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吧 关注:16,203贴子:301,066

一代元奸纳哈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纳哈出(?—1388),大蒙古国开国元勋木华黎的裔孙,元末大臣,一代元奸。
    洪武二十年,明将冯胜率大军二十万逼金山,再遣故元将乃刺吾至纳哈出处招抚。纳哈出见势不利,遂变节降于明。
    纳哈出降明后,整个东北地区几乎再无顽强抗战的元兵。辽阳行省的丧失,对北元汗廷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成为整个形势的转折点,使驻牧于胪朐河下游一带的北元汗廷直接暴露在明朝的兵锋之下。后来蓝玉捕鱼儿海突袭北元汗廷,脱木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遁去。明军获其次子地保奴及故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一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男女七万,马牛驼羊十五万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等,不能不说跟东北纳哈出的背叛有很大关系。
    政治上的叛徒,军事上的软骨头,拥兵20万(不知是否其人投降时是否想到成吉思汗西征亦不足20万兵)的统帅纳哈出,在一战未打即举降幡,于同年(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九月,被朱明王朝封为海西侯。1388年,纳哈出在出征云南途中,死在武昌,到阴间不知以何面目去见先祖木华黎国王!



1楼2011-03-23 18:00回复
        纳哈出其子察罕因洪武蓝玉大案被朱重八诛杀。
        
         这,就是卖国贼的下场。
        


    2楼2011-03-23 18:02
    收起回复
      答禄与权珍惜自己生命,投降明廷是他一种个人选择,但我认为杨镰先生很推崇他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真正应该推崇的,是普颜不花余阙也儿吉尼这样的烈士。他们皆可成为答禄与权这种卑微生命里程中“疾风劲草”的样板。
      像普颜不花余阙也儿吉尼英雄们个人的牺牲精神和笑对死亡的大无畏,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最宝贵的财富,并且丰富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终极体验。这种冒死不顾、为义殉身的宏大景象,极大拓展了作为伟大民族的想象力和视野,已经定格为统一的大一统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精神核心。
      可以想象,所有的大元殉国者,他们临终的思想状态皆是一种高尚的怜悯。在死亡面前,他们感受着幸存同胞、敌人、变节者的悲苦,俯视着芸芸众生的蝇营狗苟。那是一种怎样超越人类二元性的心如止水的状态啊。


      7楼2011-03-24 11:33
      收起回复
        附带再提一下我对于答禄与权的观点,这样的蒙古族文官,仕明虽然是一种变节的贰臣行为。但他跟纳哈出这种倒戈一击的卖国贼性质不同。
        我的对元末明初那些蒙古人物观点是这样的——
        仕元的蒙古族人,壮烈殉国,如普颜不花,毫无疑问是英雄烈士,应受到后人敬仰。
        没有仕元的蒙古族人,如道同,出仕明朝后为护民而死,可以算是正面历史人物。
        仕元的蒙古族人,如答禄与权,作为普通官员,后出仕明朝,但没有倒戈一击,不宜推崇,也不宜大势谴责。
        仕元的蒙古族人,如纳哈出,世受国恩,军国重臣,责任重大,背叛元朝后倒戈一击,成为朱明忠实走狗鹰犬,则应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8楼2011-03-24 11:50
        回复
          回复:2楼
          明朝和北元朝廷是一个国家暂时分离的状态
          所以说此人是蒙奸说得上,但说他卖国贼还是不妥


          10楼2011-03-27 01:06
          回复
            回复:6楼
            北元不是被明朝灭了的,而是他们自己分裂了


            11楼2011-03-27 01:08
            回复
              本来就长久不了


              12楼2011-03-27 10:49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1036642839


                13楼2011-03-28 15:21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1034839703


                  14楼2011-03-28 15:35
                  回复
                    非常反感投降的将军。
                    如果确实是面对完全无望的战斗,纯粹是着眼于减少无辜者的伤亡,也不能将大好将士作为自己加官进爵的筹码。如同石达开那样的情况,无论结果如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的。而纳哈出,必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5楼2011-03-30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