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
-
12
-
1郑无极16万字新著《红楼神踪》 第一章:“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贾宝玉的前世今生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0553106 第二章:“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贾宝玉的正邪两赋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0555457 第三章:“红颜未老恩先断,莫怨东风当自嗟” ——阴差阳错的木石讹缘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0556347 第四章:“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 ——女娲与宝钗的五重关联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0557297 第五章:
-
5
-
1
-
1郑无极 拥林派在那里侈谈“整体”,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谁不知道拥林派那套谬论是既没有细节,也没有整体,全是凭空幻想的?事实上,任何整体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细节构成的。只有像我们钗学研究这样,把每个细节都吃透,经得住任何推敲反驳,这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红楼梦》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定性。因此,脱离具体情节去谈整体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建立在可靠细节基础上的整体,才是真实存在的整体! 而拥林派之所以要回避细节去侈谈“整
-
0郑无极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1:30:45 “脂伪”谬论盛行的根源是因为脂批尊钗抑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欧阳健、克非、陈林之流造谣诋毁脂评本的“脂伪”谬论之所以能够盛行一时,根本原因是由于脂批明确指出《红楼梦》的基本立场是尊钗抑黛,盛赞宝钗,批判黛玉。这个基本立场跟清道光中期以来流行的捧林诬钗谬论完全相反,所以拥林派要拼命反扑,要制造各种谎言以掩盖脂批的证据效力,继续维护过去那些追捧黛玉、诋毁宝钗的可笑论调。
-
9
-
10
-
1《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新地址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弁言: https://weibo.com/1181464675/I2KsZpymK?type=comment#_rnd15962721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一):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087601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二):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088413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三):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089224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四):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091548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
-
10
-
2
-
1郑无极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02:02 如果追求脂批较全,用三联的,如果追求正文质量高,用燕山2000年版的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09:59 戚序本回前总评、回末总评大部分是立松轩的伪脂批,但抄录有少量脂批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10:33 戚序本批语中可靠的脂批只有双行夹批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11:25 回前总评、回末总评抄好之后都可以添纸另页书写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12:25 郑藏本完全没有脂批,但从正文来看,属于脂本当中的列杨支系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
0
-
0
-
0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0:58:09 宝钗的愤世嫉俗、淡泊出世VS黛玉的入世媚世、重名重利 书中众多歌颂皇权、表露渴慕功名之思想的诗句,都是出自黛玉之手或者黛玉之口: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第18回,《世外仙源》)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第18回,《杏帘在望》) 双瞻御座引朝仪。(第40回,《牙牌令》)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第50回,《騄駬谜》) 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第76回,《中秋联句三十五韵》) 林黛玉原
-
1钗学 郑无极 林黛玉所谓不劝宝玉是假的。第9回,黛玉听说宝玉要去上学去,她便开口鼓励他说:“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这已经初步显示了黛玉对于“蟾宫折桂”、夫荣妻贵之类的世俗荣耀的向往。第34回,宝玉挨打以后,黛玉见着宝玉,她说出的第一句话,居然也是:“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里面也自然包含了期望宝玉改掉“不求上进”等老毛病的用意。第79回,黛玉又劝宝玉去拜会孙绍祖等人:“你二姐姐已有人家求准
-
0
-
11郑无极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2021/6/14 16:38:16 再论曹雪芹著书 ——纪念胡适创建新红学100周年钗学系列文论之一 考定《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这是胡适1921年作《红楼梦考证》时所取得的最重大的学术成果,也是整个新红学立论的根基。由于曹雪芹家族具有旗下包衣身份,曹雪芹作者说的确立,遂使得民国初年以来盛行的民族主义索隐派观点遭到了沉重的一击。不过,恐怕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那时起也一直有不少人致力于剥夺曹雪芹的著作权。随着
-
5
-
0
-
8
-
3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24:16 “负师兄规训之德”可证甲戌本文字最古 甲戌本《凡例》合计有五条文字,其中第五条如下: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
-
0宝钗爱宝玉乃是脂本原著中的基本事实 宝钗爱宝玉,这是脂评本原著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庚辰本第34回写的很清楚,宝玉挨打以后,宝钗探伤,一不留神就对宝玉说出“亲切稠密,大有深意”的话来,以至于“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如果宝钗不爱宝玉,对宝玉只是姐弟之情,如何会“红了脸,低下头”、“娇羞怯怯”?这是用单纯的姐弟之情,无论如何也搪塞不过去的。另外,用礼法方面的理由也说不过
-
3
-
1邐曦霆༗ོཽ行徒↝闙懵螫 12:30:4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11:58:03 《汉书·萧何传》原文:“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子禄嗣,薨,无子。高后乃封何夫人同为酂侯,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同,更封延为酂侯。”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12:00:36 汉初女性封侯不是孤例,可能是当时儒家礼法尚不严格的缘故,后世女性就只有封诰命夫人,没有独立封侯的例子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12:02:01 阴安侯、鸣雌侯都是首封即给予女子,从爵号上看也是专门封给女性
-
0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0:02:50 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
-
8
-
0郑无极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5:28:36 关于《红楼梦》改编作品如何算“符合原著”的问题 看见贴吧里87粉与10粉正在争究竟谁“符合原著”,感觉这个问题也值得多说几句。实际上,87版、10版都不符合脂本原著,但两边的剧粉都没有把何为“原著”给说清楚。在我们钗学来看,《红楼梦》原著当然是指脂评本前八十回及其后三十回佚稿。不过,《红楼梦》的改编作品极少有尊重曹、脂立场并严格依据脂评本提示来写的。所以,对于“原著”这个概念也可
-
6
-
0郑无极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2021/01/22 14:09:40 关于立松轩遮掩脂砚署名的对话 卢平教授: 您在《小议蒙府本及戚序本的批语性质》一文中曾认为是立松轩抹掉了脂批“脂砚”署名,我感觉有些武断。理由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夺名?他只要把立松轩本上的署名涂掉就足够了。或者他借阅更早的底本时候不抄那个名字就够了。那个立松轩本本身也是抄出来的。不是立松轩本有问题,是立松轩本的底本有问题。这是我的看法。这事儿不可能是脂砚干的,不可能
-
0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1:08:21 女娲炼石与金玉良姻 ——似贬实褒的《嘲通灵顽石诗》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8回中有两首诗直接点明了金玉良姻与天界渊源。一首是标题诗《金玉姻缘赞》,另一首是《嘲通灵顽石诗》。前者以“古鼎新烹凤髓香”一句点明,宝钗与宝玉之间的至情法爱犹如太虚幻境中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麯”酿成的奇香异酒一样醇香浓烈。后者则直接点明宝钗、宝玉的金玉良姻,实为女娲与顽石转世相配的婚姻: 女娲炼石已荒
-
2
-
0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2:38:08 脂本提示宝钗、宝玉婚后夫妻恩爱及精神共鸣的文字极多 脂评本中提示宝钗、宝玉精神共鸣与婚后夫妻恩爱的地方太多了。从脂批提示后三十回佚稿中宝钗、宝玉婚后“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成其夫妇时”的“谈旧之情”、“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到正文宝玉对宝钗的“恋爱之心”,以及《金玉姻缘赞》告诫读者的“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强调的都是宝钗与宝玉在思想意志层面的深度契
-
0
-
3
-
0郑无极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3:43:05 关于立松轩批语及伪庚寅本的相关论证 先亮明观点,再以版本实证进行具体论证: 1、蒙戚三本回前总评、回末总评及蒙府本侧批绝大多数是出自立松轩之手,并非真脂批。立松轩其人也仅为后世读者,并非曹脂圈内人,不曾像脂砚斋、畸笏叟那样参与过《石头记》创作。因此,蒙戚三本回前总评、回末总评及蒙府本侧批大多属于伪脂批。但蒙戚三本的双行夹批则全都是真脂批,只是批语中所有脂砚署名,都被立松轩
-
4
-
0郑无极 在关于宝钗结局的所有异说当中,最晚出现、观点也最为荒诞的则又莫过于所谓的“改嫁”贾雨村一说。这种说法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由吴世昌、朱淡文等一部分极端拥林派论者率先提出来的。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就是贾雨村的《咏怀一联》: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按小说交代,贾雨村其人,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胡州人氏。据此可知《咏怀一联》的下联明显是嵌入了贾雨村的表字。又加上脂砚斋在这
-
4
-
1芙蓉女儿诔 维 太平不易之元,【庚夹:年便奇。】蓉桂竞芳之月,【庚夹:是八月。】无可奈何之日,【庚夹:日更奇。细思日何难于直说某某,今偏用如此说,则可知矣。】怡红院浊玉,【庚夹:自谦的更奇。盖常以“浊”字评天下之男子,竟自谓,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矣。】谨以群花之蕊,【庚夹:奇香。】冰鲛之縠,【庚夹:奇帛。】沁芳之泉,【庚夹:奇奠。】枫露之茗:【庚夹:奇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
-
9
-
1
-
3李小龙解析宝钗机锋的两处错谬 (郑无极_2020/9/21_21:43:53) 《文史知识》杂志2020年第7期“小说丛谈”栏目刊载有李小龙先生《“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一文,对《红楼梦》第30回中宝钗、宝玉、黛玉三人的角口机锋进行了逐句解析。别处的解析尚可,但对于整个角口事件缘起的解析,却有两处错谬甚为明显。本文特意指出来,供读者诸君讨论。这一段所涉原文如下: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