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经济报 2011 年 3 月 15 日 星期 二
下一篇4
《下南洋》热播引发晋江人共鸣 “晋江人隋朝就开始下南洋”
■本报记者 胡建志
本报讯 由佟大为、黄圣依等主演的电视剧《下南洋》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获得了众多晋江观众的追看。该剧全景式地展现了清末民初我国广东、福建一带客家人远赴南洋求生存的“大迁徙”事件。不少晋江读者来电纷纷表示,这部电视剧让他们看了深有感触,因为剧中讲述的客家人下南洋和晋江人早期下南洋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南洋》讲述了客家籍华工下南洋谋求生路、勇敢开拓、绝处逢生的种种艰辛,而且积极投身国内的民主共和活动,用**行动唤醒了沉睡的故土。“虽然剧中写的是客家人下南洋的故事,但与晋江人下南洋的情况太像了!”青阳读者、原晋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叶海山告诉记者,跟剧中华工一样,早期的晋江人下南洋,一般是做苦力活,九成以上过着温饱日子。他们要想做出一番成就,至少得经过两三代人的打拼。放在以前,衣锦还乡的晋江华侨并不多。从史料上,我们还可以得知,无数身在南洋的晋江华侨积极投身民主**。辛亥**时期,旅居菲律宾的晋江华侨更是捐献资金支援**,许维贴、林景书、李文炳等晋江华侨都得到过孙中山的褒奖。
在剧中的华工们当中,有的为遵从父命,有的被强抓猪仔,有的因贫困交加不得已主动下南洋谋求生路。“跟剧中被抓猪仔的永定客家籍华工不同,晋江人下南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贫穷,一是闽南人爱闯天下的天性。”池店读者、晋江作家曾昆洛说,永定是山城,并不缺土地,而晋江靠海,地少人多,下南洋是很多人外出谋生的无奈选择;还有一部分晋江人,不一定是因为贫穷才去海外,而是闽南人身上天生就有一股爱拼的精神。
“永定客家人下南洋的地方主要是新加坡,而晋江人集中在菲律宾。由于有海洋优势,晋江人下南洋的历史比永定还早,可追溯到隋朝。”曾昆洛说。
不过,也有读者表示,《下南洋》编剧对南方人下南洋这段史实并不熟悉,个别剧情很生硬。对于《下南洋》华工们主要的工作地点新加坡锡矿矿山,《下南洋》的编剧廉越也曾表示,自己完全陌生,手头上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不多,只能靠想象。“这段历史发生在一百多年以前,又是在海外,靠短时间的采风和查阅资料是不够的,以致剧中的人物过于脸谱化,刻画不够饱满。”曾昆洛说,《下南洋》的编剧俞智先、廉越,也是《走西口》的编剧,都是北方人;两人对南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不了解,单单靠查阅史料和几次采风,是很难写出好剧本的。
□征集令
继《闯关东》《走西口》后,“大迁徙”题材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下南洋》,在央视八套热播,且收视率一路飘红。这部真实记录清末民初客家人南下大迁徙的辛酸血泪史,获得了晋江观众的认可和共鸣。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早在隋朝,就有晋江人下南洋的记载。目前侨居海外的晋江同胞多达200多万人,且大多在南洋一带(东南亚)。为了挖掘晋江人下南洋更多的事迹,本报现向全社会征集早期晋江人下南洋的线索故事。如果你手中有这方面的相关资料、故事及遗物,请联系我们,电话:82080918。
http://www.jjjjb.com.cn/html/2011-03/15/content_252131.htm晋江经济报
下一篇4
《下南洋》热播引发晋江人共鸣 “晋江人隋朝就开始下南洋”
■本报记者 胡建志
本报讯 由佟大为、黄圣依等主演的电视剧《下南洋》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获得了众多晋江观众的追看。该剧全景式地展现了清末民初我国广东、福建一带客家人远赴南洋求生存的“大迁徙”事件。不少晋江读者来电纷纷表示,这部电视剧让他们看了深有感触,因为剧中讲述的客家人下南洋和晋江人早期下南洋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南洋》讲述了客家籍华工下南洋谋求生路、勇敢开拓、绝处逢生的种种艰辛,而且积极投身国内的民主共和活动,用**行动唤醒了沉睡的故土。“虽然剧中写的是客家人下南洋的故事,但与晋江人下南洋的情况太像了!”青阳读者、原晋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叶海山告诉记者,跟剧中华工一样,早期的晋江人下南洋,一般是做苦力活,九成以上过着温饱日子。他们要想做出一番成就,至少得经过两三代人的打拼。放在以前,衣锦还乡的晋江华侨并不多。从史料上,我们还可以得知,无数身在南洋的晋江华侨积极投身民主**。辛亥**时期,旅居菲律宾的晋江华侨更是捐献资金支援**,许维贴、林景书、李文炳等晋江华侨都得到过孙中山的褒奖。
在剧中的华工们当中,有的为遵从父命,有的被强抓猪仔,有的因贫困交加不得已主动下南洋谋求生路。“跟剧中被抓猪仔的永定客家籍华工不同,晋江人下南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贫穷,一是闽南人爱闯天下的天性。”池店读者、晋江作家曾昆洛说,永定是山城,并不缺土地,而晋江靠海,地少人多,下南洋是很多人外出谋生的无奈选择;还有一部分晋江人,不一定是因为贫穷才去海外,而是闽南人身上天生就有一股爱拼的精神。
“永定客家人下南洋的地方主要是新加坡,而晋江人集中在菲律宾。由于有海洋优势,晋江人下南洋的历史比永定还早,可追溯到隋朝。”曾昆洛说。
不过,也有读者表示,《下南洋》编剧对南方人下南洋这段史实并不熟悉,个别剧情很生硬。对于《下南洋》华工们主要的工作地点新加坡锡矿矿山,《下南洋》的编剧廉越也曾表示,自己完全陌生,手头上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不多,只能靠想象。“这段历史发生在一百多年以前,又是在海外,靠短时间的采风和查阅资料是不够的,以致剧中的人物过于脸谱化,刻画不够饱满。”曾昆洛说,《下南洋》的编剧俞智先、廉越,也是《走西口》的编剧,都是北方人;两人对南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不了解,单单靠查阅史料和几次采风,是很难写出好剧本的。
□征集令
继《闯关东》《走西口》后,“大迁徙”题材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下南洋》,在央视八套热播,且收视率一路飘红。这部真实记录清末民初客家人南下大迁徙的辛酸血泪史,获得了晋江观众的认可和共鸣。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早在隋朝,就有晋江人下南洋的记载。目前侨居海外的晋江同胞多达200多万人,且大多在南洋一带(东南亚)。为了挖掘晋江人下南洋更多的事迹,本报现向全社会征集早期晋江人下南洋的线索故事。如果你手中有这方面的相关资料、故事及遗物,请联系我们,电话:82080918。
http://www.jjjjb.com.cn/html/2011-03/15/content_252131.htm晋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