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美旖旎地,世外桃源行》
昔日,陶公一阕《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环境优美、没有祸乱、安乐美好的社会,是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理想境地。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令芸芸众生扼腕惊叹,纷纷欲往“独善其身”,凝成心驰神往的梦,成为规避尘世喧嚣,求得心灵安宁的寄托。
今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世人再现了桃花源,在云南广南县境内,一个天然盆景似的碧绿珍珠——美丽的壮寨坝美,以巨大的溶洞水道为天然屏障,河谷、小桥、流水、翠竹、水车、木犁、木耙、石磨、农田、茅屋……这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这不正是陶公笔下的桃花源吗?
小舟掠过丛林的荫蔽,划入山壁上的A型洞隙,就淹没在漆黑的洞中,坝美把一段长长的黑暗作为自己亮相的前奏。只听到划船的沙沙声、石洞的滴水声,偶尔有“天洞”射进的光束,才看到洞内怪石嶙峋,洞口悬着的绿树婆娑。小舟驶出深邃而神秘的水溶洞,这幽黑的山洞,原来是坝美全部的矜持。宛若屏障的群山环抱中,一个秀美狭长的小坝子呈现在眼前,弯曲的篱笆小道通向古朴的村落。
古老的大榕树下,几位头上扎着帕角、穿着靛染布衣的壮族妇女在绣花,小花狗在旁边闭目养神;清澈的小河看得见河底的鹅卵石,河边,女人们洗衣、洗菜,怡然自乐。太阳落山了,各家各户房顶升起袅袅炊烟,牧童伴着牛铃的叮当声,坝美河的淙淙流水声,孩子们的嬉笑声,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小夜曲。
这里,没有宽敞的马路,没有耸立的大厦,没有隆隆的机器声,没有废水废气的污染,没有眼花缭乱的霓虹,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职场的负累。山青水碧,花草争艳,空气里弥漫的是阳光的味道,泥土的芬芳,偶尔的几声鸡鸣狗吠,鸟儿婉转,给这个静谧的壮寨平添了勃勃生机。这里不可复制的悠闲之风,有着任沧海桑田我自岿然不动的淡定。
自然是人的背景,人也是自然的背景,坝美人和大自然的亲近和谐,彼此欣赏,保持了原始的古朴风貌,自然也馈赠了他们富足的生活。日出而作,日暮而息,时间之流不见踪影,如同水车一样,可以舀起一勺灌溉自己生命的绿洲。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人去那诱惑和污染一样多的地方打工,除了盐巴,他们都可以自给自足。
坝美人的安宁太平就是他们的财富,他们身上的自然恬淡、与世无争,是世代流传的铭记,是刻在血脉里的图腾。真正让坝美隐藏的不是那条水道,而是他们安宁的内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作,他们没有幽怨,没有奢望,保持了一种恬静的淳朴民风,那亘古不变的山川河流就是持续性的最高承诺。
坝美的早晨从雾开始,山野、村寨、田间被浓浓的云雾笼罩,鸟鸣声、禽啼声、流水声,充盈了视觉。夜幕下的坝美,在月色里沉默,千百年来,她阅尽人世沧桑,岁月变迁,始终不改自己的容颜。这块世间难觅的净土,纤尘不染,在悠悠时空中默然泅渡岁月长河。
作者:醉淳风

洞中伏卧着的美狮

夏天出洞口处的美景

冬天同样的洞口处又是另一番景色

夏天的坝美河谷景更美

冬天的也不逊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