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
0经核实吧主妙德居士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净土门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师父开示:为什么要持戒 坐下弟子,佛之禁戒乃六道众生修出离法之本,是故乃佛法之本,若不持禁戒称佛门人如指鹿为马。 若不持禁戒能成佛者,佛何须说戒,并以戒法为佛法传承。 若不持戒,身着所谓佛之戒衣,或穿僧衣,或讲经说法者,为波旬使。 坐下弟子,若不持佛之禁戒,说能念佛往生弥陀极乐者,亦为痴人说梦。 是故,比丘,比丘尼,优婆赛,优婆姨,若不持禁戒不令入我谛深道场之门,。2014,10,23。 师父开示:什么是不淫戒 智依
-
00000坐下弟子,受戒分,戒,入戒,受戒,得戒。若四众中未以此四段登坛,称妄戒、名相戒或不得戒。 所谓戒,为卢舍那佛所说,乃报身佛之本,若自称佛门人不知此,称为无戒,而无戒信者,或波旬民。 所谓入戒,为得戒者导引,为众求戒者依佛传做传,并应求解疑,后应传者一一心应,亦有人因缘甚深,能自行心应,此称入戒。未入戒称受戒者,若非佛应世,本以戒表,其为道行妄语,须道场受教,经劫修入,否则,乃波旬子,是等难于佛法获真741无常是苦 1.苦苦 坏苦 行苦 大家都知道,佛教对苦的分类,有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很好理解,我们能够感受到是苦的,比如刚才谈到死亡的痛苦。发生12242014年11月23日,学诚法师在庄严肃穆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礼拜堂,面对剑桥大学二百多名师生,发表题为“慈悲、圆融、宏博——把握汉传佛教过去、现在、2一个旅行者,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婆婆渡过了河,结果,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4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3http://tieba.baidu.com/p/2778668620?share=9105&fr=share1恒字,是长久不变的意思。顺字,是依顺旁人心愿的意思。十方的世界,无量无边。世界上的众生,更加是多得说不尽的。这样多的众生,都要使得他们得着利0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0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净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