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吧 关注:16,845贴子:570,015

回复:唐长安务本坊内的国子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担任掌监学之政的国子祭酒和通判监事的副职国子司业等高官者,“ 取朝廷有德望学识者充”"。在唐代,任国子祭酒的有:孔颖达、祝钦明、杨绾、韩愈、郑余庆、冯审等,甚至还有鱼朝恩。而如杨绾拜国子祭酒,“ 外示尊重,而实以散地处之”,是当权的元载为排挤声望很高的杨绾做的安排。元载贪赃事败露后,杨绾才入相,大力整治官场颓风,可惜只3个月便病逝。韩愈在任时,因曾特别请一位有学问而相貌丑陋的直讲一起进食,而有“ 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之誉”是他不愧为“百世师”的一个故事。


IP属地:陕西17楼2011-03-23 14:49
回复
         在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帝和长安居民迁往洛阳,拆毁整个长安城建筑的行动中,国子监也受到毁灭性破坏。宋代张礼的《游城南记》称:务本和西邻的兴道“ 二坊,今为京兆东西门外之草市,余为民田”。可知完全荒废了。国子监内的石经,一度“委弃于野”,在904年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迁《石台孝经》于改筑的小城内后大约四五年,朱梁时守长安的刘建寻阝再迁《开成石经》于城内,即今碑林。


    IP属地:陕西18楼2011-03-23 14:49
    回复
           如今在务本坊旧址的国子监难觅其踪,日本、韩国的有心人来凭吊,已经难给确指。近年多次施工未见有考古探查发现的国子监遗址遗物报道。让人稍稍感到安慰的是中国式的教育在韩、日等国的影响至今还可见痕迹。在唐高宗永淳元年(682)新罗建立了国学,高丽时代,中央的学校是设立国子监,后来改为成均馆,现在首尔的成均馆还有明伦堂、大成殿,有祭拜“ 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隆重礼仪。从祀者起初都是中国的先贤,而后陆续有入唐学成回国的大儒崔致远和薛聪等18 位韩国先贤从祀。日本则仿唐制建立中央的大学寮教育制度,今东京的汤岛圣堂,一度称大学头,先有“先圣殿”,现有“ 杏坛”、“ 大成殿”,矗立着世界最高大的孔子铜像,每年举行释奠礼。


      IP属地:陕西19楼2011-03-23 14:50
      回复
           2007 年时届607 年日本遣隋使来华1400 年。遣隋使608年再来时,带来4名留学生倭汉直福因、奈罗译语惠明、高向汉人玄理、新汉人大国,大业十年(614)第三批遣隋使又带来惠光、惠日等留学生,应该都入太学和国子监学习。他们是遣唐使来华的先声,对移植中国文化,推动645年开始的大化革新,开创日本的“律令时代”都作出了贡献。所以隋唐国子监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镇,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纪念地。


        IP属地:陕西20楼2011-03-23 14:50
        回复
          ——————
          完。


          IP属地:陕西21楼2011-03-23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