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全搜索:现代管理带来全新发展
来源:物流全搜索
据悉,由中农、中棉、中再生、新合作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2家本级企业共同出资的中国供销集团成立。中国供销集团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推进系统企业联合合作发展,而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深化社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总社本级企业涉及农资、棉花、农副产品、再生资源、日用消费品等多个经营服务领域,多年来,在引领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改革发展、构建经营服务网络、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管理决策环节多、效率低,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2家本级企业成立集团公司,期望在管理上可以减少环节、降低成本、避免行政干预,建立管理市场化、决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体制。
事实上,中国供销集团成立不久,供销合作社传统业务板块的农资、棉花、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等方面,整合后的发展势头突飞猛进,集团企业代表着供销合作社继续在解决农村买难、卖难,优化农村流通网络,深化为农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创新开展的再生资源、投融资服务、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及旅游酒店业等创新业务板块,在整合后,实力更加巩固。更为重要的是,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在同一平台上的优势整合、规范管理,使12家社有企业实现了全国性的资源互用、业务联动,深化了供销合作社服务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优势。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多年打造的全国业务网络正在中国供销集团这个全新的平台上焕发勃勃生机:
中农公司大力实施“农资下乡”工程,把经营拓展到房地产、农机具、种子业务;中棉公司国际化经营(www.56qss.com)和与大型棉纺企业的战略合作取得重要突破,成功与印度企业开展10万吨棉花国际贸易,并实现了与上海华孚等知名棉纺企业的合资合作;中再生公司在清远、内江等8地启动了废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业务;新合作公司大力开展了商品联合采购和“农超对接”,在北京参与开办了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挥国家棉花宏观调控载体作用,与农发行合作开展了棉花第三方监管业务;中合联公司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已布局贵州都匀、江苏海门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公司在甘肃庆阳、黑龙江宝清拓展了籽仁加工、出口业务;海南果蔬公司“生态岛”冻罗非鱼片获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产品远销海外。
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与实力达到一个新高度:
中国供销集团形成互相支撑、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实体产业,带动相关业务板块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启动南通供销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技术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两个基地”,棉花仓储物流配送交易、国际棉花交易服务“两个中心”。
中农公司老挝、青海大浪滩两个钾肥项目进展顺利,掌控上游资源指日可待;中棉公司山东潍坊棉花物流园加快建设,打造棉花现代仓储物流体系成为现实;中再生公司清远、洛阳、内江、常州、哈尔滨高标准产业化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实现简单回收向综合加工利用升级;新合作公司山东肥城、徐州丰县物流中心和大型卖场开工建设,现代化新流通体系网络战略升级;中棉工业公司邯郸、南通国际棉机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有序推进,大型设备制造的大基地正在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公司海原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项目落实招商,涉及家具家电、装修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多个业态,市场布局逐步加快。
今年 1—9月,中国供销集团完成销售收入619.46亿元,增长38%;实现利润总额3.89亿元(含中再生公司应返还增值税2.83亿元),增长21.21%,两项指标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达到960多亿元,增长26%以上;利润总额也比去年同期增长,达到6.9亿元以上。
如今,中国供销集团正在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引导下,带领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向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来源:物流全搜索
据悉,由中农、中棉、中再生、新合作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2家本级企业共同出资的中国供销集团成立。中国供销集团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推进系统企业联合合作发展,而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深化社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总社本级企业涉及农资、棉花、农副产品、再生资源、日用消费品等多个经营服务领域,多年来,在引领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改革发展、构建经营服务网络、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管理决策环节多、效率低,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2家本级企业成立集团公司,期望在管理上可以减少环节、降低成本、避免行政干预,建立管理市场化、决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体制。
事实上,中国供销集团成立不久,供销合作社传统业务板块的农资、棉花、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等方面,整合后的发展势头突飞猛进,集团企业代表着供销合作社继续在解决农村买难、卖难,优化农村流通网络,深化为农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创新开展的再生资源、投融资服务、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及旅游酒店业等创新业务板块,在整合后,实力更加巩固。更为重要的是,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在同一平台上的优势整合、规范管理,使12家社有企业实现了全国性的资源互用、业务联动,深化了供销合作社服务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优势。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多年打造的全国业务网络正在中国供销集团这个全新的平台上焕发勃勃生机:
中农公司大力实施“农资下乡”工程,把经营拓展到房地产、农机具、种子业务;中棉公司国际化经营(www.56qss.com)和与大型棉纺企业的战略合作取得重要突破,成功与印度企业开展10万吨棉花国际贸易,并实现了与上海华孚等知名棉纺企业的合资合作;中再生公司在清远、内江等8地启动了废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业务;新合作公司大力开展了商品联合采购和“农超对接”,在北京参与开办了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挥国家棉花宏观调控载体作用,与农发行合作开展了棉花第三方监管业务;中合联公司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已布局贵州都匀、江苏海门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公司在甘肃庆阳、黑龙江宝清拓展了籽仁加工、出口业务;海南果蔬公司“生态岛”冻罗非鱼片获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产品远销海外。
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与实力达到一个新高度:
中国供销集团形成互相支撑、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实体产业,带动相关业务板块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启动南通供销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技术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两个基地”,棉花仓储物流配送交易、国际棉花交易服务“两个中心”。
中农公司老挝、青海大浪滩两个钾肥项目进展顺利,掌控上游资源指日可待;中棉公司山东潍坊棉花物流园加快建设,打造棉花现代仓储物流体系成为现实;中再生公司清远、洛阳、内江、常州、哈尔滨高标准产业化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实现简单回收向综合加工利用升级;新合作公司山东肥城、徐州丰县物流中心和大型卖场开工建设,现代化新流通体系网络战略升级;中棉工业公司邯郸、南通国际棉机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有序推进,大型设备制造的大基地正在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公司海原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项目落实招商,涉及家具家电、装修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多个业态,市场布局逐步加快。
今年 1—9月,中国供销集团完成销售收入619.46亿元,增长38%;实现利润总额3.89亿元(含中再生公司应返还增值税2.83亿元),增长21.21%,两项指标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达到960多亿元,增长26%以上;利润总额也比去年同期增长,达到6.9亿元以上。
如今,中国供销集团正在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引导下,带领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向更高远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