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5余华有很多很有名气的书,像《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等,可是我之前一直没有机会看。前几天在亚马逊看到有这本书的预售,打着什么潜心7年之作的噱头,我便买下了。结果,要我给这本书打分,2分最多了。这本书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是套用新闻的,什么爆炸案,医院,政府黑幕,控制媒体等片段式的情节极其老套。我们中国人每天看新闻就要看到那些东西,而现在你让我花钱买书,写的还是这种肤浅的新闻段子,请问这是一个作家的水平
-
11这书看一遍,压抑一遍,真佩服那些一次性看完的人
-
6本很敬佩余华这位能写出活《活着》的作家,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这位广受赞誉的先锋作家对中国社会真实的历史与现实状况竟然惊人地无知,他的作品中所谓“文化冲击力和颠覆性”也实属可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看了。
-
1
-
5你怎么看起来像五十岁,可是你才四十一岁啊。 书中出现了两次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吗
-
0有人解答一下吗?
-
3有人觉得《第七天》写得不好,但是我认为这本书其实不比《活着》低。首先本书是一个死去的人的视角写的,我个人觉得这个视角还是比较新颖的。其次,内容上,这本书包括主角自己,还有他人的故事,穿插了爱情,情亲,还有爱心等情感,而且每一个都是以最平静的方式表达了最深刻的情感。还有罗列的那些新闻,有人认为他没有过多进行剖析,但是我认为有些东西是不用剖析的,只要一呈现在人们眼前,大家就都懂,过多的剖析会显得多余。
-
3不是很理解,书中的生活中有吧。不是很懂。
-
0直到2023年的今天,我才偶然间发现这本书。我不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读书全凭缘分,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封面很吸引我,看到它的第一眼,我仿佛从眼睛里感受到了灵魂的触感。一口气读了下来,里面的每个故事都让人感觉到深深地无力,但是我从来没有过“活着这么艰难,死了算了”的想法,我想现实里的苦难只会比小说更丰富。书中把死无葬身之地描述成一个景美人善氛围祥和的“桃花源”。文中也提到了安息和永生究竟哪个更好?作者没
-
24第七天,余华用大量的文笔指出社会的各种黑暗残酷,有指出死无葬身之地的美好和平,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摆脱前尘俗世,早一点到死无葬身之地不是更好?因为这一点,本来想写的读后感也写不下去了·......求指教~谢谢
-
0
-
2我不愿意相信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这样的,堕落,腐败,破灭,有钱有权的人对穷人的迫害,小人物身上的光是那么的迫于无奈的发亮,他们善良,忠诚,勇敢,但却又以完全悲剧的方式结束。 我始终还是坚信着,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与人相处应当是友善的,不必须的去在乎过多的外在条件,大家无论贫富都会好起来的。 我希望有人能告诉我,这一切是有可能存在的,但绝对不会是大多数!应该说这会是极少数的。 应该是极少数,极少数,极少
-
0求第七天的话剧剧本
-
2吐槽《第七天》 《第七天》中塑造了杨金彪这样善良、细致、体贴、舍己为人的养父。 我只想说,这个父亲更多的体现的是母亲的角色形象。太细腻、太体贴、太柔软,太多愁善感,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这样的父亲,应该不存在的吧?? 或许,一个养母的角色更合适吧!
-
1各位请了 问个事情 这作者第七天 和第7天 是不是一个人? 是行尸走肉之生存法则和杀出黎明的作者么?
-
2想问一下,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在第几天啊?网上看到这句话突然想不起来在哪了😭
-
14余华的书,这种感情的,女孩子也会喜欢?
-
0经核实吧主筱得一生只为你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第七天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3永远记得那枚心脏般颤抖的树叶,永远记得那片向往平等美好的死无葬身之地,永远哀悼那场挥霍得灰飞烟灭的我的青春。
-
2两个下棋的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
0这是我很早看过的一本文学作品。 依稀记得是四年级的暑假……其实是一个姐姐放在床头柜,然后我顺手拿起来看的。 小时候没有什么很大的感触吧,认认真真看完后只觉得,还挺好看的。 今天打算再重温一遍,然后再看一下感觉。
-
1李月珍和27个婴儿尸体失踪,现实中有这个案例的原型吗
-
6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 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 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 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 人死而平等。
-
1按照常人的理解,一个人最悲惨的结局是什么?差不多就是去世后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 但为什么杨飞却将这个地方描述的如此好? 按照杨飞的经历,在这个“美好地方”的人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腐烂,而最后剩下一副枯骨。那么枯骨就能够长存吗?显然不会,只是枯骨的腐蚀时间会长一点,因此可以想象留在那里的“人”的最终归宿就是连枯骨也会慢慢的被风化腐蚀,最后彻底离开,至于去了哪里,书上没有交代,但用世俗的理解
-
17批判的意义在于提醒,以恶颂善。
-
0人这一生到死都被牵绊……被束缚……生来随波逐流,死去依旧那般,等我死了,我更希望去往书中的“死无葬身之地”
-
4很多人觉得作家,在写东西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叙述一个经典没有瑕疵,逻辑严密的故事。但是如果你看国内外优秀作家的书看的多,却越发知道,作家内心思想其实比很多社会中的人单纯许多。他们大多时候只是一个文人罢了。所以优秀的作家,最擅长的,是构造自己的世界,他并不在乎是否和世界脱节。是否取材于我们的生活,很多国外作家的作品,与社会现状脱节的无比厉害,但是这出自于他们灵魂深处独到的见解与他们自己构
-
1死无葬身之地
-
0
-
0一开始喜欢看是因为这个视角很新颖,后来是觉得故事很带感,慢慢就被带入进去了,可是到后面感觉故事就有点太多了,有点儿不耐烦……不过我觉得还是很好看的……
-
5希望大家多多提些自己的想法,给我些思路
-
10说是好书,因为这本书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种类型。说不好看,因为这本书不适合现代人看。因为我们本已麻木。就好比让许三观等人去看《许三观卖血记》一个道理,他不会体会到什么刻骨铭心的感受的。因为他的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整个时代都是那样的。我们就生活在《第七天》这本书所描写的时代里,我们怎能感受到这其中的个中滋味。如果几十年以后。中国人在各方面都进步了。那时的读者再读这本书时,他们会像我们惊叹许三
-
4大部分都是“不够XX,没打动我,可能其它人会喜欢”。。。。
-
9发到这个邮箱。。。谢谢亲。746123947@qq.comT_T
-
2让我深刻想到了爱给人们的影响,爱给人们的影响是乐观的。 我认为坐着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描写死后世界的过程中,作者特有手法和第一天到第七天的故事流程很好,但我认为没有意思。 第七天是让我对爱想到很多东西的作品,特别对“父亲”的爱得到了感动,余华表达的父爱是又伤心又美丽的。 第七天讲了残酷无理的现实,但让我知道了这种现实里爱还是存在的。
-
13第七天!~~!!~~~会不会拍成电影啊!!! 很喜欢第七天,还不舍得看完准备大一开学军训的时候看!!
-
268
-
11公元2013年7月6日本人开始看《第七天》,随时更新阅读感受,有兴趣的读友可以跟进偶!!
-
11也许,死了才是一种永生?
-
9现在争议很大,但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超过兄弟。
-
0求《第七天》电子版。。。感谢感谢好心人在哪里326965157@qq.com
-
1
-
3求求求。
-
5余华的书盼了好久。。不过也许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