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梁山吧 关注:388贴子:4,729
  • 10回复贴,共1

《西游记》开播前,都来理解一下原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搜集 整理 相关素材


1楼2011-03-25 10:06回复
    真假悟空如镜像的两面,所以就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两个箍、两条棒,不同的是,他们代表正邪二心。“二心搅乱大乾坤”,最末被如来点破。悟空杀六耳,佛祖善德,本该以广大法力阻止,但他却坐视了,因为悟空必须斩除二心,修行必经此一劫。古人点评这一段说:“一心可干千万事,二心不可干一事。”用现代话说,就是战胜自我。取经后期的悟空温驯了许多,周正了许多,再没和唐僧冲突过,一心地取经向佛。所以,第五十八回是原著的分界,也是修心的转折。纵看全书,作者歌颂的是斗战圣佛,而不是齐天大圣。并且,不受节制,称王称圣,无法无天,这种形式上的自由,算不得自由。而心性释然,解放自我,成就功业,这种精神上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张纪中接受采访时说:哪有那么多妖魔鬼怪,都是人心的外化。确实是这样,看懂西游故事,须看懂人心幻面。每个人的一生,都必须面对美色、钱财、欲望,种种诱惑,西游将这些具化而已。例如,取经之初的六个强贼,各色的名目表明,他们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具像,所以悟空一见他们,就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取经后期的七个蜘蛛,她们是“喜、怒、忧、惧、爱、憎、欲”的具像。前后合为七情六欲,必为修行者斩除。漫漫取经路,师徒们不仅要翻山度国,斩妖除魔,更在心灵境界上逐步提升。这样的寓意,原著有很多,且形成脉络。最后说一下孙悟空的实力。原著中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悟空的本事没有什么落差。大闹天宫时,他和王灵官对敌,只是惊动了玉帝,不像老版电视上那样所向无敌,悟空“筋斗云疾”,在空间作战方面很占便宜,他的本事略居上流。至于后来,如电视上他惨败于红孩儿和百眼魔君,其实原著描写并非那样不堪。总之,孙悟空是西游第一主角,他是猴、人、神的结合,有王者霸气,有顽童性格。原著旨在诠释人生的修心哲学,对他的解读尤其要注重心路历程,各个时期的心理性情必有所不同,他身上的悲剧意味也要着重。


    3楼2011-03-25 10:09
    回复
      2025-05-11 07:06:20
      广告
      〓西 游 主 线〓
      西游原著的主线不太明朗,大致分9个段落(主线情节):猴王学道、大闹天宫、一逐猴王、二逐猴王、猴王伏红孩、三逐猴王、三调芭蕉扇、狮驼岭、九九归一。其余为辅助情节。
      【1】猴王学道:这一段落包括石猴出世、水帘洞称王、出海访道学道、学成回山。这是悟空幼年时期,他以一个原本无忧无虑、不伏三界的猴王,面对一个从古至今哲学家不断探讨争论的生死问题,走出了世外桃源。为求走出生死、达到长生不老不死的目的,不辞千山万水,远涉重洋,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西游:从东胜神洲到西牛贺洲。此时的悟空,只面对个人的生死问题,还没有过多的矛盾冲突。
      【2】大闹天宫:包括剿混世魔王、闯龙宫、闹地府、官封弼马温、一反天宫、偷蟠桃盗金丹、二反天宫、五行山。这期间,悟空依赖自己有了本事,内心欲望滋长,欲与天宫试比高,因此激发了许多矛盾冲突。最后终究被镇压,困于五行山下。
      【3】一逐猴王:包括观音上长安、劝解悟空、唐僧搭救悟空、除六贼、一逐悟空、收龙马。这期间,悟空经历了从压制到半自由、从被困五行山到戴上紧箍的过程,五百年间,性格逐渐走向成熟,向往从前无忧无虑的日子,因此听从观音劝解,愿西行取经以求解脱。初次面对唐僧时,感激之情多于师徒之情,但由于处理问题的方式及见解不同,被逐而半路折回。这时两人只为完成任务而在一起,心中隔阂产生。这一段落,悟空开始人生的第二次西游。
      【4】二逐猴王:包括观音院、高老庄、黄风岭、流沙河、四圣试禅心、五庄观、三打白骨夫人、宝象国。这期间,完成了取经队伍的建立,但师徒及师兄弟之间并不是很融洽,相互勾心斗角。特别在经历了四圣试禅心、五庄观后,八戒对悟空极怀妒忌之心,并在白骨夫人事件上唆使唐僧逐走悟空。此时的悟空,由于一段时间的接触,与唐僧已经建立起较深的师徒感情,义气表现明显。而唐僧心中也逐渐认可这个大弟子。宝象国一难,悟空重回取经队伍。四圣试禅心、五庄观作为重要的辅助情节,着重体现出取经队伍各人的心态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4楼2011-03-25 10:10
      回复
        【7】三调芭蕉扇:包括三借芭蕉扇、碧波潭、荆棘岭、小雷音、驼罗庄、朱紫国。这期间,悟空与师弟间极为默契团结,面对红孩儿留下的问题,顺利解决,一路西行。在其后几难中,都各显身手。从火焰山到朱紫国,八戒尤显勤奋,事事争先,不辞辛苦。唐僧对八戒态度有所改观,却也使悟空暗怀妒意。


        6楼2011-03-25 10:24
        回复
          【8】狮驼岭:包括盘丝洞、黄花观、狮驼岭、比丘国、无底洞、隐雾山。


          7楼2011-03-25 10:34
          回复
            悟空是中国小说里个性复杂程度的第一名。他年轻而苍老,天真又世故,高尚又市井,善良却暴戾,真诚却促狭,冲动却清醒,忠实却天生反骨,义无反顾却识变通。


            10楼2011-03-25 10:42
            回复


              11楼2011-03-25 14:06
              回复
                粉我可以增寿20%


                12楼2011-03-25 14:06
                回复
                  2025-05-11 07:00:20
                  广告
                  # 猪八戒和妖怪打架时,他会变得青面獠牙,肌肉突起,猪鬃也会“唰”地竖起。
                  同意,猪八戒战斗力不低,水战更是强,但他士气不行


                  IP属地:江苏13楼2011-04-07 19:37
                  回复
                    # 沙僧从流沙河出来时身上挂着九个骷髅,被唐僧收为徒弟后骷髅变为佛珠,但凡遇见妖怪佛珠又变回骷髅。
                    想起了尼采那句话


                    IP属地:江苏14楼2011-04-07 19:38
                    回复
                      西游记展现的是心灵的曲折式前进。在西天取经途中,狮驼岭是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意志洗礼,师徒关系的最终磨合和大融合!
                      对于师徒矛盾关系,原著多处写的很明白: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依大路向西正走……
                      在唐僧被擒的危急时刻,徒弟们往往不急不慢,流露出幸灾乐祸的恶趣味:
                      【号山】悟空:(师父)如今却往那里去了?     沙僧:是个灯草做的,想被一风卷去也。
                      【通天河】悟空:师父何在?     八戒:师父姓陈,名到底了,如今没处找寻。

                      


                      16楼2011-04-09 0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