,而直到比赛就快要结束时才由安德列斯攻入一球将比分扳平,从而将比赛带到加时赛。在加时赛刚开始的时候周宁右路突破一记妙传,安德列斯梅开二度,从而成为中国足坛“第一金球杀手”。这是北京国安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获得超霸杯冠军。

      1998年4月12日:国安4比1土库曼科佩达格

      这是当年亚优杯三四名决赛的一场比赛,也是在联赛的中间阶段进行。尽管北京国安在半决赛中被韩国水原三星淘汰,但在这次为名次而争的比赛中还是发挥出非常高的水准,在4比1完胜对手后获得第三名,这是北京国安外战的最好成绩,也是中国球队在亚优杯赛上的第二个好成绩(大连实德曾经获得亚军)。

      1999年12月5日:北京国安1比1辽宁抚顺12

      从这场比赛的意义来看,绝对有资格入选十大经典战役,这场比赛也成为惟一一场不是胜利场次的经典战役。这是当年的最后一场联赛,如果辽宁抚顺获胜,他们就将成为当年联赛的冠军,而如果被逼平,就有可能丢掉冠军,国安扮演了“阻击手”的角色,逼平辽宁队之后也成就了山东鲁能获得联赛冠军。

      2003年10月1日:北京现代3比0大连实德

      这场足协杯的决赛使得北京国安成为第一支三次获得足协杯冠军的球队。比赛的最经典意义还不在于这里,而在于北京国安是以残阵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一比分不仅平了自己保持的足协杯决赛赢球最大比分纪录,也是本队对大连实德的赢球最大比分纪录。比赛中徐云龙、雷吉纳尔多和张帅这三名主力由于遭受处罚而无法上场,但其他球员还是爆发出了最大潜能,外援科内塞梅开二度,小将杨昊也补射攻入一球,最终以3比0完胜对手,创造了一场经典的比赛。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12:25 《足球》报 
     
      [李士林]

      把李士林当作北京的城市英雄要冒风险,因为他口碑不好,但这个世界上口碑不好的人并不见得就不是英雄。至少是李士林在1993年的一次谈判后把北京队扛在肩头,而且与它同喜同悲。

     
      前两年他很容易就可以把自己的性格烙印在国安队身上,现在他隐退了,在幕后说话没有那么方便,他甚至忌讳说“幕后”这二字。但国安宾馆、国安俱乐部楼道里每一天都在散发着他的气息。

      这是个喜剧也是悲剧,对李士林本人的无限敬仰是这家俱乐部维系至今的定因,同时,没有人敢对他说“不”字也成为这个象征的情因。李士林有一天感慨万千:“真不是我的事儿呀,不是我不想出钱,而是下边办事儿的人告诉我就这么着行呀!”

      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根源在于李士林不懂足球。

      那天输给老金带领的天津队让李士林很没有面子,他冲进休息室对全队说:“明儿拉到香河基地去练,给我狠狠地练,专练各种角度的射门,90度的射门,180度的射门!教练、队员们想了很久想不明白,“这90度射门不就出边界了吗?这180度射门不就踢进咱自家门里了吗?”但不敢笑。

      那天0比1输给厦门,他又冲进休息室:“那个‘驴蹬腿’似的是怎么搞的?还想不想干,我看这个队员就半年之内别上场了,俱乐部老总也扣发半年奖金。”虽然兵源紧缺,但杨祖武、张路面面相觑不敢劝。

      那天王涛因肘击延边队员被红牌罚下,李士林不仅闹“退出”而且召集北京记者一起来看比赛录像。他认为王涛根本没犯规,所以就要对薄公堂:“张路,你常在中央电视台讲球,今天就在这儿给记者讲讲这个裁判误判在哪儿。”其实张路也认为这应是张红牌,但碍于老板的面子,就只能绞尽脑汁找出一套说词证明裁判的“错判”,情状极尴尬。

      不懂球,但爱球。公正评价李士林对北京国安的付出有助于了解这支球队历史。据说,在文革时期保过王军他才坐上这个位置,据说他退伍之后还在朝外开过公司,但经他手里为这支球队开出的支票绝对是甲A老板里最多的,要求一个前退伍军人,一个北京糙爷门精于足球业务是痛苦的,他有他的问题,但当年是他向王军力荐要搞足球的。

      李士林说:“国安还要出钱搞足球”,并声明:“绝不说大话,使大钱。”我们拭目以待。

      [金志扬]

      如果金志扬没在国安,就没有国安了,正是这份功劳让他最后以“居功自傲”离开国安,很合理的逻辑。那天李士林进入休息室,老金正光着膀子给队员们讲战术,有人提醒:“老板来了”,但老金仍然不管不顾,因为这块阵地的主角是主教练而非老板,仍然光着膀子。

      虽然从“小、快、灵”到“快、抢、前”有点绕口;虽然有人说老金正好赶上了一个人的好时候,我们还是怀念老金头在休息室里荡气回肠的“精、气、神”。12

      老金最后负气离开了国安,再也回不去。但他热爱北京足球,有一年在上海输了球,他在公车上听到两个上海人数落北京队的不是,火了,当时就干起架来了,“1995年给我两个外援,冠军就是我的”,情愿相信这句话是真的。现在老金躺在病榻上,想想可能永远不会实现,这无所谓,他就像皇城根下一块青砖,很坚定地矗在那儿。

      [高峰]

      原来高峰用的是脚,现在用的是手了。年轻时他琢磨着如何把球打进30米开外的球门,现在琢磨的是如何把高尔夫打进80杆。

      当年的高峰比现在帅,因为他有事业,现在他烦了足球,人没了精气神后就显得不那么帅了。

      这是高峰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终结方式,这个当年坐火车从沈阳来到北京的东北青年可能明年和那英正式成婚。生活开始完全走入正轨,也许不。

      以后的事情对高峰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已经拥有一个风花雪月的昨天,像英雄一样。
    


    2楼2006-06-01 15: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