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迹燃魂书吧 关注:1,220贴子:3,541
  • 6回复贴,共1

『﹏燃魂°喵呜』岁月荒唐——文/消失宾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自《最小说》2010年9月刊。
作者:消失宾妮
文字录入:__未曾
消失宾妮吧/转载



IP属地:北京1楼2011-03-05 23:40回复
         岁月荒唐,荒唐得机缘巧合,它们总在“物极必反”之中来来回回,一会儿是世界之极,一会儿是万物之反。所以我也猜不透这世界,究竟是真的有宿命因由,还是一切皆反的随性无序。所以,对岁月、命运,我也只能笑称“荒唐”。那时我也没想过我会写这么久,更不会知道,这么久,我还在写那时的心愿。然而就在我意识到我的食古不化万年不变时,我又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我在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考虑假若再也不写,我的生活会是怎样。而接下来最令我好笑的,是我忽而觉得我能理所应当接应我的“考虑”,因为我知道我会停止写作,并非因为我停止了表达的欲望,而恰恰是因为我发觉,或者,写,不足以令我表达尽我的衷肠。
          想来友人还问过我为何选择写,毕竟我十年学画。可我告诉她,我学了那么久,直至有一日终于明白画不属于我的表达方式,我运用不了它。我学了十年的临摹描绘,学了十年如何构图定型如何寻找明暗交界线,可叫我抬笔画一张我内心里的世界,那是不能的。但这种不能,又不是对内心一无所知的不能,而是闭眼便能感觉内心那一片姹紫嫣红的绚烂,然而独独不能成画,不能成画。
          它无法从我内心的景象变成他人也能明白的共鸣,甚至不能变成我自己能赞同的景致。这便是我的障碍,我学了十年的画,我的无能与我无法诉的衷肠。
          而儿时多半赞我画得好的大人们,他们也没有看懂过我的画里究竟有没有我自身,而只是望着我所素描的静物,赞一句“好像,好像”。仿佛像就足够好。可那些灰白色的永远摆在眼前的瓶瓶罐罐、羊头骨和苹果们,究竟能代表多少的自我?我宁愿我学不成那些又直又密布的线条,学不成扫阴影时娴熟的“沙沙沙”之声,学不成万般技巧,而只是做一个哪怕线条崎岖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怅然诉之以画的人。
          可惜,我不是啊。
          许多时候,我也迟疑我在寻找的究竟是什么。所谓自我,只是竭力保持在万物之中与自己的对谈,哪怕别人要误解自身,我也不能。哪怕我自身腐朽,我也要知道这些臭气熏天的烂肉在哪一块。可是,这本身于茫茫人世终究是无意义的吧。你如何,他如何,你知道自己如何,他知道他如何,对于另一者都是轻飘飘的虚无。所以再多数语付心的诉说,也只是另一人始终不能信服的纠葛。
          这便是自我的罪、自我的孽,却也终是自我的涅盘。
    


    IP属地:北京3楼2011-03-05 23:42
    回复
      2025-05-29 16:25:04
      广告
            你既无比相信你之于你自身的重量,却又终究明白你于他人却始终是一羽鸿毛。可是,任何人又始终只能洞察自己,因为你唯一拥有的不灭立场便是——你,以自己的眼,在看这人世纷繁的点点滴滴。所以我只能说自身,因为我永不能替他人说话。后来我继而明白,我不能替他人主张、评判,因为我也不是他们。
            我的木头盒子里仍然留着许多不值钱的小玩意儿,比如那些廉价的贴纸耳环。说是耳环,但也不过是一丁点儿大小的立体贴纸,做得璀璨如钻,能贴在额间或是耳垂,做一件女儿家的妆点。我留着的那些是我狠下心撕下来藏在盒子里的宝贝,因为我曾经最喜欢、最舍不得的那一对贴纸,生生被我当时最要好的小姐姐偷去了。我在她家见到我最喜欢的那对贴纸,还对她嚷嚷“我也有我也有,我最喜欢这对”,她默默不语,支支吾吾应答了。在这个句式里,始终包含着一层深刻的情境,便是,她的默默已是承认她知道我有这些,以至于当我在家里发现我的贴纸集所缺失的那一角钟爱时,我也无法替她找到借口掩盖过去。
            那一刻,对他人的理解终于到了“百转千回”的份儿上。
            而“百转千回”这个词,不是晕晕恹恹被世人捉弄的千百遍之忧,而是忽而发现,我们一直握有的岁月线索,如同原本残破不堪的螺旋梯,终于因为某一个他人所泄露的秘密而拼成了宛转直下毫无悬念的通透之路。我们失控踏下去第一步,有幸发现了第一个秘密,便永远地、永远地往下落了下去,一直到结局见底之前,不再有转机。
            岁月荒唐啊。
            在那一瞬间达成的领悟,不单单是一个“被偷窃”的受害心态,还有更多“怎么会”“为什么”“什么时候她这样了”“她明明可以向我索要”的无数分支点。然而真正意识到彼此个体不同的那一瞬,恰是我清晰地发现她在所有的分支点都选择了与我违背的路线,并且,我一无所知。所以,人与人之远,无法消解。以我的视野观点,无法替她作出一个能让我心安的解释。
            因为,我们彼此都不是彼此。
      


      IP属地:北京4楼2011-03-05 23:43
      回复
              有时我认为,岁月,或者说人世,或者说对自我的认知、对谈,有时就是在反复地触及自我与世界的底线。
              我在反复的跌宕、百转千回之中,不断给自己一个总结与回顾,好让自己不至于再次为同样的彷徨而一落千丈。可惜认识的人事再多,也终究挑战不过时时放低底线的世界。我有时又觉得,这世界总是不断在嘲笑你的谨慎,它用自己一无所有的低姿态来挑衅你设的道德基准,你受不住这番嘲弄,终于为了这幻灭的人世放低一尺,它便轻而易举放低一丈,只叫你不得不承认外界的伟大正是因为它这一份荒唐。
              可这个雨夜,我想说的也不是这些。
              在所有的彷徨之后,在某些令我沉醉的夜晚,有时忽然想起另一种态度,却终于叫人开怀。我始终不能相信人的本质是虚无,但友人说:“这世界本是虚空,你所有在虚空中希望赋予的意义都是引人争执的起点,这是一个悖论。你越希望人了解自己,赋予自身虚无意义,便越容易使之因此与周遭较劲。”我一直不懂这一番话,但大雨倾盆而下的夜晚,却忽然觉得近似。我永远希望能预知岁月的变迁,为的是让自己不再惧怕时间降至,然而这世界一如窗外的天边,总带着“风雨欲来”的神色。可,大雨,夜晚,一片灰黑之中扑面而来的大风,以及被雨水滋润腾升入鼻的泥土气息,这些风雨欲来所交织的莽撞痕迹却恰恰有着让我钦佩的“既来之则安之”的气味。
              而,也许岁月荒唐无法较劲,至少无人能论定输赢。可是在雨夜和大风对酒当歌的复杂交融里,忽而觉得不如放弃对它的抵御。在这一瞬我也许有些灵犀友人所说的“虚无”,恐怕不是一无所获的空沦,而是真正能一切随风的勇气。友人,也不知我的理解究竟对不对。但是我望着窗外瓢瓢淅沥的雨,觉得你与迎面而来的风那般,其实是愿我放下。放下自身的厌恨,放下岁月里的荒唐。
        


        IP属地:北京5楼2011-03-05 23:43
        回复
          -The End-


          IP属地:北京6楼2011-03-05 23:43
          回复
            喜欢她的文


            7楼2011-03-05 23:45
            回复
              回复:7楼
              我准备发她的文了=W=


              IP属地:北京8楼2011-03-05 23: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