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8木樨郡主,社中红楼专家,又工词,名声早见于外。去岁赴北大读研,专攻明清小说。尝于“十一”长假期间回校探亲,彼时同另一师姐箫声相和,余韵犹存。 她的博客:http://mxjz219.blog.sohu.com/
-
7一 岁岁寒冬去又迟, 青苔墙角似当时。 翠衫新点鹅黄色, 为遣东风忆故知。
-
9梅花行 群芳不接早春时,隔河看柳许未迟。 千山只剩苍茫色,帘外依然旧年枝。 久居小室无真趣,遍寻三月洒愁绪。 抛书已觉眉间凉,闲情却向梅林去
-
26偶自拍的梅花,可以开店了赫赫
-
27邹复雷,生卒年不详,道士,别署洞玄丹房主,斋名“蓬荜居”。工诗、擅画,尤精写梅,风枝雪蕊,得华光老人(仲仁)不传之妙,为时人所重,画名颇高。杨
-
21春寒料峭,梅花绽放
-
18最近常听的,一首一首给你传太烦了,就此盘点一下......也算作了资料集中了......看看吧,偶现在语言就已经匮乏成这样了...... -
-
2灯谜的结构 这是一种民俗文化发展来的,源远流长!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可是说是人民群众智力开发及智慧的结晶。来源于现实生活,充满了生活哲理。语言精炼生动,富有形象性。在我国许多部古典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 灯谜则是从文字的含义或形态方面出发,根据汉字的一字(词)多义、多音、笔画组合等特点,有意识地造成曲解(在灯谜中称为“别解”),并运用分拆、移位、假借、用典、象形等手法,使看来毫无关联的谜
-
0花朝恰逢林妹妹生日,只是赶上正忙的时候,没顾得上给林妹妹焚柱香,叹~~~~~~~~ 今年的花朝节已经过去,还是想补上这些文字,让大家对花朝多一些了解就可.
-
7读了一些唐诗,也看了一些中国画的历代经典作品,对于他们之间的联系慢慢的产生了兴趣。为什么中国人说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的构成呢,为什么中国人总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呢,我没有仔细去看历代画论,也没有去看历代诗话,大学的老师也没有给我讲过,因为我宿舍的同学是学国画的,所以我对中国画才有的兴趣,才对中国的诗歌去做了些许体会,而且仅仅是我只凭借着自己的体会去感受了一下唐诗的气魄,便被里面所带来的那种气息而陶醉了
-
12星星一树小楼西, 浅笑微颦若有期. 自是生来颜色好, 不劳翻捡茜罗衣.
-
10游古燕地怀昭王 昭王觅英才 师事尊郭槐 精修碣石馆 高筑黄金台 拥彗亲净道 先驱迎宾来 邹乐感厚德 策马尽北来 挥军下齐城 霸图何壮
-
40再次踏雪寻梅……
-
13又见金风度小楼, 无端打起一帘幽, 楚天摇落几行秋。 有意抱膝听冷月, 无心载酒泛中流。 谁能为我一回眸。
-
12前人评好诗,每以“天籁”比之。“天籁”——庄子——道法自然。苏子亦有愚见:诗亦“道自然”。 余每读古人诗,吟至佳句,则如闻天籁,熏然忘其身
-
2独坐潇湘待人来,疑风疑雨几徘徊 苍天若解离人恨,明日黄花今入怀。 一师兄所做
-
7夜半烛残月色阑,三更无梦五更寒。 诗书半卷香犹在,浊酒一杯醉长天。 (二) 无言只对孤灯诉,有泪何须指上弹。 千古幽情言难尽,昨霄冷月
-
4作者:四月流岚 2005-11-19 19:02 于 百度 红楼梦吧 君莫笑,只是妄猜。 因为是个红痴,因为黛玉妙玉都是我所喜欢的聪慧女子。 从七岁开始,
-
4仲月愁音,中有秋意。 优胜: (空缺) 入围: 怜昔固玉,今惜古国。 朱慧晖 白露冷香,里闻幽思。
-
7『红楼组诗』 之总题 人间何如大观幻,天下谁似雪芹真. 妙笔奇文能容世,赤子冰心不染尘. 刻骨总因未了情,铭心最是无穷恨. 一朝入寐难再醒,愿做红楼梦里人.
-
8残月落眉山, 黄花只独看。 渭城一别后, 不复置七弦。
-
8本太师在此吧的府邸.
-
15拒霜仙子 四首 其一 觅 晚来天益肃,薄雾催凉露。 踏破一山秋,君家何处住? 其二 遇 袖底一腮雪,初逢已半红。 无言相对久,秋水入青瞳。 其三 聚 笑似樱桃绽,袖长飞燕羡。 听君一曲歌,却使莲花乱。 其四 去 红露沁罗衣,雪颊残几滴。 何堪秋月冷,一梦到明夕。
-
12当立长风志, 莫怀汉广忧。 燕山观皓月, 霜雪拭吴钩。
-
13千年酣梦一朝苏, 谁使纷纷乘远桴。 我本通神福祸载, 何需到此面基督。 今之甲骨文多有存于欧洲诸博物馆者,余恨且哀其时也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