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问吧 关注:47贴子:2,749
  • 14回复贴,共1

侯景和孙履真不得不说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侯景和孙履真不得不说的故事】
                                  第一回
                             金仙修为一夕毁
                             枉为大圣需轮回
      大圣情知难逃此劫,一身修为化为乌有,也不知转世重修能寻回多少神通,便偷偷拔了一根猴毛,喝声——疾!那根毛就自动飞往东海而去。悟空却被数十名大敌砍了个粉碎,一缕魂魄投往冥界重生去也。
       这猴毛在东海飘飘荡荡,忽然一顿,便化作了一个金毛大猿,本来这猴子猴毛就能变化万千,自开灵识,故而死前留下这一只伏笔,也方便转世之后重得大道,简单许多。
       那日有一个散修,名曰青帝,刚刚成就元神,乃是旁门中声名赫赫之辈,有望成为第九大散仙,法力无边,超出许多道门正宗弟子远甚,乃是海外的一朵奇葩,端的才智无双,惊才绝艳,见到这个大猿却忽然心生悸动,往它顶门看去,虽然灵识尚弱,却凝而不散,怕是个修道的上好材料,竟然起了收徒之心。
       这青帝一生收徒谨慎,修道数百年也不过两个徒儿,也都是天赋异鼎,才智非常之辈,都大有希望证道长生,能被他相中,想来日后前景定然亦是不可限量。
       青帝一声长啸,那大猿早已觑得天上遁光,知是修士仙人,心中却油然而出一股忧伤颓废之情,却不知为何,原来这大猿虽开灵识,主公却不在,记忆全无,只知道吃喝拉撒,混饥混饱,俨然是个深山老林走出来的土猴子。
       就连青帝也以为是个天生灵秀之物,并未往他处去想,却不知这般故事。
       青帝按下云头,微露笑意,问道:我乃是东海青帝,有神通大道,看你天生灵秀,神气非常,是个修道的好料子,不知你愿意拜入我们下否?
       那猴子抓耳挠腮,他也粗通人言,也知道自己有大机缘,当下纳头便拜,口称师父,青帝心中欢喜,只把徒儿当做道统有继的契机,当时长袖一拂,带了猴子去青帝宫不提。
       话分两头,这壁厢悟空的魂魄飘飘荡荡,倏忽被拘入冥界,也是他神通广大,保得灵识不散,神通尚有,却心知抵不过冥凰淫威,只能安心报道,不敢造次。
       只是你不去找麻烦,麻烦未必不来找你,当时有个冥狱鬼王号为秦广王的,只因曾经误勾了悟空魂魄,被猴子一顿好打,甚至大闹冥狱,把秦广王连同九个兄弟一顿好打,更用一只鬼王笔销了手中账本,扬长而去,也是当时冥凰忙于二姐离凰渡劫,冥狱空虚,这才让猴子如此得势。
       那猴子只知道一时性起,却不知人心多怨,早已埋下了伏笔,秦广王见得猴子失势,心中窃喜,他也知道修行之辈虽然灵识非常,神通广大,死后仍有前世记忆,但是修为暴跌却是无可避免,猴子刚入冥狱,正是虚弱之时,可不是秦广王的大好机会?



1楼2011-03-24 14:29回复
           这秦广王知道冥凰亦是爱才,对修道之人魂魄大都收为部下,他却暗改生死籍,把个猴子写作一介村夫按例投胎,正是想要灌他一碗孟婆汤,弄得记忆全无,好好欣赏下这修为通神之辈失魂落魄的姿态,当真比打个魂飞魄散还爽快。也是秦广王惦记旧恨,连名姓都没给批准,手下牛头马面无奈,只得写道,花果山通灵猴精,修道****年,寿***岁,因斗殴身死,发配阳世重生于洛阳侯家。
           悟空不知就里,还打算凭了一手神通,在冥狱混出点成色来,得了冥凰提点,说不得就给自己来个带忆重生什么的,却不料一纸文书下,把自己发往奈何桥去讫,心知无望,却叹了一口气,就算生前神通天地,一朝身死,道行俱消,奈何一过小桥,前世记忆不保,真个不尽凄凉!
                                   第二回
                               金毛大猿得缘机
                               侯家小儿名无吉
                                
         这边金毛大猿却得了大机缘,青帝带了他回转青帝宫,却问起大猿名姓,这大猿乃是毫毛变化,如何得有名姓,却老老实实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青帝笑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大猿道:“我也无父母。”青帝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只记得耳边风声响,即获灵识,我便生也。”青帝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大猿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青帝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大猿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青帝道:“我看你生性聪明,却有些浮躁,还需脚踏实地,履行艰苦,多做真实功夫。不如叫你孙履真罢!”大猿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履真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纵然天资无穷好,仍需踏地为履真。
          再来说这转世悟空,无名无姓,只被称作猴精,灌了三碗孟婆汤,咿?你道为何是三碗?却是秦广王顾忌他是个修行之身,怕了一碗量够,故而加倍奉送,只苦了猴精一朝惹下天人怨,便有如此多诘难,真是人情冷暖,皆为势利。
         悟空灌过孟婆汤,只觉混混沌沌,当年花果山开识的情景,跳过水帘洞的感受,大闹天宫的霸气,受制五指的无奈....从小到老,不一而足,就如抽丝剥茧一般逐渐淡去,不留一丝痕迹....
          洛阳侯家传出一声清啼...
          说来也怪,这娃儿生下来时便不哭不闹,反而哈哈大笑,颇有怪气,双目隐有金光,毛发浓密,双股略赤,险些唬倒个接生婆,不似婴孩,倒似个小猴儿一般,生来便能行走蹦跳,真个惊奇,为乡邻传闻许久.
    


    2楼2011-03-24 14:29
    回复
      2025-07-23 14:15: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侯父乃是老年淂子,心下十分欢喜,当下召集手下文人骚客,道士法师,想要取个吉利喜名.
            当下文人引诗,道士作卦,不料过了半天,竟然无一人拿出个象样的名字来!
            说来奇怪,侯父也是一方豪富,平素里文人墨客有文采有学问的也认识不少,但是要么有事外出,要么灵思枯竭,真生生气煞个老父也.
            道士法师便更不济事,把一手八卦阴阳签倒来倒去,竟然算不出来个吉名来,这也难怪,这娃儿阴间无名,自然没有暗暗契合的吉名,也怪不了这些江湖道士.
            侯父气的七窍生烟,眼看大怒,不料一个角落中的邋遢道士却忽然道:"怪也,怪也...."
            大家一起把眼来看,却见到老道双目微闭,手中拿着一杯签,自言自语:"贫道虽不才,不过也卜卦数十年,好歹也有些名堂,算个吉名不是太难,这人生来便有吉名,乃是冥狱生死蒲锁定,略加推演便可得知,取了吉名便能暗合玄机,多福辟邪,但是我算来算去,只得一个似是而非的"侯景"来,却不知为何?"
            这老道哪里知道,秦广王擅改冥狱生死帐,早已把悟空之名消去,只在"花果山天生猴精"中剩了一个分门别类的称呼,故而算来算去,只得了一个"侯景"的名堂,还是他毕竟是散修,故而不准,没有推演出那个"猴精"来,不然更有许多难看.
            侯父略略思付,自觉不错,心下大喜,忙准备酒宴款待,以庆爱子得名之福.
                                           第三回
                                        两世为人道相近
                                         侯景小儿筹南行
           侯景这小儿生性顽皮,又好强,不喜读书,唯一读过一本<西游记>,大为欣赏,对其中修仙长生之人,多有羡慕,不时也想修得一手法术,傲视天下,俾倪万物.
             话表两边,再来看这孙履真,自入青帝门下,先自得传了些基本法门巩固根基,却也修炼勤勉,青帝暗自心喜.
            这日讲道,说道精妙处,门下弟子徒孙尽皆惘然,唯有孙履真嘻嘻哈哈,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仿佛尽得其妙,青帝不动声色,心中却暗暗欢喜,只是站起身来,叫孙履真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履真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如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履真道:“但凭尊师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青帝道:“我本是散修,所学芜杂,天下修行之人,莫过四种,每门皆有正果。不知你想学那一门哩?”履真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青帝道:“我教你个‘道’字门中之术如何?”履真道:“道门之术怎么说?”青帝道:“玄门道家是以太极五行,八卦九宫,河洛星象为道理,勾通天地元气为根基,修成无穷手段,乘烟霞,御云气,消遥自在。以肉身为无用,辛辛苦苦,便是要练出元神,元神一出,就把肉身视作敝帚,毫不可惜的弃之不顾。只有炼就元神,才能打开长生之门。”履真道:“不知成就容易否?”青帝道:“道门之术,最重守心,若非一心向道之辈,空学一生,不得大道,更要静心闭关,参禅打坐之类.”履真道:“如此枯燥,不学,不学!”
      


      3楼2011-03-24 14:29
      回复

                青帝又道:“教你‘魔’字门中之术如何?”履真又问:“魔字门中是甚义理?”青帝道:“魔字门中,以追求上古神魔之力为目标。崇尚自然,不分善恶,任意所为,无拘无束。修炼到最后,必然是肉身化为上古神魔之躯,不生不灭,不垢不光,虽然也能炼就元神,却只是与人争斗的手段,并非长生之方!神宗魔门的修士,只有练就上古神魔之躯,才能跟玄宗道家炼就元神之士媲美。”履真道:“比诸道家如何?”青帝道:“魔门最重肉身,苦苦修炼,便为成就神魔之躯,最能抗打,道行法术,却不如道家犀利。”履真道:“师父,这倒不成,我是个躁性子,不知哪日便要与人争斗,如此多要挨打,不学,不学!”
                青帝道:“教你‘佛’字门中之道如何?”履真道:“佛字门中是甚正果?”青帝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履真道:“好生无趣,只是这般长生容易么?”青帝道:“佛门四宗,皆以苦修著称,门中和尚头陀,皆苦修向佛,斋戒参禅,却只有佛门二祖,四大圣僧成就无量正果,修得金身.”履真笑道:“这般白痴法门,不学也罢,不学!”
               青帝闻言,佯作恼怒,将手中戒尺一样,照着天灵盖便击三下,背手而去.众人大惊,纷纷职责,孙履真却照旧嘻嘻哈哈,也不和人争论,原来他早已勘破个中玄机:师父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这猴头当夜抓耳挠腮,一晚未睡,只待得三更十分,便偷偷起身,往后园而去.
              只见得后门虚掩,隐有灯光,便知自己白日所料非错,心中大喜,却也不敢唐突,只是轻手轻脚进门,看了祖师似乎仍在酣睡,便恭敬侍立一旁.
              孙履真却不知这是青帝在试探他的向道之心,虽然孙履真平素大咧,其实内中向道之心弥坚,只是连他自己估计也不知道罢了.
           
              青帝待到四更,才佯作初醒,见得履真侍立一旁,心中舒爽,哈哈一笑,已然知道是个可造之才,将来成就亦不可限量,因材施教,便传了手头最玄妙的两部道法给孙履真:乃是万变魔心大法与紫气东来诀,分别是心魔宗真传和青帝自创道法,都是世间顶级的道法,只是也极难修成,就是青帝也不敢稳说能教导出一两个元神弟子来,也正是看得孙履真天赋异鼎,道心弥坚,自觉他长生有望,才传了他,否则也不会随便拿出来,说不定反而是误人子弟了.
              这边孙履真得了大道不提,再回头来看这侯景,洛阳侯家也是个望族,侯父专一希望这孩儿能刻苦读书,日后考取功名,也好光宗耀祖,可侯景这厮不爱咬文嚼字,转好勇斗狠,小小年纪便熟通武艺,甚至在半个洛阳里也闯出些许名头,端的是个好汉儿郎,却又不像别家公子,好做那寻花问柳之事,反倒是熟读兵书,真个与众不同.须知那好文的喜静恶动,对兵书厌屋及乌,好武的生性不好读书,遑论兵法.侯景做派,倒与秦先汉唐几朝太宗高祖有些相似.
              如此忽忽十数年,转眼见侯景也长成了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在洛阳学堂混不出名堂,反而日日吵着要去苗疆投军,侯父就这一根独苗如何舍得?但是侯景每日吵闹,侯父也心知侯景不是吟诗作赋的料子,更明白侯景当真也精通武艺,若去投军,说不得真能博取功名,倘若诛寇有功,天子御赐,不比状元得志,衣锦还乡还要来的威风些?
              几番计较之下,侯父下了狠心,便对侯景说:"侯景吾儿,为父也知你非池中之物,小小书院困你不得,只是你万万惦记,你是侯家独苗,此去边关,必有许多凶险,你虽身负武艺,不过也须得小心,莫要意气用事,性命要紧.苗蛮地远,你我父子不知何年才得相见,若是归乡之时见不得为父,每年清明也勿忘给祖宗烧把香来便是."当真涕泗横流,也怪不得侯父老来淂子,却不知还得见否.
        


        4楼2011-03-24 14:29
        回复

                侯景也颇心动,一时间竟有了终老乡里,陪父一生的念头,不过他终究是悟空转世,心思非常,也不是念家顾亲之人,虽然意动,却仍奈不得功名之念.当下狠心,长揖及地,称声大诺,便即筹措南行之计.
                                        第四回
                                     先且莫道南疆险
                                     中原亦有无良官
               南疆乃是苗蛮之地,居民多大荒化外之民,民风剽悍,许多不比中原之处,称得上是山险水恶,平常人等皆不愿来这凶恶之地,也只有朝廷的驻兵,两广的边军,迫于责令,身不由己。但好道是富贵险中求,这苗蛮之地虽凶多险恶,但也是好汉儿郎搏取功名的好地方
               候景从家中牵了一匹良马,带了几锭大银,缠了口腰刀,掂了支哨棒,也不与他人招呼,直直拍马走出了洛阳南门,投奔苗疆而去。
               路上风餐露宿,百般艰苦不提。这日正行路间远远看到一座雄城,算算脚程,约略到了荆楚地界,待的走近,果然两个大字「荆州」跃然其上,心下却忽然想到:我平素里广交豪杰朋友,却不是正巧有个好友迁往南郡做官?记得当时他升为南郡从事,弟兄们都来庆贺,自己也喝得酩酊大醉,算的上是旧友故交,此去苗疆,正好顺路,还不去探访怎地?心中计较,也不歇马,仍旧奔南而去。倏忽数日已过,南郡赫然眼前,心中大喜。
               候景入了南郡城中,四处打听自己那位名叫王洹的好友下落,本来以为好歹是个从事,打听起来也不甚难,怎料问过数人,皆推说不知,心中正自疑惑,却有个面善的客商拉了拉他衣襟,低声说道:朋友你许是不知,如今南郡郡守乃是李昌兴李大人,却是你正在找的那个王洹的同僚,怎知这人心思诡诈,竟玩弄手段给王洹安了个叛名,处了个灭门,自己却欺上瞒下屡获升迁,现已官至南郡郡守,最厌人谈论此等恶事,是以大家皆缄口不提。
               侯景听得心头大怒,当下几乎提了哨棒打上府去,但他毕竟天生将才,虽有许多热血,终究不似江湖儿女那般冲动无脑,做事大都有个章法,讲究些谋划,当即决定在南郡住些时日,看看如何报此大仇,也算是为民除害了。说来也巧,侯景来时恰恰是八月十二,过不几天便是一年一度的仲秋佳节,侯景四处打听,知道十五晚上多有才子佳人在花海石林月下吟诗作赋,耍弄风骚的,这李郡守虽文采不成,却偏好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也是他官做的大,吟了些酸诗倒很有几个小人吹捧,否则换了哪位学生秀才还真无脸拿来显摆。
               侯景听说这些佚事也有些好笑,又转念一想,这却不是天赐良机诛此大贼?当下养精畜锐,只待仲秋杀贼。
               三日转瞬即逝,侯景这天早早便在郡守府左近寻了处酒店,要了熟肉热酒,显是要待到郡守出游,便要寻机下手。
               侯景这般一坐便是一日,半晌时分,侯景忽觉不对,仔细看来,原来旁边有桌独客,身材长大,旁有兵刃,满脸煞气,虽然年轻,却一望而知是行走江湖的老手,亦是半天没挪,心中便知有鬼,不过转念一想,只要他不来搅我的局,我管他怎地,遂放心吃喝,只待天黑动手。他却不知,这人乃是纵横南七省的独脚大盗,正乃大名鼎鼎的狂沙刀楚南是也!
          


          5楼2011-03-24 14:29
          回复

                  其实侯景本不是迷信之人,也不大信生死轮回诸般传闻,只是忽忽若有所悟,便即拿来说辞了,就连他自己也不知如何冒出最后几句话来。
                  那李昌兴情知难逃死劫,面如死灰,只知叩头大叫,涕泗滂沱,真个嘈杂如杀猪也似,二人却丝毫不顾,相视一笑,各擎利刃,便要当头剁下。
                  二人刀光猛闪,孰料异变陡生!只见一抹寒光从天而降,叮当声响,竟生生磕开二人兵器!侯景大惊失色,只道这寒光来的诡异,平生未见,真不知吉凶如何,却猛然听到半空中一声朗笑,把眼来看,却是一名老道,鹤发童颜,羽服高冠,莫非是个神仙大士?
                  侯景自知不敌,一声大喝,将手中腰刀往空一掷,并刀鞘一起袭向老道,自家却抄了哨棒,脚下生风,竟然要走。
                  那老道士眼见侯景逃走,也不来追,只笑呵呵望向另外那个大汉,侯景却趁机落荒而逃,逃出数里也不敢回头,却于途中听到一声杀猪般的惨叫,想是那汉子已遭了毒手也。
                  侯景气喘吁吁,狼奔犬突回到城内,才略略安心,心中却暗自诧异:也不知那厮何方神圣,竟然如此厉害,想必是那方洞府不世出的仙人罢,谁料到竟然有此大变,不过想来那厮也不过是“路见不平”把自家当做了劫道的山贼了罢,必然不会再来佑护太守,只可惜损了一条好汉,也不知何时才能再遇到这等良机行刺。
                  侯景左思右想,别无良方,只得先找了间客栈住下,打探消息,两日后,忽然满城震动,万人空巷,侯景略一打听,原来却是发现了狗官的尸首!不禁啧啧称奇,腹中怪道:莫非那个无名好汉也是哪方大神通之人,否则如何于那人眼皮底下杀得狗官?而且好似还全身而退,必然也是个硬手,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虽然自家也自命高手,在这等方外高人眼里,却不值一提了。
            10楼
                                        第五回
                                    初遇妖邪落魄日
                                    岂料来年得意时?
                  侯景心中唏嘘,却也庆幸了了这段心事,也得以放心赶赴苗疆,这一次上路,却无甚琐碎杂事,一路顺风顺水,到了苗蛮之地,投军从戎,一应繁杂琐务,登名录性,发往镇南关戍守不提。
                  话说这苗蛮之地,自与中土大不相同,苗疆山穷水恶,被称作十万大山连绵处,百骨夜泣万鬼哭!
                  十万大山里几乎只有百分之一二的地方,才适合耕种,大多数住在这里的苗,倮,夷,狄,侗,瑶,壮,白,黎,傣,佤,羌,都是半耕种,半渔猎,生活颇为穷苦。危险极多,各族都是结寨而居,崇尚武勇,不拘男女都有一身好武艺,免得受野兽,毒虫,妖魔侵害。但一座寨子中若是没有法师坐镇,光靠勇猛和武艺,往往生活不下去。 故而只有那些依附了旁门杂家,异派妁寨子,才会生活的较好一些。
                  十万大山虽然地域广大,但几乎没有什么繁华之地,也只有禾山道的禾山周围,万蛊仙娘的青王寨,黑沙童子的黑沙洞才有万人以上的人口,其他的地方能有两三千人便算是极大的寨子了。
                  不过苗疆虽然人少,但大都是剽肥悍勇之辈,时常缺衣少食时,少不得来岭南两广之地烧杀掳掠,故而当朝天子特设岭南五府经略使,专镇苗夷,因为颇多战事,所以在此处博得功名的武夫好汉,比别处多了不知多少去。
            


            7楼2011-03-24 14:29
            回复

                    侯景家传神功,自家又有天分,一身武艺甚是了得,更因为他是个八面玲珑之辈,花花肠子比寻常兵勇多了不知多少去,故而投军年余,屡有斩获,步步高升,竟官迁致果校尉,也是不小的成就,手下也有了数百将士使唤。
                    这日,桂林总督府传下诏令,由于苗疆贼军来犯,命侯景帅所部兵勇迎击,侯景得令,倒也不稀奇,这等事他早已做过不知多少回。端的早已是驾轻就熟了。
                    侯景传了诏令,集结兵将,把哨棒腰刀拿了,跨上自家官马,浩浩荡荡便去讨伐。
                    侯景兵马到处,远远望见远方村镇火起,知是叛军不远,便都要快马加鞭前来相救,侯景却瞧出些古怪,忙叫手下止步莫前,众将士不解,须知临阵怯敌乃是军中大罪,若是放纵贼军扰境乱民,到时候上头怪罪,可不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侯景却道:“我看这次贼军定有蹊跷,你们看村镇之中无火而烟盛,凝而不散,隐约有股鬼气,却不知是哪方的邪祟之士暗中相助,你我冲上前去,少不得大吃苦头,只有攻其不备,才有望斩却妖道,大获全胜,否则道行之士奇诡莫测,必定吃亏。”众将士闻言仔细观看,果真如此,更佩服侯景聪慧将才。
                    侯景嘱咐手下兵将小心隐匿,自家却挑了数个悍勇兵士,想要趁夜去敌军营里一探究竟,最好能一击杀死对方邪道,才能稳操胜券。
                    当下等到夜晚,想来那伙苗军攻略数日,也十分劳累,故而大都四仰八叉,呼呼酣睡,让侯景等人觑了个便宜,悄悄混入,只见一座兽皮营帐,做工精致,与众不同,想来便不是妖人所居,也必然是蛮将之类,于是领了众人,想要摸进帐去,杀而后快。
                    侯景挚刀在手,正自以为得计,刚想冲将进去狂砍猛剁,却听到一声朗笑,回声连连,端的诡异,竟就自那大帐中传出,唬得众人大惊失色。
                    这却是侯景唐突了,他哪里知道,这帐幔之中,赫然便是苗疆三大派之一的禾山道弟子王道缘!
                    这禾山道虽然非是道门大派,没得道门真传,却也是傲视苗疆的巨派,门中有六十七种法术,皆阴险诡异,不思大道,专攻取巧害人之方,对付寻常人等,正是再爽利没有了。
                    侯景不知此节,正待一刀砍入中去,却见帐中无风自动,忽忽刷出数到黑气来!
                    侯景见状也不惊慌,只将一口宝刀舞起,他对这些法术也不甚了解,只想斩断了黑气,砍杀了妖道,却不料一刀斩去,却被黑气缠住,一身气力不得使出,真个诡异莫测。
                    侯景大惊失色,忙弃了兵刃,往后一纵,运起了轻功身法,竟然唿哨一声,令众人择路遁去,他也是领军将士,历阵无数之辈,知道这般大敌不可强取,又没了偷袭的便宜,与其损兵折将,不如保存实力,来日再战,这也是军旅中人与江湖儿女之间不同之处罢。
                    但是王道缘乃是禾山道弟子,乃是铁背苍狼狼怪修炼成精,那是何等心狠手辣之人?就是平素里遇到不顺眼的人,也就顺手杀了,更何况这种偷袭败露的大敌?只见一袭黑光从大帐中闪出,手执一根纯黑妖幡,追将上来。
                    侯景数人心中大骇,只见黑光闪烁,遁速奇快,刚刚冲出大营数十米,便被那人用手中长幡黑气一刷,身法凝滞,顿时被黑气吞噬,只听得一声惨叫,再无人声,只听到那黑衣道士猖狂大笑:“小贼莫走,且待我杀了尔等祭恋手中浑天幡罢!”声音嘶哑,回声阵阵,真个令人毛骨悚然。
                    侯景仗着身法迅捷,遁出里余,但身边将士早已全军覆没,那古怪妖道又越追越近,心中长叹,难道自己壮志未酬,却先要陨落于此?
              


              8楼2011-03-24 14:29
              回复

                      侯景正自觉无望,想要闭目等死之际,忽然听的身边风声大作,惊异之余,往后望去,只见一个妙龄少女,明眸皓齿,手执长鞭,正与妖道斗做一处,隐隐还占了上风,一只长鞭舞得风生水起,招招只取要害,把个妖道逼得只能用黑气护了自身,只把几条黑气横空飞舞,好不诡异。
                      侯景看到女子鞭法,心中惊骇,看来这小女不过十来岁年纪,却把一只长鞭舞得出神入化,圆润老辣,就是侯景自付,若非有数十年苦工怕也不能练的如此武艺。
                      侯景按下身法,却来观望,虽然知道逃命要紧,却舍不得这套鞭法,着实为之吸引,想要偷学一二,那少女看在眼里,却大声喝到:“公子快走,这人乃是禾山道妖人,道法诡异,更有个厉害十倍的师傅,专精噬血炼魂之术,如果被他寻来,你我都不得好处。”眉目流转,竟然焦急万分。
                      侯景心中一凛,却忽然想到:“这南疆果然诡异莫测,高人辈出,恐怕这小姑娘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估计不是哪山的狐狸,便是江里的水蛇,而且看来这妖道还有强援,我留下来也帮不了大忙,此时不乘机逃走,却待何时?”
                      侯景心中起意,身法还未动,却又闻到一股妖风骤起,竟然自云霄中又冲出一个怪人来,你却道怪在何处?这来人原来是个破烂乞丐,腰缠巨蛇,眼吐红芒,脚下黑气浮动,竟然御风而至,而气息强横,远超黑衣道士远甚。
                      侯景只道糟糕,再想动时,却被那乞丐用手一指,一根黑索电射而出,把他从头到脚捆了个结结实实,再也动弹不得,心中懊悔,却来不及也。
                      那乞丐哈哈大笑,却看向苏环,猖狂说道:“小小蛇精,不知天高地厚,竟与我禾山道弟子争胜,难道又忘了你姐姐的下场?今日必将把你拿下,和你姐姐炼作一体,成就七杀蛇神!到时候十万大山,还有谁能够与我争锋,哈哈哈哈!”
                      只见乞丐把手一扬,竟然凭空放出一口黑袋,只听啪啪轻微脆响,一团黑气旋转,形成的斗大漩涡,便在他身前出现。这团黑气漩涡之中,隐隐似藏有一道入口,凭空生出一股吸摄之力,直直往无名少女当头罩下。侯景心中震骇,只望少女术法精奇,能够逃了劫数,自家却没了侥幸之念。不过少女花容失色,面孔苍白,怕是没有什么后手了。
                                                第六回
                                            命不该终自有救
                                             孰料醉翁意何求
                      正在这紧要关头,只见一道寒虹从天而降,竟然又有高人来此,那道剑光只在黑袋前一转,便将黑气绞碎,这时才见到一个少年道士,羽服高冠,正气盎然,风度翩翩自云头纵下,与那古怪乞丐相比,更有许多派头。
                      那两个妖人见状大惊失色,只见那乞丐双手翻动,凭空拿出一杆纯黑妖幡来,与黑衣道士手中妖幡形制颇似,只是看其上黑气凝练,妖风阵阵,只怕比上者厉害了十倍不止,也不知捻了什么法诀,呼呼就有数十道黑气自幡上刷下,直扑少年而去。
                      那少年见状倒也不慌,只把手一指,空中便有数道寒芒闪动,转瞬便将黑气压制,逐条绞碎,大笑一声,便把寒芒往乞丐身上射去。
                


                9楼2011-03-24 14:29
                回复
                  2025-07-23 14:09: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侯景心中惊骇,这短短半天时日,便有如此之大的变故,就是说出去,恐怕也是许多人都不信的,就连亲历的自己,都觉得宛如一场梦幻般,这会儿冷静下来,反倒觉得全身酸痛,疲乏无比,连忙登上树梢查看,却发觉自家早已迷路,心中不禁暗暗叫骂:“丫的那路的神仙啊,把我拐带过来,连个回去的路也不给指,这下不会迷失山林吧,那就惨鸟....”心中嘟哝,却不敢懈怠,只得一步一滑的摸索起路途来。
                        侯景却不知道,这乃是苏真送给他的一份机缘,给他指了条路子,就看他今后有没有那份修为来取了。
                        侯景走了半日,忽然听到林中人语窸窣,连忙顿下脚步,藏入草丛中去,却看到几个苗人从眼前走去,看服饰打扮,忽然惊觉,只见人人胸前皆配有五颗犬齿,竟然是困扰南疆已久的苗人犬牙寨之人。
                        侯景见了大敌,心中反喜,朝廷一直以此寨为大忌,屡次讨伐,只是不知此寨处于苗疆何处,只知道有这股苗兵时常出来掳掠,始终不得根除,此次知了根底,若是派兵将偷袭,只怕大功唾手可得!
                        侯景心中虽然欢喜,可也知道此时此地回营乃是第一要务,也顾不得多看,只是大略记下了方位,便窜入林莽之中,自去寻那归路了。
                  (对了,有个事儿一直没有说,孙悟空死时应该是比侯景转世早得多,否则孙履真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修成元神的,所以算是个八个,请见谅,我当时应该写段孙悟空在冥界的闯荡把这个时间差弥补的...总之大家知道写孙履真部分时间比侯景早就是了,很多小说也用这种两线不同时手法叙事的)  
                                               第七回
                                            意欲修道先修心
                                           通天河畔洗风尘
                        且不说那侯景在十万大山中艰苦跋涉,何等苦恼,先来看这孙履真罢。      孙履真自从青帝处 得了大道,便刻苦修炼,虽然他是个好玩的性子,可是天赋真不是等闲,修炼不几日,便小有成就,于是日日在同门面前耍玩卖弄,也不思上进,正是道门中所忌的:失了道心!  
                        猴子如此做派,青帝怎能不知?这天,青帝遇到猴头,便问道:“多日不见,不知小子精进到了何等境界?”      孙履真呵呵一笑,自夸道:“弟子虽愚钝,可也早突破了练气第三层感应的功夫,自问也能够腾云驾雾,斩妖除魔纵横天下了,师傅要不要看看?”
                        青帝暗自摇头:看来还真要弹压一下这个猴头,否则须拴不住他的道心也。当下道:“徒儿天赋惊人,也让为师开开眼界罢。”
                        孙履真将筋斗一纵,脚下便自生出一股浊云来,虽然不是正经御风之术,却也着实让青帝吃了一惊,须知当日青帝并未传他此等法术,当是自创,这份才情,确实不容小觑了,虽然云头不过数丈高低,来去不过数里远近,便跌将下来,可是着实是门御风之术了。
                        青帝心中赞赏,嘴上却道:“徒儿啊,我看你云头飘忽,显是功力不济了,还是为师给你看看如何叫做腾云罢!”
                  


                  11楼2011-03-24 14:29
                  回复

                          青帝言罢,只把长袖一摆,平地生起翠色祥云,遁光纵起,只是倏忽,便逝于天边,端的不是猴头可比了。
                          那猴头虽然自大,平素里却只是被几个不如他的同门夸赞,这次忽然被师傅责备,自然以为自家果然不行,于是张扬之心自少了许多,更见到师傅驾云神通,高深无比,端的生出好大一股艳羡来,暗自定下了决心,不修成无上道法,便不止歇了。
                          猴子正在这里心思电转,这青帝却须臾之间便又折返,把一朵雪白的小花交予孙履真手中。
                          孙履真也看过青帝苑的万草图志,当即大惊道:“这...可不是天山雪莲花?!”而且看似周遭寒气缭绕,显然刚刚摘下不久。
                          青帝微微一笑,并不作答,却比说什么大道理,都能震慑孙履真的道心。
                          孙履真躬身严肃道:“徒儿玩耍过当,现在便当回去闭关守心,不再贪图谬赞了。”
                          青帝道:“你能如此知错就改,也非是凡常可比,只要一心向道,将来成就无可限量,只是切记不可失了道心,而且长生之路,殊多不测,不只是道心,法术,悟性,机缘,果敢,缺一不可,务必谨记!”
                          青帝交待已毕,身型一闪,便自消逝,只留下孙履真,却呆立于地,感慨非少,从此在不轻浮妄为,虽然依旧是嬉笑性子,却是真正苦学法术,精研道法了。
                         忽忽数年已过,青帝掐指一算,知道孙履真也到了凝煞的火候,正思付是否再历练一番才指点他凝煞,却听的小童有报,说是孙履真拜讫,知道这猴子也是心思灵巧之人,知道到了这一步,历练道心非是等闲,主动请缨来了,便出庭相见。
                          孙履真见了师父,颇有自得般道:“弟子修炼小成,也要凝煞去也,等弟子凝煞之后,也算是一方高人了,到时候师傅可得请我吃桌好酒啊.”
                          青帝哈哈一笑道:“若是你成就上品止煞,为师少不得为你接风洗尘,就看你有没有福缘领受了。”这师徒二人也不拘于小节,孙履真更是泼皮性子,当真是有些没大没小,却和和美美,也是别有风趣的一景。
                          猴子云头一纵,便刮起一阵风来,拖着自家便往空而行,正是他自家领悟的筋斗云是也,虽然还有很多未完善之处,还需以筋斗为始,许多不雅,但是终究是一门御风之术,而且以孙履真天资,日后藉此琢磨出什么无上遁法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孙履真练就的紫气东来诀,这番云游,便是要寻找上品相合地脉来练止,最契合的便是月华地脉,月华紫气,相生相合,最是得当,日后更可以凝练最为罕有的紫府天止,只是这番只是孙履真一己之愿,到时能凝何种煞,练哪般止,便看猴子造化,能否寻得了。
                          猴儿在从东海驾风而起,往西而去,赶了数十日,忽然眼前景色一变,只见村镇错落,星罗棋布,人烟繁盛,处处耕田,真个是人间胜景,比诸东极海阔天空,满目作碧,四处胜景,又是一番不同趣味。
                          孙履真虽然好奇,却也听师傅说过,中土之地,人烟太盛,恐怕没有上品止煞,只有到极西之地,或许有上品止煞,因此,此刻倒并不想停下,反而纵起云头继续赶路了。
                         忽忽悠悠,不知不觉间孙履真便到了西域地界,出了五界山,不复在中土地界,周遭景色也早就大为改观,不再是中土那般人烟辐辏,村落棋布,反而日显荒凉,到处是青山怪石,草木丛林。
                         这猴头御空而行多日,忽然觉得有些口渴,觑得前边有条大河,心中欣喜,便按落云头,看到一座石碑,上书“流沙河”三个大字,也不甚在意,只是蹦蹦跳跳,来到河边,低头便想饮些清水。
                    


                    12楼2011-03-24 14:29
                    回复

                           不料那河中流沙滚滚,浊黄出奇,猴头看了半天,终究没有低头饮下,暗叹一声,便要去山中寻些山果,也好果腹。
                           猴头直起身来,还未挪半步,水中异变陡生,泼剌剌的一阵浊浪水声,便从河里拱出来一个妖精,细细看来,却是个野头陀也似,红发赤眉,颈缠九骷,仿佛念珠,手中拿了一把日月降妖铲,直直向着猴儿顶门打来。
                           孙履真回家不忙,身子一错,险险躲过,心中却有许多不屑,料得是什么野妖精仗了什么气运,修成了人身,还想与青帝弟子争锋?屈指成爪,便是要演空手夺刃。
                           这下便是孙履真的大意了,其实这妖怪也颇有来头,更与孙履真有莫大的机缘,只是现在他未曾知晓罢了。
                           那妖精见孙履真托大,空手来斗,冷笑一声,只见日月铲上忽地迸发出阵阵芷气,呼啸袭来,竟然是个炼气成芷的妖怪,而且颇有道行。
                           孙履真见了这一招,便自知不可力敌,只是将筋斗一纵,便跃上云头,逃得远去了,他也是个泼皮性子,输了一招也不羞愧,也不气恼,更不惦记,反而正是暗合道心。
                            猴儿虽然被人打的落荒而逃,但是也不气恼,也不愤懑,只是嘻嘻哈哈,另找了一条大河取水饮用,这次却是找到了一条水清如镜的大河,唤作通天河的,入口甜美,非是俗类,自己反而庆幸留了肚子来到这边喝水,真是个好耍嘴顽的猴子。
                                                       第八回
                                                    金鳌岛上一片仙
                                                   良伴只因一言变
                            这边猴子正在戏水玩乐,忽然眼角撇到河中大岛上有数股灵光冲天,须臾便有许多异象升起,正是一道螺旋天河,冲天而上,端的把个猴子生生唬得掉到了溪水之中,做了个“落汤猴”也。
                            这猴子倒也大胆,从水中爬出,心中念道:这必然是哪方的大圣有所突破,甚或如师傅所说刚刚成就元神也未可知,我且去看看,也与他攀谈攀谈,落些交情,说不得还能讨些指点,日后须有好处。
                            他自是胆大之人,也不怕是哪方的妖魔成了大道把他一口吞吃,便大摇大摆驾了浊云,就寻上河心大岛上去,冲上却才出现异象的一座高峰上去。
                           这边猴头脚跟还未落稳,便听到一声轻笑,声朗气清,道:“何方妖物,竟然敢在我通天峰上撒野。”虽然不甚严厉,却自有威严无比,隐含其中,令孙履真不得不屈身施礼,道:“小道乃是海外散修,见到异象有生,知是哪位前辈得有突破,特来恭贺,顺道求教不知前辈知否何处有月华地脉?”
                            只听到几声朗朗笑声,从旁绕出七个人来,为首一个,道服高冠,呵呵笑道:“你这小子倒会说话,也是贫道今日得有所悟,修成元神,心情大好,也不怪你来叨扰了,看你根骨奇佳,不知可想拜入我等门下,做个弟子,到时修的长生,不比你做散修来的爽利?”
                            孙履真躬身作礼,却道:“多谢上仙夸赞,怎奈我虽是个泼皮猴子,却也早已拜入他人师门,这个,却是难办。”
                      


                      13楼2011-03-24 14:29
                      回复

                              那人哈哈大笑,却从身后唤出一个白净少年,教训道:“秀儿,看到否,你自小降生修仙之家,为父便有上乘功法,故而你始终道心不坚,三心二意,这点上,你却要向这位同道学了,随然有千般大道,无穷法术,只是一心证道,不为他人所惑,正是你所欠缺了。”
                              那少年却似乎并不领情,把头一歪,道:“行啦,都叮嘱过多少次了,我努力还不行么,我的修练速度,比起诸位叔父当年,也不逞多让啊。”
                              那位道士只是摇头不语,道:“道心飘渺,不可人言,只是由你做主,我们就是再担心,也不过干着急罢了,日后得不了长生,也不要怪我。”
                              顿了一下,便不去管他,只问道:“不知道友姓甚名谁,见你资质绝佳,道心坚韧,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只先讨教名号,日后有缘,也多关照了。”
                              猴子连忙道:“不敢不敢,小子姓孙,名履真,敢问前辈名讳几何?”
                              那人道:“我乃是通天河苏相是也,这六位皆是我同门兄弟。”指着旁边一位面目秀美,盛气凌人的白面道士道:“这位便是我师弟幻忘子,虽然未成元神,但是所修元蜃决,变幻莫测,奇诡无双,乃是练气层数一等一的犀利功法。”又指着一个眉宇不凡,温厚良善的老者道:“这乃是我等郭大师兄也,早就成就元神,不是我这愚笨之人可比。”
                              那温厚老道呵呵笑道:“苏相师弟倒是谬赞了,师弟你修炼天河正法最重积累,若不是你追求完善,非要练气积累浑厚,也不会落在我老头子之后。”说到这里,忽然又长叹一声,道:“只可惜幻忘子师弟,惊才绝艳,乃是我等七子第一人,元蜃决又是博采我六人道法之长所创,只是过于艰深繁杂,恐怕还有什么缺陷未得补全,还望幻忘师弟早日决断,转修天河正法,才是长生正道。”
                              白面道士却摇头不语,看来也是执着于元蜃决,不想以他人法门证道长生,只是这种事情谁都说不清楚,或许这边是幻忘子的道心也未可说。
                              当下苏相将通天七子都一一介绍,有修炼南明离火诀的,有修炼通天正法的,有转修天河正法的,无一不是天资绝佳之人,而尤以幻忘子为最,只是孙履真总觉幻忘子太过傲气,盛气凌人,又听说元蜃决大有缺陷,便心中暗叹:“只怕糟蹋了如此资质也。”
                              心中嘀咕,孙履真嘴上却是应酬施礼,无有懈怠,忽然苏相道:“道友道心坚韧,眉心又隐约散逸正气,正好我儿也快要凝煞,想来如果让孩儿与你共同云游,历练一番,或许反而对磨练道心殊有好处。二来你们结伴而行多少有些照应,我再资助一件法器与你,岂不两全其美?”
                              孙履真听的也是口中称是,忽然郭师兄也道:“我那犬子郭嵩阳,现今练气将要丹成,已经出门游历,如果你们见了他,也望能够照应些许。”孙履真自然点头称是,一口答应。
                              那苏相却拿出一件奇异法器来,形似乌云,道:“这乃是乌云兜,乃是小诸天云禁真法祭练,虽然材质普通,也不是什么罕见之物,可是飞遁迅捷,护身又得力,也是件不错的法器了,你与秀儿一人一件,到时若是遇到什么对头,也好护了身家性命。”
                              孙履真也不客气,伸手接下,苏相又传了他口诀,当下运转,十分如意,比自家御风而行强了不止一筹,心中欢喜,急忙称谢。
                              苏乾秀这时倒忽然发话,道:“既然这般,我们也不要耽搁了,父亲,叔父,我想我们二人正好即刻启程,早日凝练止煞,才是正道。”说罢,也不回头,只是祭起乌云兜,便冲天而起。
                        


                        14楼2011-03-24 14:29
                        回复
                          这是乃的么?
                          版权啊,等我上任就给你删了!


                          16楼2011-03-25 10:21
                          回复


                            18楼2011-03-29 08:12
                            回复
                              2025-07-23 14:03: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楼2011-03-29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