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玮吧 关注:473贴子:4,457
  • 2回复贴,共1

今天迈克尔·乔丹他老人家48岁了(2011-02-17 15:52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毛我觉得杂文和八卦没啥区别咧。。。。。【错觉!!!一定是我的错觉!!!!】


1楼2011-02-18 18:56回复
    (每年乔丹生日不太容易忘,主要是他的生日和其他事挂钩——中国正月,全明星,交易截至期,情人节,前后总是这么几天事。所以几个朋友一起说事,总会互相提醒:“过年回家了?”“又情人节了?”“又快乔丹生日了。”
    上世纪90年代看球的人,不少都还有这一重记忆:
    “乔丹过完生日,第二天就是巴乔生日。”)
    今天乔丹就满48岁了,到今年夏天就是他第一次夺冠——也就是公牛队史第一个总冠军——20周年。他那年夺冠时,头磕着冠军奖杯哭了十几分钟。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这么不淡定了。
    之后是这样的:
    1998年,他晃倒拉塞尔那记跳投得手后的场景,职业体育史上被重放最多次的场面之一——右手高悬着,然后很轻的放下,跑回半场。那时他离第六个冠军还有5.2秒。那手放下来时淡定得,就跟刚打个电话订了个晚餐桌子。
    再往前一年,1997年总决赛第一场的绝杀——就是“邮差星期天不上班”那场,往左拉,跳投出手,命中,回身就是抿嘴、右手握拳,一个POSE摆得稳稳,然后眼睛横扫联合中心五万条胳膊举起来。这姿势用周润发说姜文的词,“霸气外露”。
    1998年的淡定和霸气之前的,是1995年打亚特兰大那。右手运球到前场,晃,跳投,解决,回身跑中场,左膝一跪地,敲地板。
    


    2楼2011-02-18 18:57
    回复
      对乔丹不同阶段的心情是有个反复的。小时候的他,基本都是1991年哭过之后的,淡定大气,经常就是“他上罚球线了,数据打出来,哎,怎么他就拿34分了我都没觉得”。后来录象补90年代之前的球,就会有“哇,原来他早年可以打得这么如神行空啊”的感觉。但年纪渐长,趣味还会拧回来,觉得1995-98的最中看。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体验:周末了,赶上场公牛的球,看,上半场打个差不多,你很笃定的等第三节和第四节,你知道“乔丹即将统治此处”,然后这一切就出现了。那时的公牛和乔丹能够改变一个人对篮球的审美:陡然全队开始施压,团队防守诱入死角,断球反击,攻击篮下,寻找空位队友,空位中投,罚球间隙和队友迅速交流,继续防守——你看得出这么一套赢球的百试百灵方程式。那时你知道,牛人篮球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是所谓“得体”。你不相信公牛会失败。哪怕在1998年初,到处都在说“古利奥塔和上将哪个可以冲击得分王?”“步行者东部第一”,你还是相信两点“乔丹最后会得分王的;公牛最后会东部第一的”。现在想起来,那种信赖简直匪夷所思而且不靠谱。随便举个例子吧:
      一支球队只有三人得分上双,只有一个人场均篮板过7,首发只有一个人过203公分,五首发平均31岁,两个首发内线还合计伤停了38场比赛——如果不知道这是某支公牛队(具体哪季的很容易猜),你觉得这球队常规赛能赢几场球?可我那时就相信,这么支队伍还会所向无敌。
      但是,再往深一层想:这么个得体的靠谱的老男人,也是从号哭的、怒吼的、不敢看筐的人发展过来的。1995-98的公牛像宗教一样——你信它,它就灵,而且是排除万难的灵——但你后来知道了,这厮不是神,是凡人,也会哭,也会有干不好的活(打棒球)、处理不好的事(被他老婆基本是逼婚),也会有投出去球就不敢看篮筐的时候。
      还是回说1991年。乔丹那天抱冠军在那里嚎啕哭,魔术师表示理解:
      “我第一次夺冠时和乔丹不一样,很欢乐,(就是新秀季总决赛MVP,1980年),但我们有区别也正常。我第一次夺冠时太年轻了,20岁,都没上过‘拿个冠军多苦’这门课。我了解迈克尔此刻的感觉,因为我职业生涯后期也感到了——等我费好大的劲、流好多血汗才赢到冠军时的那种感觉。”
      第二天,乔丹自己说,魔术师评价很对。
      “1982年我跟北卡赢了NCAA冠军,我很高兴,但也没特疯狂。我就记得吉米·布莱克们一起在嗷嗷的哭,我就想‘哭啥,我们打球不就为了冠军吗?’但后来在NBA,经历过好多挣扎,每天听人说‘他赢不了冠军’,还有那些你对自己不断的小置疑,你得把这一切都抛开,往积极方面想。我会赢!我会拿冠军!——然后你终于搞到了。”
      在最后成为那个举重若轻风云过眼的人之前,你总会有投出去球不敢看、投进一个关键球就怒吼、取得一点成就就号哭的时节。把这一切都抛开,往积极方面想,谁都不是一步就走到1998年第六场的。
      


      4楼2011-02-18 1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