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漪惜兰吧 关注:423贴子:21,672
  • 2回复贴,共1

☆★兰窝★☆【襄儿】金庸十二钗正册之十六:苏幕遮 云漪惜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2-28 20:55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1012052510
    原帖


    2楼2011-02-28 20: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碧落苍穹乱云飞,残花错落空自坠  
      暮沉西山晚风急,姗姗雁字去未归  
      晓寒轻霜何相随,此去经年人独醉  
      欲语林中口难言,相思尽染离人泪
             这首七律是我在高二那年根据《西厢记》中的一出《端正好》而改写的: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自古而今,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那段缠绵悱恻的旖旎传说历来为人所称颂。人们多只在乎了最终的美满结局,而往往忽视了期间的种种悲怆情怀。倒是我们的蓉儿曾经对此有感而发:
      ——黄蓉忽然抬起头来笑道:“算了罢,反正是这么一回子事,范仲淹做过一首《剔银灯》词,你听人唱过么?”郭靖道:“我自然没听过,你说给我听。”黄蓉道:“这首诗的下半段是这样:‘人世都无百岁。少痴矣,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跟着将词意解说了一遍。郭靖道:“他劝人别把大好时光,尽用在求名、升官、发财上面。那也说得很是。”黄蓉低声吟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郭靖望了她一眼,问道:“这也是范文正公的词么?”黄蓉道:“是啊,大丆英雄大豪杰,也不是无情之人呢。”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句出自范文正公的《苏幕遮》一词,之前提及的《端正好》一曲也同样化自此词的“碧云天,黄叶地”一句。说来惭愧,我所就读的千年府学虽是由范文正公于千年之前所创建,且我每天出入校园都会见到范公那巍巍塑像,却仍是无法完全领会他的那份浩瀚襟怀。
             于金庸而言,浩浩荡荡的《天龙八部》写到这个时期,已然是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一支妙笔臻至化境,再不复十余年前初尝提笔浅绘书剑江山之时的滞涩与稚嫩。
             纵观这两部不可同日而语的旷世之著,再回过头来好好欣赏期间发生的那翻天覆地之衍迁。我们可以说是金庸长大了,通明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渐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了。但我们也不妨拿婉清与香香做一次对比,乍一看二者绝非同一类型的女子:一个武功高强,一个弱不禁风;一个凶狠毒辣,一个温柔恬静;一个动辄杀人,一个悲怀众生……似乎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
             推本逐源,细细追究,其实二者还是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的:一般的不谙世事,天真无邪;一般的倾国倾城,颠倒众生;一般的重情重义,敢爱敢恨;甚至连浑身散发出的那股袭人之香,都是一般的沁人心脾,醉人芬芳……
      ——保定帝见木婉清不向自己跪拜,开口便问自己是否皇帝,不禁失笑,说道:“我便是皇帝了。你说大理城里好玩么?”木婉清道:“我一进城便来见你了,还没玩过。”保定帝微笑道:“明儿让誉儿带你到处走走,瞧瞧我们大理的风光。”木婉清道:“很好,你陪我们一起去吗?”她此言一出,众人都忍不住微笑。
              保定帝回视坐在身旁的皇后,笑道:“皇后,这娃娃儿要咱们陪她,你说陪不陪?”皇后微笑未答。木婉清向她打量了几眼,道:“你是皇后娘娘吗?果然挺美丽的。”保定帝呵呵大笑,说道:“誉儿,木姑娘天真诚朴,有趣得紧。”
             婉清之纯朴恰与蓉儿之灵巧做了一次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浑中璞玉,一个是人间精灵,却同样的惹人喜爱:一个从小随师父(即母亲)隐居于深山老林,一个从小随父亲匿迹于世外桃源,均身处于避尘弃世之所在。
          
      ——木婉清道:“呸,怎地刚才又亲我了?”段誉道:“我见你生得太美,实在忍不住,可对不住了。”木婉清笑道:“也不用说对不住,你亲我,我也很欢喜呢。”段誉心道:“她天真无邪,才是真的,钟夫人可是假的。钟灵年纪小,也是真的。”
      


      3楼2011-02-28 20: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