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51贴子:39,938
  • 4回复贴,共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今年25了.对娶妻生子一直也没什么想法.
家里人就老拿一句话压我,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也反驳不了什么.
今天早上我特地查了查.
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我倒觉得这个"后",未必就是指子嗣.
怕你乱想,作者还特地加了一句解释: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白话四书五经给的解释是:舜不禀告父母就娶妻,就是因为怕绝后.这2句解释放一起,并不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有点不通.
我却认为这个后的意思,应该向瞻前顾后的“后”靠拢.
应该是:舜不禀告父母就娶妻,是因为他心里当时没想着父母.
而这个不孝有三的“三”.只不过是十三经注疏中给了三种解释.作者本人根本没说过这样的话.
而且这个“三”,未必指代的就是实数.
这句话我这么理解:
不孝的事情有很多种,以心里没有父母为最大.
顺便我还查了查三纲五常之类的,根本就不是作者原来所写的.都是后人上纲上线的注释.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我的解释也未必正确.只是我自己的一种理解.我要真的明白是什么意思,《论语》《孟子》也就论不到他们来写了.
但是孔孟之道要是真像三纲五常那样的迂腐,他们的书也不必留到今天了.
现在想想,没文化真可怕...



1楼2011-02-15 11:39回复
    转来的。。。本吧禁止裸体发言。


    2楼2011-02-15 11:40
    回复
      2025-07-14 23:17:38
      广告
      我觉得你的理解有偏差。
      首先每个观点的形成,都有它的时代背景,从古代直到解放前,中国人都是认为传宗接代,令祖宗祭祀的香火得以延续下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长子。在解放前,没有子嗣的人是不能下葬在自家的祖坟的。
      你说的三是个虚数,这个观点我赞成,古书中很多都是这样,以三代指很多。
      我觉得你应该了解一下舜帝的故事,知道了舜帝的故事就不难理解孟子的意思了。
      舜帝是家中的长子,父母是都是糊涂人,偏爱他的弟弟,所以恨舜,多次要置舜于死地。舜娶妻是在父母将他埋在水井里,舜逃脱后,在逃亡的过程中被尧帝看重许以二女。
      我理解孟子的意思是,不孝有三,没有子嗣,使得祖宗断了祭祀,这是最大的不孝。舜帝之所以不告而娶,是因为舜帝的父母是糊涂人,痛恨舜帝,所以不可能为之娶妻,舜又是在逃亡中,也不可能禀报父母。而舜帝身为长子,本身是个仁人君子,心中知道无后是大不孝,所以他出于无奈自作主张不告而娶,但是在后世的仁人君子来看,舜帝是无奈之举,并非故意,大家就认同舜帝的做法了。
      


      IP属地:天津3楼2011-02-15 11:52
      回复
        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没有决定权。子女也不是为父母生儿育女的强制工具。


        4楼2011-02-25 20:06
        回复
          不孝有三,并非无后为大,没有子嗣不过断绝了对先祖的祭祀,有过错,但并不是最大的,它只是排在第三而已。孟子因为太敬佩舜,才会违背常理地说无后为大来为他辩论


          5楼2011-02-26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