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吧 关注:846贴子:14,334
  • 12回复贴,共1

【浅析】从魏国诸将的封邑诸况侧论李典之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1楼2011-02-26 13:07回复
    下面再来看看魏国那些将领们各自的食邑多少:
    自建安年间起,截止到文帝末年的部分名将:
      夏侯渊 八百户
      夏侯惇 二千五百户。
      张辽 二千六百户
      徐晃 二千九百户
        乐进 一千二百户
      于禁 一千二百户
      曹洪 二千一百户
      曹仁 三千五百户
      张郃 三千三百户
      臧霸 三千户
        李典 三百户
      李通 四百户
      文聘 一千九百户
      庞德 三百户
      许褚 要到明帝时才七百户
      吕虔 要到明帝时才六百户
        曹休 要到明帝时代才有二千五百户
        排前三名的话,是曹仁、张郃、臧霸。
    此处先不论曹仁,张颌,臧霸三人食邑之高是什么性质,先来看看李典,李通,这魏国二李都是将才,结果李典食邑才三百,李通才四百,比及其他人食邑也差距太大了点。
    


    3楼2011-02-26 13:21
    回复
      2025-05-11 05:37:42
      广告
      方才一路歪扯扯到了臧霸身上,且再回过头来看看李典传的史料最后如何结尾的:“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典曰愍侯。” 以李典之性格,之明智之见解,应当是一早便明了这升迁降黜之道绝非以一己之才可掌控或左右的事,正所谓世事无常,功力本是身外物,谁又知道今天自己所为之官职到了明天,今后还是不是那样呢,怕还真不好说。那倒真是不必去争功,能如何便如何,尽展自生所学,学以致用,恪尽职守便好,那就既不会有如臧霸这般被变向降黜,也不会有如白起这般功高震主之结局了,即可一展才干又可独善其身,如鱼得水般自在,真可谓大隐也。虽则李典之生平即可被视作消极或平淡,事实上也确实不怎么出彩,但又何尝不是将人缘,才干,官职,大局等诸多要素平衡的最为得当之做法呢?岂能单看李典之职位不高,寿命不长而忽视其明智?
      


      6楼2011-02-26 15:24
      回复
        一派胡言乱语!!!!!


        7楼2011-02-26 16:08
        回复
          回复:7楼
          要不你也扔一帖出来看看


          IP属地:上海8楼2011-02-26 16:15
          回复
            回复:7楼
            人家花时间写了篇帖子,你倒好,有本事,有才,看完直接说一派胡言,要不然你扔一帖出来看看呢


            IP属地:上海9楼2011-02-26 16:20
            回复
              首先,官职大小,封邑情况岂是能自己决定?又何谈智?这点通篇都没有能够说出来什麽
              大谈臧霸,而无其他。事实上臧霸是地方割据势力,对这种当然是加官进爵而不予实权的做法,对辽东公孙氏不是如此。臧霸是个特例而大谈来与李典相对比。此外无一例证来说李典的封邑情况如何如何


              10楼2011-02-26 17:22
              回复
                你倒好,这评价还真是高了。
                随便弄点东西不管对错捧在手心啊
                这种吧主我也见了不止一个


                11楼2011-02-26 17:24
                回复
                  2025-05-11 05:31:42
                  广告
                  回复:11楼
                  你倒好,你对李典吧有无贡献?你在李典吧有无作为?没作为瞎拍砖,这儿是李典吧,不是你当大吧的贴吧~~


                  IP属地:上海12楼2011-02-26 18:04
                  回复
                    好好的讨论怎么变成吵架了?


                    IP属地:陕西13楼2021-10-03 18: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