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吧 关注:539,068贴子:7,179,230
  • 6回复贴,共1

乱谈《国王的演讲》之戏剧冲突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ou


1楼2011-03-02 17:08回复
    。。。。。。


    3楼2011-03-02 18:58
    回复
      呃……这冲突还不明显么?有谁看不出来么?


      IP属地:北京4楼2011-03-02 19:15
      回复


        IP属地:北京5楼2011-03-02 19:21
        回复
          电影是可以分段的,尤其是剧作工整的电影更明显。电影即是戏剧的(不纠结于理论),戏剧即是冲突,闲来没事,自娱自乐的我即从冲突这个角度来分析《国王的演讲》(下称:《国王》)。
                   支撑国王整部戏的核心和根本冲突:乔治六世艾伯特必须公共演讲和他因为口吃无法公共演讲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必须做”和“不能做(无法做)”之间的冲突。这倒霉吹的。在片中花重笔墨描写艾伯特 “演讲”的桥段,一共4段。
                   开篇第一段:艾伯特王子被安排代表皇室在大英帝国展览会上致闭幕词。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此时,艾伯特撇开个人尴尬,更多的是让皇室蒙羞。他的压力来自于公共形象(个人形象和皇室形象)。这段关键词:王子艾伯特,皇室。这时的冲突剧烈度我们设为两颗星AA。
                   第二段:1934年圣诞临近,父王要艾伯特对全国进行广播演讲。艾伯特愁云惨雾,自己厌恶当什么国王,自己也不可能念得了这个。可父王渴望:法西斯已剑拔弩张觊觎邻国,国家、家庭都要靠你来支持。趁我还在,你必须做好!可艾伯特念不出声。父王大失所望。注意电影到这里“法西斯”进来了,“法西斯”这股外部力量的冲突在电影里不断发展,由小到大,从这提到再到“希特勒”演讲片段最后到宣战。往大里说,“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冲突,“战争”与“和平”的冲突是本片的社会冲突,这个社会冲突加剧了艾伯特的个人自觉意志强度——必须演讲。圣诞演讲这段的关键词:王子艾伯特,皇室,父王。冲突加强为三颗星AAA。
                   第三段:风流的国君哥哥退位后,艾伯特即位,登基大典,发表演讲。此时,他从王子升级为国王了,代表的是政权(政治)。他哥哥表现十分不好,他再表现不好引起政治动荡也是有可能的,蝴蝶效应,搞不好被推翻——亡国。他从皇室的标志升级为政权的代言人。他做王子是死是活,也只是皇室这个“家”内部的问题。成国王后,打个喷嚏都是大事。这段关键词:国王艾伯特,政权。很明显,“必须”性被加强,与“不能”之间的冲突再次升级,此时剧烈度为四颗星AAAA。
                   第四段:1939年9月3日,德国政府冲破防线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向德国宣战。国王艾伯特向国民发表演讲,政治目的是为了稳定人心,鼓舞士气,拿起武器对抗“法西斯”,这场战争输了亡国不说,还要灭种,灭包括皇室在内所有英国人的种。在此之前,“皇室”也好,“政权”也罢,一切矛盾都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个人的事,“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民族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何况这已经民族最大的事了。从个人利益到家族兴衰到国家命运。这段的关键词:国王艾伯特,英国。毫无疑问,此时冲突剧烈度为五颗星AAAAA。 (满怒)。
                   以上是《国王》的主干冲突。
                   花这些废话篇幅,不是简单地梳理,是我们要意识到“冲突”必须要升级,就像彪高音,要慢慢的升KEY,而且要做到“无形”。我们要怎样培育我们的冲突。怎样控制升级。《国王》一共升级三次,主要是通过艾伯特身份的变化来升级的,王子到准国君到国君。“三”这个数字是电影中很重要的数字。应该说在所有时间艺术中,都很重要。大家想一想,狼来的故事,狼来了几次;西游记里打白骨精,打了几次。。。。。。试想《国王》只升1次或者2次级,会是什么样子,那会是半身不遂,阳痿早泄。没冲突就会让人满足,像块死面包;冲突加强才会“HIGH”,汉堡包,一口下去,中间还夹着很多食物。回头看看我们的电影,不要说冲突完美升级了,能2/3时间有冲突就不错了,so ,“质量”不行。 有个有质量的剧本成功了一半。写到这,联想到些我们自己的优秀电影剧作。


          8楼2011-03-02 21:06
          回复
            插一下


            IP属地:山东9楼2011-03-02 21:34
            回复
              所以说《国王》是一部教科书式的影片啊,它的叙事完全是按照经典戏剧型结构“开端-激化-高潮”在推进,极其精准,但缺乏惊喜。而且,电影按照戏剧模式来结构(而不是充分发挥镜头语言和蒙太奇优势),在我看来实在谈不上高超的导演技法——大概就是这一点让我对这个【最佳导演奖】耿耿于怀。


              IP属地:北京10楼2011-03-02 2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