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初吧 关注:89贴子:7,321

回复:怪物猎人中怪物物种习性生态文献档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龙盘目/鸟脚亚目/走龙下目/红速龙科
红速龙
全长:约581cm
全高:约190cm
脚的大小:约45cm
红速龙王
全长:约774cm
全高:约241cm
脚的大小:约58cm
寿命:24~30年
食性:肉食
主要栖息地:沼地
头部硕大,厚厚的外皮上鳞片稀少,在速龙类中红速龙的外形显得风貌迥异。与其他速龙类不同,红速龙没有锐利的牙齿与锋利的前爪,但它们的喉部长有毒腺,能向目标喷吐毒液,待对方虚弱后将其捕猎。红速龙的毒液的毒性之强连它们的天敌飞龙都忌惮无比,稍沾上一些马上就会肌肉坏死溃烂。但红速龙最危险的地方并不在于毒液,而是自身能抵抗毒液侵蚀的强韧生命力,凭借外皮的优秀隔热性,红速龙在火山这般严酷的环境下也能生存。红速龙群的领袖红速龙王,被称为 “立于速龙类的顶点”,其身体强健,对普通程度的打击可完全无视,红速龙王的顽固程度决不亚于大怪鸟这类的飞龙。



38楼2011-02-19 16:20
回复
    鱼龙目/有脚龙亚目/水龙上科/水龙科
    水龙
    全长:约2315cm
    全高:约1040cm
    脚的大小:约249cm
    体重:36吨
    寿命:80~100年
    食性:肉食
    主要栖息地:淡水或浅水水域
    栖息在淡水中的鱼龙,体型在被称为“龙”的物种里数一数二,像翅膀一样宽大的鳍能让它以惊人的速度在水中移动,记录中说这种速度甚至超越陆地上狂奔的骏马。水龙的祖先本是生活在陆地的飞龙,进化至今,它们依然用肺呼吸。为了补充氧气,它们喜欢待在离水面近的地方,话虽如此,它们并不惧怕深水,能够吸收水中氧气的体表皮肤可确保长时间的水中潜水,反过来说,体表一旦干燥,水龙就无法顺畅地用皮肤呼吸,所以它们总是尽量避免长时间把全身置于陆地上。虽然水龙也会上陆,但两只并不算发达的脚要支撑起庞大的身躯显然比较吃力。但这并不代表水龙在陆地上没有行动能力,凭借其惊人的爆发力,只要它愿意,即便是数十吨的体重也不能妨碍它奔跑和跳跃,当然,这仅能维持较短的时间,毕竟地面是不适合它生存的。不过,假如猎人的攻击激怒了水龙,它会忘我地守在陆地,用水柱和身体撞击发动强烈攻击。水龙一般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也会袭击岸边的食草龙,不过青蛙也是它最喜爱的美味之一。利用这个特性,许多猎人都企图用青蛙钓上一头水龙。可水龙的警戒心很强,一旦意识到猎人的存在,就绝对不会去咬饵。
    


    39楼2011-02-19 16:21
    回复
      亚种报告
      翠水龙
      水龙的亚种,当水龙年过中年后,它的鳞甲就会渐渐变成碧绿色,这种程度的水龙会长得很巨大,据记载它甚至能长到33米以上。虽然其身体比普通的水龙更庞大,但这并不影响翠水龙在陆地上的行动能力。翠水龙下肢的爆发力远胜普通的水龙,奔跑和跳跃的速度都胜于普通的水龙,其敏捷性也是普通的水龙无法比媲的。
      


      40楼2011-02-19 16:22
      回复
        红熔岩龙
        当熔岩龙长到一定程度,且熔岩流的矿物无法满足它时,就会迁移至极高温的火山口。在此期间,甲壳会因为摄取了大量红莲石、狱炎石而渐渐转变成鲜艳的红色。这段时期熔岩龙开始进入发情期,性格变得异常凶猛,甚至一见染就猛发岩浆弹。就算偶尔碰上铠龙这样的大块头,也不会有丝毫退让。跟原种比起来,红熔岩龙的身体抗性也同样发生了变化,由原本的惧水变成了惧龙。究竟哪些稀有矿石的化学成分引起了红熔岩龙身体结构的变化,目前还有待研究。毕竟红熔岩龙实在太过凶猛,研究室基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无征求活捉大打算。
        


        43楼2011-02-19 16:24
        回复
          尖爪目/坚齿亚目/锐牙上科/雪狮子科
          雪狮子
          全长:约370cm
          全高:约228cm
          脚的大小:约38cm
          雪狮子王
          全长:约858cm
          全高:约412cm
          脚的大小:约74cm
          食性:肉食
          主要栖息地:雪山
          只有在雪山才能看到的牙兽类,小的称为雪狮子,大的称为雪狮子王。体表覆盖着雪白的长毛,头部的一圈长毛酷似狮鬃,所以被赋予“雪狮子”的名称。雪狮子王带领着小雪狮子们有组织地捕获猎物,能从它们手底逃脱的例子极为少见。雪狮子能在雪地上敏捷地移动,并对敌人施以颇具威力的殴打,而且能够潜入厚雪中并**移动。其他如向敌人投掷雪球、躲开敌人的攻击等动作,让它们看起来简直就像经过严格操练的士兵。那身保暖的长毛具有相当的硬度,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铠甲的作用,这也使得它们成为当之无愧的雪山强者。雪狮子王统率着整个雪狮子群,硕大的体格,气派的胡须,尖锐的大牙都显示出领袖的威严,那两根无法收入口中的巨大牙齿就是雪狮子王的象征,失去了牙齿就等于失去了王的地位。反过来,得到这两根牙齿的猎人获得英雄的美名。雪狮子王的敏捷程度远超一般的小雪狮子,力量也至少强大10倍以上。雪狮子王的攻击方式不局限于殴打和突进,其他如口吐寒气、掀起地面的冰块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攻击手段对猎人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和雪狮子王对峙时,绝不允许有丝毫的疏忽。令人惊奇的是,被染色球投中的雪狮子王能够通过修缮自己的皮毛完全去除染色球的气味。很多讨伐雪狮子王的猎人都因此丢失目标,最终导致狩猎的失败。此外,雪狮子王领导着小雪狮子们捕猎,这种捕猎极具组织性和计划性。首先,雪狮子王会安排几只小雪狮子埋伏在猎物逃跑时的必经之路,自己和其他的小雪狮子进行追赶。当猎物逃到埋伏圈里时,雪狮子王会呼叫伏兵,堵住猎物的去路。这样一来,猎物就处于左右包夹下无路可逃了。雪狮子的这种战术也在猎人身上使用过,被突如其来的伏兵惊吓到的猎人会一时注意力涣散,雪狮子群趁机发动猛烈的连续攻击,它们明白雪山地形对自己而言是多么有利,可见是智力较高的一个物种。
          


          44楼2011-02-19 16:26
          回复
            偶蹄目/野猪科
            野猪
            全长:约367cm
            全高:约223cm
            脚的大小:约27cm
            野猪王
            全长:约565cm
            全高:约348cm
            脚的大小:约41cm
            食性:杂食
            主要栖息地:各种区域
            栖息在密林、森丘、沼地、雪山等各种地区的牙兽,过着群居迁移的生活,由野猪王来统领族群。全身被茶色硬毛覆盖的是普通的野猪,面部有一圈胡须状白毛的就是野猪王。该族性格暴躁,只要有东西挡住它们的视线,就会不分敌我地盯准目标突进,这种攻击猛烈到几乎让人无法起身,因为它们的突进总是一头接着一头,如果你没有特别去冒犯它们的理由,那建议还是不要招惹为好。野猪王站立在野猪群的顶点,也被称为“大猪”。由于身体各个部位肉质都发育的异常坚硬,野猪王的肉基本不可食用。野猪王力量相当强劲,生命力顽强,有独占种群中所有雌性的权利。相对地,它也背负着保护整个族群的义务,一旦外敌来犯,立刻要率先采取行动。野猪王两根牙齿的长度并不一样,当然这并天生的,而是生活上的习性所导致的。每只野猪在挖掘土里的食物时都惯用一侧牙齿,惯用左牙的个体左牙变短,惯用右牙的个体右牙变短。至于另一边的长牙,不仅能显示自己的威风,也是同族之间战斗的武器。
            


            46楼2011-02-19 16:27
            回复
              尖爪目/坚齿亚目/不明/金狮子科
              金狮子
              体长:约十米到十四米
              生存区域:寒带、干燥带
              体色:黑色
              特征:毛、光
              狂暴的野兽,威猛的狂王,黄金的狮子,用来指代金狮子的词语有很多,但人们对其详细的生态情况却知之甚少。和其他牙兽种不同,关于金狮子的生态研究并不是由牙兽种方面的研究人员负责的,反到是归专业研究古龙的学者来立案调查。作为目击案例非常少的一种牙兽类生物,关于它的情报量非常缺乏,再加上遇到过它的猎人们多数对此都缄口不语,由此使得金狮子变得更加迷雾重重。以前,它曾在灼热的火山和严寒的雪山这两种气候完全相反的地方被发现,出现了它有黑色毛皮和金色毛皮两种传说。一直以来,它都被认为是具有两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不过最新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可以同时在火山或雪山等严酷的环境下生活,并且拥有平时体毛为黑色,当兴奋时全身就会变成黄金色这种珍奇特征的生物。因为它奇特的外观,某些地区的人们称它为“金色的狮子”或“雷兽”。金狮子的领地意识非常强烈,绝对不允许其他种类的大中型怪物和猎人踏入自己的领域,直至将入侵者排除,它都会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它的攻击非常强劲,身体的敏捷性也很高,遭遇它后情况将变得十分棘手。尤其是当它全身变成金黄色时,威力更是远远高于其黑色形态,即使是身经百战的猎人在它的一击之下也将无法再继续战斗,可以说金狮子是古龙种之外最危险的一种怪物。从头部向左右旋拧着延伸出来的双角是金狮子除可以变色外大另一特征。当它突进时这对角具有难以估计的破坏力,据说连龙的鳞片都可以轻易击碎。更加恐怖的是,它可以从口中射出耀眼强光的直线状吐息。它的这一特征,引起了包括古龙研究者在内的所有怪物研究人员们的极大兴趣。据说还有人曾见过它喷射出炸裂着电流的球状吐息,金狮子真是一只谜团重重的怪物。再说金狮子的毛色可以由黑变金,是由某些外因致使“身体发热到一定程度之上”引起的,不过,还从未见过任何一种其他生物会像金狮子一样产生如此极端的变化。那么,它能够变色的原理是什么呢?是否与它可以射出强光吐息的能力有关呢?研究人员们为此可谓伤透了脑筋。直至最近,收到了“金狮子变成金黄色的尾巴受到伤害的话,就会变回原来的黑色”这样的一篇报告,经查此报告确实属实。这个事实与一直以来所有相关事例之间的关联性,也许将成为解开金狮子之谜的关键。此外金狮子总是单独活动,而且也从未发现过其像雪狮子那样的幼小个体,它的繁殖和成长过程现在仍是一个没有一点儿头绪的未解之谜。
              附录1
              以下是一篇关于金狮子的古代文献资料:
              那浑身漆黑的狂暴野兽,超越了人类的智慧。亲身面对它时,那动作会让人以为眼前的生物身在一个与我们不同的物理空间里。猛烈、眩目的光芒将人们推入夜的昏暗之中。但那还只是它没有发挥全部实力的状态,深埋体内的力量正静止着、沉默着。当漆黑的姿态消失之后,饱满的黄金之翼便会出现,野兽也将化身为狮子的形态,那种勇猛让之前的狂暴野兽相形见拙,甚至能让人清楚感觉到黑色形态的卑微。为结束战斗而出现的金狮子,连古龙也会对它充满畏惧。
              附录2
              近来有报告,在火山地带目击到一只特殊的金狮子,该个体平时就维持着金色形态,受到刺激后会再次改变形态,前肢冲满金色的电流,比普通的金狮子更加危险。为调查这只金狮子“二段变身”的真相,古龙研究院派出专业研究人员前去调查。(前文提到过,金狮子的生棉色形态。金狮子在变身为金色形态时,背部的金色长毛回竖起,形成“黄金之翼”。(附录1中有提到)该个体平时虽然毛皮显金黄色,但背部并未形成“黄金之翼”,这时并不算是金狮子的金色形态,再加上经多日暗中观察,该个体从未变回黑色形态,所以“二段变身”的说法并不成立。但该个体的特殊性是怎么造成的呢?为何这只金狮子的毛皮平时就是金色的呢?关于着些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以目前“金狮子身体发热到一定程度之上引起变色”的学说为基础,现在学者们的推测主要分为两种。“由于长期生活在火山的高温环境下,身表聚集了大量的热量,导致毛色变成金黄色”,“由于身经百战,经常转化成金色形态,以至于毛皮永远性地变色了”。不管是以上那一种学说,都没有充足的实证,还有待详细考证,之后类似的目击报告也鲜有发生。
              


              47楼2011-02-19 16:29
              回复
                尖爪目/坚齿亚目/钝牙上科/桃毛兽科
                桃毛兽
                全长:约464cm
                全高:约218cm
                脚的大小:约32cm
                桃毛兽王
                全长:约984cm
                全高:约361cm
                脚的大小:约52cm
                食性:杂食
                主要栖息地:密林、沼地
                全身被桃色的毛覆盖,牙兽种的一种,一般栖息在密林、沼地等温暖地区,群居型动物。每个桃毛兽群都有一只桃毛兽王和众多普通桃毛兽,它们喜欢蘑菇,摘取蘑菇的村民在返回村子时受到桃毛兽袭击的事囧件屡有发生。桃毛兽战斗前会先恐吓对手,发现敌人后,桃毛兽会一边叫喊,一边直立起来,张开前肢晃动身体。敌人因为害怕而逃走时,桃毛兽就会采取跳跃攻击,它们还会向敌人放屁。被这种臭气熏到后,猎人的身体和行李都会暂时被恶臭笼罩,携带的饮料和食物也会变得叫人作呕。桃毛兽王尾巴扔出的粪块比它们的屁更加臭不可闻,因此和桃毛兽对峙时,准备消臭玉已经是猎人的基本常识。此外,桃毛兽以好得出奇的胃口着称,特别是桃毛兽王的食欲简直到达了“异常”的程度。桃毛兽王一旦看到可食性的物体,立刻会扑上去风卷残云地啃食殆尽。就算是战斗中猎人放置的毒肉,它也完全不顾中毒、麻囧痹的负面效果。而且,如果你再放一块毒肉,它依然不会吸取教训。从这点来看,桃毛兽王的确是太不寻常了。另外,桃毛兽王一旦感到饥饿,就会通过嗅觉来寻找周围的蘑菇。不可避免地会吃到毒蘑菇的它,必须通过吐气的方式将毒素排出体外。如果在战斗中使用这种吐气,就能以毒素攻击来犯之敌。根据所食蘑菇种类的不同,桃毛兽王的吐气也会附带火焰或麻痹效果,因此当桃毛兽王刚吃完蘑菇时,还是不要靠近为好。那么,为什么桃毛兽王吃毒肉会中毒,吃毒蘑菇却不会呢?经研究表明,桃毛兽王的体质能够把蘑菇的毒性分解为有毒气体,但跟肉类化合过的毒却不能被分解,由此引发中毒症状。最值得一提的是,桃毛兽王跟普通桃毛兽的最显着的区别,就是那头上的那撮艳丽的毛。这撮毛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桃毛兽王把花草的汁液涂抹在头上,再以自己的爪子悉心梳理而成,这种特别的“发型”正体现着一群之主的威严风貌。当某只桃毛兽想成为领袖时,它必须寻找喜欢的花草汁液,好好整理自己的“头发”。一旦被梳理好发型,就表示它向当前的桃毛兽王发出挑战状,如果这只桃毛兽能够在战斗中获胜,那么它就会成为族群中下一任领袖。
                


                48楼2011-02-19 16:31
                回复
                  绿毛兽
                  桃毛兽王的亚种,当桃毛兽王年过中年后,下巴会长出胡须,皮毛会渐渐变成接近周围环境的绿色,头上的那撮艳丽的“头发”会变得更长也更坚硬。由于年龄较大,加上什么都吃绿毛兽的臭屁比桃毛兽王更加臭气熏天,而且绿毛兽会在多数攻击结束后继续放屁,因此若是沿用对付原种的方法来狩猎可是要吃苦头的。另外,绿毛兽的皮毛和原种不同,尤其是尾部,总是很潮湿,很难燃烧,所以对桃毛兽十分有效的火属性攻击很难发挥威力,反到是冰属性攻击有较好的表现。关于绿毛兽的许多方面还有待研究,但同一个体很少能在族群中长年保持桃毛兽王的地位,所以绿毛兽可以说是相当稀少的。
                  


                  49楼2011-02-19 16:31
                  回复
                    亚种报告
                    紫盾蟹
                    近段时间在旧沙漠被目击的盾蟹亚种,随着年龄增加,由于长时间生活在猛烈的日照下,大名盾蟹的体色逐渐由浅红色变成了紫色。紫盾蟹的甲壳更能抵御火属性的攻击,但和原种相比,紫盾蟹更加惧怕冰属性的攻击。另外,紫盾蟹的甲壳比原种更坚硬,敏捷性和攻击性也更强。不同于原种,紫盾蟹多使用角龙头骨来作背甲。虽然从外观上看一般一角龙头骨比较大,但实际上,不同于一角龙厚重的头盖骨,角龙的头骨内部空间反而比较大。紫盾蟹的体型一般比普通的大名盾蟹要大,所以通常会选择可容纳空间比较大的角龙头骨。但以前也有目击报告说,曾有人目击到背负一角龙头骨的紫色大名盾蟹,但由于当时并没关于“盾蟹存在亚种”的学说,所以该目击报告并未被重视。总的来说,在当今狩猎技术发达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盾蟹成功成长为大名盾蟹,再顺利成长成紫盾蟹,这是相当困难的。所以紫盾蟹是相当稀少的,只有一再击败来犯的猎人和其他生物才可能做到,因此凡是成为紫盾蟹的个体都是相当危险的。
                    


                    51楼2011-02-19 16:34
                    回复
                      十脚目/短尾下目/镰蟹上科/镰蟹科
                      小镰蟹
                      全长:约218cm(带壳约283cm)
                      全高:约110cm(带壳约184cm)
                      鳌的大小:约142cm
                      将军镰蟹
                      全长:约952cm(带壳约1041cm)
                      全高:约717cm(带壳约717cm)
                      鳌的大小:约499cm
                      食性:杂食
                      主要栖息地:火山、沼地
                      主要栖息在火山和沼地的甲壳类生物,镰蟹喜欢较阴暗的场所,不过其他地方也不难发现它的踪迹,因此可判断它是适应性很高的物种。寄居、潜地攻击等共同点让人们视其为盾蟹的近亲,其自身的族群中也存在大小差别。人们把较小的个体叫作小镰蟹,把巨型体型的叫作将军镰蟹,以示区别。“镰蟹”这个名字来源于将军镰蟹的镰刀状的双鳌。平时,它把可以折叠的鳌弯曲在内侧,战斗时完全伸出,变为外形凶恶的“镰刀”。镰蟹一旦兴奋起来就会变得异常凶暴,它自在地挥舞双鳌,直到把敌人切碎为止。此外,小镰蟹会向敌人喷吐毒液,待敌人被削弱后再发起进攻,但从将军镰蟹身上似乎没发现此特性。洞窟内部的上壁不时可以看到将军镰蟹的步行姿态,这得益于它尖锐的脚,把脚的尖端刺入岩石,以支撑自身重量,接着利用多足的交替穿刺实现移动。不过,将军镰蟹只有在外敌靠近时才会这样移动,因此普遍认为这是它为了躲避敌人而采取的自我表现保护行为。倒吊着的将军镰蟹能往下方喷射高压水柱,经过化学分析,这些其实是它的尿液。寄居甲壳类总是要不断“搬家”,和盾蟹不太一样的是,将军镰蟹在背甲破坏后会立刻寻找下一个“家”。很多人认为这是源于镰蟹高度的自我防卫意识,但该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大名盾蟹一般背负一角龙的头骨,而动物头骨、大型贝类的贝壳等各种甲壳都颇受将军镰蟹的青睐。
                      


                      52楼2011-02-19 16:35
                      回复
                        十脚目/长尾下目/晶蝎上科/尾晶蝎科
                        尾晶蝎
                        食性:杂食
                        主要栖息地:沙漠
                        最近才被认知的甲壳种怪物,传说是随流星掉落在沙漠,犹如梦幻般的存在,充满魔幻色彩的生物,只有在沙漠的夜晚才能一睹其风采。尾晶蝎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尾部和身体各部分上覆盖的神秘晶体,在夜光下发出紫色的妖艳光芒。尾晶蝎平时都隐藏在地下,只露出尾巴上的巨大晶体在地面上,猎物被晶体的色泽和光辉迷惑而靠近的话,尾晶蝎就从地下跳出来享用天赐的美餐。除了引诱猎物,尾晶蝎尾巴上的晶体也是其重要的武器,配合其强健的尾部关节,晶石就好像是大锤一般砸向来犯者。关于尾晶蝎身体上附着的这些神秘晶体,学者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致使目前能在短时间内对其有了大体的了解。尾晶蝎的各部位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分泌腺,能分泌出构成晶体的液态物质,这种晶液在尾晶蝎体表凝结成结晶体。此外,尾晶蝎的尾部的分泌腺相较其他部位更加发达,以致于尾晶蝎能从尾巴向猎物喷出晶液,喷出的晶液会附着在猎物身上并慢慢凝结,从而严重影响猎物的活动能力,并且由于晶体本身的重量,也会严重消耗猎物的体力,许多挑战尾晶蝎的猎人都因此身陷危险丢掉性命。不光如此,和附着在尾晶蝎体表的晶体不同,尾晶蝎排出体外的晶体其组织结构机器不稳定,结晶体会慢慢膨胀最后产生爆炸。尾晶蝎在战斗中往往会利用晶体这种特性,向地面喷出大量晶液,从而制造出体积较大的“结晶炸囧弹”,这种情况下尾晶蝎就会围绕结晶体活动,引诱敌人靠近“结晶炸囧弹”利用爆炸来击败对手,从尾晶蝎的这种狡猾的习性可以看出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甲壳种的高智商。另外,尾晶蝎身体内的体液也很奇特,尾晶蝎活着的时候根据所受到的伤害,其情绪会产生变动,随着尾晶蝎情绪的波动,其体液的颜色也会发生改变,而尾晶蝎死后其体液不会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尾晶蝎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将其击败,能取得不同颜色的体液。除了神奇的晶体和尾巴,尾晶蝎还有对锋利的钳子和强健肢体,尾晶蝎有远超其他甲壳种的爆发力和跳跃能力,凭借强壮的身体施展的突进其威力不逊于飞龙。目前关于尾晶蝎还有许多尚未被揭开的迷团,目前学者们正在日以继夜地进行研究,但所取得的成果似乎尚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这种梦幻般的怪物实在是太稀少了。
                        


                        59楼2011-02-19 21:25
                        回复
                          亚种报告
                          灰晶蝎
                          尾晶蝎的亚种,身体被灰黑色的甲壳覆盖,体表附着的晶体呈白色,出没在长有水晶的沼地洞穴中,经常伪装成水晶石伺机捕获那些粗心靠近的猎物。灰晶蝎和原种相比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灰晶蝎头部长有一根向前突出的角,这使得灰晶蝎的突进更具威力。由于灰晶蝎比原种更稀少,所以目前对其还有许多方面尚不太了解
                          


                          60楼2011-02-19 21:25
                          回复
                            白猫&黑猫
                            全长:约39cm
                            全高:约116cm
                            脚的大小:约13cm
                            艾露一族作为兽人族的代表,能直立行走,智力达到可以理解人类语言的水平。它们会建立起自己的集落,并以次为据点,奔赴各地采取道具。一般按毛色将艾露分成白猫和黑猫两大类,两种艾露的性格和习性也有很大不同。白猫的性格很乖巧,不会主动袭击其他种族,可一旦同伴受到攻击,它们就会以手杖、甚至大小炸囧弹反击,展示出完全不符合外观的勇猛。另外,白猫的背包除了有著名的“白猫七道具”外,还藏有炸囧弹和一路采购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人类眼里也许只是垃圾,但对白猫来说是极度重要的宝贝。此外,白猫也经常到人类的村落中出售自己收集到的素材、道具等物品,来换取其他物品和供日后交易的钱币,据说出售的物品当中也有其同族黑猫偷来的赃物。白猫种有一部分向往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少都来到人类的村庄和街道中居住,除了美容师外,所有白猫都在工会的管辖下工作,它们利用自己的双手活跃在各个岗位,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伙伴。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勇敢的白猫,负责将倒下的猎人送回营地,由于这项工作危险性很高,因此每搬运一回,猎人就要支付任务报酬的1/3,像这样重复3次的话,猎人就等于失去了所有报酬,所以只得无功而返。黑猫,与白猫隶属同一物种,不同的是拥有一身黑色毛皮,很好区分。黑猫的好奇心远在白猫之上,对人类的东西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外,它们天生拥有出色的偷盗能力,喜欢偷取人类的道具并搬回自己的住处。黑猫特别喜欢木天蓼,只要看到必定会想尽办法占为己有。利用这个特性,猎人们在执行任务时都会带上一定数量的木天蓼,防止黑猫偷盗其他道具。此外,黑猫被打退时有时会留下随身手袋,里面装着木天蓼等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对猎人来说可谓毫无用处。手袋里还可能发现通用于兽人界的纸币,该纸币可用于换取珍贵道具,受到猎人们的重视。和白猫相比,黑猫显得少许野蛮,不过说起和人类的共存历史,黑猫并不比白猫短,许多黑猫都凭借自己的辛勤努力赢得了在人类社会的栖身之所。另外,近年来,经过工会的许可,单独狩猎的猎人可以将艾露带进狩猎场,经过相关训练的艾露能给狩猎中的猎人们提供各种帮助,随着艾露们的活跃,“狩猎猫”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除了上述美容师、狩猎猫,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艾露们的厨艺了,虽然有“猫舌头怕烫”的硬伤,可厨师猫们的手艺一点也不比人类大厨逊色,饱食美餐的猎人们也能更好地投入到狩猎工作中。此外,艾露还从事寻宝探险、管理农场、帮忙研究等工作,现在艾露们已经是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了。
                            


                            61楼2011-02-19 21:26
                            回复
                              杂食类/不明/茶茶普科
                              茶茶普
                              全长:约71cm
                              全高:约110cm
                              脚的大小:约10cm
                              茶茶普王
                              全长:约79cm
                              全高:约154cm
                              脚的大小:约15cm
                              食性:杂食
                              主要栖息地:树海
                              喜欢戴着奇怪的面具,被称为“奇面族”的种族。虽然一般都认为它们是兽人种中的一种,但其姿态比起兽人则更像是人类,所以正式的分类至今还没被确定下来。与黑猫和白猫等其他杂食类不同,茶茶普对人类并不友好,但由于目击案例极少,难以得到准确情报就成了延迟调查的主要因素,直到近年来在树海地区发现大量茶茶普的居所,这才确定了茶茶普族群的主要栖息地。茶茶普们喜欢待在洞窟与密林这种阴暗的场所,并用石头或蘑菇盖在头上,借此躲藏在地下。正因为这种拟态,如果不仔细观察是无法发现茶茶普的。它们就这样在地下观察周围的情况,并伺机捕获那些在无意中靠近的小动物。关于它们在拟态状态下是如何察觉到附近有猎物出现的问题,目前还存在着诸多说法,但比较有说服力的是茶茶普凭借听觉、嗅觉等这些视觉以外的感觉。虽然它们会使用道具发动攻击,但最危险的还是手上拿着的武器,听说有很多猎人都受了致命伤。所以在遇到多数茶茶普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应战,选择暂时撤退才是上策。说到茶茶普,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它们所佩戴的面具。据目击者称,茶茶普的真面目实际上是非常可爱的,不过仔细观察这些面具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每个面具都不一样,有人推测这可能是体现了它们每个个体之间的力量差异。这被认为是在茶茶普之间也存在着社会关系的证据,也证明了它们具有很高的智慧。但即便如此,在面具形状各异而毫无统一性方面,有人认为“它们只是根据各自的喜好来使用”,这种说法的真伪性还不得而知。此外还有种说法,这种生物之所以回佩戴面具,是因为其本身的视力很弱从而需要防止光线的直接照射。关于茶茶普族群中还存在戴着更加诡异的面具、头上顶有类似王冠的领袖,被称为茶茶普王。而茶茶普王的所谓王冠其外形和在道具商店中出售的烤肉架一模一样。但是由于根本没有茶茶普出现在人类村落和城市的事例,所以推测为这是它们在猎人狩猎营地捡到的。但为什么茶茶普会将这个东西作为王冠呢,虽然这个为题还没有一个标准答囧案,但是对于喜欢华丽事物的奇面族来说,没什么能比在头顶燃烧的火焰更加华丽的东西了,而这也许是最能够体现出作为王者威严的东西吧。
                              


                              62楼2011-02-19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