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妻两俯首
在盘妻中,盘妻一场理该是全剧的重头戏,没有之一,索妻很明显不如盘妻和露真重要。而盘 妻,盘妻,顾名思义,重点应该是盘问。可是可是,那个“手托娘子颔”太深入人心了,所以无论是书生,还是爱好,都把重点放在这个托腮及那段“自古来一丝为 定拜天地”上了。而对此前这场“盘”妻,却明显地忽略了。 我这里,谈谈“盘”妻中的两垂首,不过,我要把话题扯远点,大家耐心点。
把盘夫中的盘夫和盘妻中的盘妻比较一下,会很有意思。尽管后一个剧本源于前一个剧本,但是编写者并没有简单的沿袭套用,还是很有讲究的。两盘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是数量不同。盘妻有六盘:问起居、问丫鬟、问母亲、问妹子、问诰封、问隐情。盘夫有五盘:问功名,问父母,问门第,问妆奁、问容貌。(傅范版的还多了一个,第二问大概也是问仆人丫鬟侍奉是否称心的。)
其 次是顺序不同。盘妻中夫妻双方门第地位差距巨大,所以梁玉书先问起居和丫鬟。另外那个时代新媳妇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问题、姑嫂问题,所以接下来自然是问母 亲妹子。接下来问诰封,女孩子吗,谁没有个虚荣心,梁玉书有此一猜也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可以理解的。最后才是问隐情,这个也只能放在最后啊,我想大家 都是可以理解的,后面我还要继续说明这个问题。
盘夫中夫妻双方的门第地位则差距不大,(所以我觉得傅范版多的那一问多余,陆金版去掉为是。)所以严兰贞首先关心的是那个时代一个读书人的最关心:功名。 其次是家乡父母,百善孝为先嘛。接着才问到门第问题,但这个是附加问题,纯属多此一问;再问妆奁,这个是面子问题,最后是容貌,这个……也是面子问题,但 我觉得这也是附加问题,严兰贞对自己的容貌还是很自信的。
所以,这里我们承认,两盘尽管数量、顺序有诸多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盘得好,唱词设计都切合双方人物的性别身份心理的定位以及剧本所设定的环境因素。
最后,严兰贞盘夫是无目的,无主题,无侧重点的,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纯属乱琢磨,跟着感觉走,得啥抓啥的,五盘中其中至少门第之问是多此一举的。而且是 不该问的问了,应该问的却没有问——我们都知道,一个男人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最大的可能是心有所属了。所以,严兰贞理该有此一问:“莫不是你另有隐情别有 思,我兰贞是鸠占鹊巢不自知?”可严兰贞居然没有问!!!唉,这朵侯门宰相家的“掌上明珠闺中花”,被父母长辈宠爱的保护的太天真了,太单纯了,太盲目自 信了,太不通世故了(她自幼读过圣贤书,但书本知识毕竟代替不了人情世故啊),完全是居深闺自幼不知愁和苦,“父母做主嫁曾荣,真好比好鞍配好马”(我 说,这个比喻怎么那么难听啊),是啊,她高贵,她美丽,她聪明,她知书达礼,她拥有了这些,她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了。所以嫁给这个视他为陌路的冤家后, 完全是蒙头转向,莫名所以,应该说她那五问,最后问容貌,还算是她有点自知之明,敢情严兰贞,你也知道你不是绝世容姿世上无双啊,但是也就仅此而已,当曾 荣以半带嘲弄的口吻说她“赛西施”后,她立刻美的找不着北了,唉,严兰贞,单纯可以,但不可以单蠢啊。总之,她就根本没想到过她还可能有一个潜在的情敌! 幸好没有!!严兰贞,你这个傻丫头,还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而梁玉书盘妻是有目的,有主题,有侧重点的,是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不枝不蔓、重点突出、毫不拖泥带水的,他那六问没有纯属多此一问的附加问题的。按理 说,梁玉书也应该问问父母问题,娘子是个孝女嘛,但没有此问,因为这个问题此前已经被他否定了:“思亲守孝虽伤凄,又何至愁肠不能解?”此前他还考虑到 “难道我何处得罪了他”?但有意思的是,六问中无此问,一是夫妻难得聚首,二是梁玉书百般劝慰,说得罪是不可能的。所以梁玉书只是想想而已,这是他思虑周
在盘妻中,盘妻一场理该是全剧的重头戏,没有之一,索妻很明显不如盘妻和露真重要。而盘 妻,盘妻,顾名思义,重点应该是盘问。可是可是,那个“手托娘子颔”太深入人心了,所以无论是书生,还是爱好,都把重点放在这个托腮及那段“自古来一丝为 定拜天地”上了。而对此前这场“盘”妻,却明显地忽略了。 我这里,谈谈“盘”妻中的两垂首,不过,我要把话题扯远点,大家耐心点。
把盘夫中的盘夫和盘妻中的盘妻比较一下,会很有意思。尽管后一个剧本源于前一个剧本,但是编写者并没有简单的沿袭套用,还是很有讲究的。两盘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是数量不同。盘妻有六盘:问起居、问丫鬟、问母亲、问妹子、问诰封、问隐情。盘夫有五盘:问功名,问父母,问门第,问妆奁、问容貌。(傅范版的还多了一个,第二问大概也是问仆人丫鬟侍奉是否称心的。)
其 次是顺序不同。盘妻中夫妻双方门第地位差距巨大,所以梁玉书先问起居和丫鬟。另外那个时代新媳妇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问题、姑嫂问题,所以接下来自然是问母 亲妹子。接下来问诰封,女孩子吗,谁没有个虚荣心,梁玉书有此一猜也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可以理解的。最后才是问隐情,这个也只能放在最后啊,我想大家 都是可以理解的,后面我还要继续说明这个问题。
盘夫中夫妻双方的门第地位则差距不大,(所以我觉得傅范版多的那一问多余,陆金版去掉为是。)所以严兰贞首先关心的是那个时代一个读书人的最关心:功名。 其次是家乡父母,百善孝为先嘛。接着才问到门第问题,但这个是附加问题,纯属多此一问;再问妆奁,这个是面子问题,最后是容貌,这个……也是面子问题,但 我觉得这也是附加问题,严兰贞对自己的容貌还是很自信的。
所以,这里我们承认,两盘尽管数量、顺序有诸多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盘得好,唱词设计都切合双方人物的性别身份心理的定位以及剧本所设定的环境因素。
最后,严兰贞盘夫是无目的,无主题,无侧重点的,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纯属乱琢磨,跟着感觉走,得啥抓啥的,五盘中其中至少门第之问是多此一举的。而且是 不该问的问了,应该问的却没有问——我们都知道,一个男人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最大的可能是心有所属了。所以,严兰贞理该有此一问:“莫不是你另有隐情别有 思,我兰贞是鸠占鹊巢不自知?”可严兰贞居然没有问!!!唉,这朵侯门宰相家的“掌上明珠闺中花”,被父母长辈宠爱的保护的太天真了,太单纯了,太盲目自 信了,太不通世故了(她自幼读过圣贤书,但书本知识毕竟代替不了人情世故啊),完全是居深闺自幼不知愁和苦,“父母做主嫁曾荣,真好比好鞍配好马”(我 说,这个比喻怎么那么难听啊),是啊,她高贵,她美丽,她聪明,她知书达礼,她拥有了这些,她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了。所以嫁给这个视他为陌路的冤家后, 完全是蒙头转向,莫名所以,应该说她那五问,最后问容貌,还算是她有点自知之明,敢情严兰贞,你也知道你不是绝世容姿世上无双啊,但是也就仅此而已,当曾 荣以半带嘲弄的口吻说她“赛西施”后,她立刻美的找不着北了,唉,严兰贞,单纯可以,但不可以单蠢啊。总之,她就根本没想到过她还可能有一个潜在的情敌! 幸好没有!!严兰贞,你这个傻丫头,还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而梁玉书盘妻是有目的,有主题,有侧重点的,是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不枝不蔓、重点突出、毫不拖泥带水的,他那六问没有纯属多此一问的附加问题的。按理 说,梁玉书也应该问问父母问题,娘子是个孝女嘛,但没有此问,因为这个问题此前已经被他否定了:“思亲守孝虽伤凄,又何至愁肠不能解?”此前他还考虑到 “难道我何处得罪了他”?但有意思的是,六问中无此问,一是夫妻难得聚首,二是梁玉书百般劝慰,说得罪是不可能的。所以梁玉书只是想想而已,这是他思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