锟截革拷锟斤拷经方医学的源流与現状分析(转帖) 7
我一直说中国人对世界有贡献,经方就是一个。这种天然药物的配伍,也就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才能实现。泱泱大国,这么多的样本,大家用了药以后互相交流,经验慢慢就积淀了。如果是小国,人数少,样本小,经常打仗,也是产生不了经方的。只有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经方才能得以诞生。三味药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这个治吐血,陈修园先生说过,“我治吐血,诸药不止者,泻心汤百试百效”,这就是在临床上见功。赵本山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出血可以用什么?三黄泻心汤,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寥寥几笔,但却包含了多少古人的经验啊。
还有四逆汤,三味药,这个大家都听说过,李可先生善用四逆汤,原来云南中医学院的老院长吴佩衡先生,外号叫“吴附子”,他四逆汤用得也是呱呱叫,往往能够救人于危亡之际,他的用药量非常大,李可先生的用药量也是让人心跳的。但是方子的结构非常严谨,附子、干姜、甘草一配伍以后,它就能够解毒、增效。古人怎么想到的呢?长期的实践。中国人吃中药最少也有几千年了。从杭州跨湖桥遗址挖出的一个陶罐,里面有一束碳化的植物根茎,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七千年前古人的一个煎药罐。一束根茎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时古人用的是单味药。后来慢慢才有复方。那么怎么想到药物之间的相配呢?就在人身上实验!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祖先用嘴尝出来的。鲁迅先生说过,古人有了病,就是这个东西尝一点,那个东西尝一点,不对症的人就死了,对症的人活了就记录下来,慢慢就形成了记录,就像《本草纲目》。鲁迅先生批判中医,但是他不否认中国人进行临床实践这个艰苦的经历。神农尝百草背后是什么?是累累的白骨,是无数的代价。因为那是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砒霜在《本草纲目》上写的是“大毒”,为什么不写中毒、小毒?因为吃一个死一个。这个“砒霜大毒”的字面里死了多少人!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所学的东西。对古人的东西要敬畏,对经典要敬畏。但是现在很多人蔑视经典,甚至践踏经典,这是很有问题的。我们要晓得古人的艰难历程。很多人开方都有自己的一些配伍,好像不加减方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这都是教科书惹的祸,教科书总是说辨证论治,好像辨证论治就要变动。其实不需要,你没有这个水平,就不要随意加减。我建议同学们先开成方,开成方不代表你没水平,相反显示出你是懂中医的。经方的组合非常严谨,它有很多的搭档,我们称这些搭档为“方根”,它是组成方剂的配伍,而这些配伍都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贴吧:
中医作者:
东海郯人 2016-03-08 16:27 锟截革拷锟斤拷张显道文章:我考虑动机的两个原因 附几篇我的 类 回复
吉凶徽 :多余,或者语意重复,语法不正确,我经过思考后,觉得,是自己的错误,会修改,但是,仅仅是怕别人看不进去,就改变自己,我觉得不好。还有,如果,有用词的文笔好,思维流畅,就不怕因为长,大家不看,反过来,短也不会愿意看的。至于我,是否流畅,我自己不敢枉评,别人呢,见仁见智吧
贴吧:
鲁迅作者:
张显道 2015-12-03 15:09 锟截革拷锟斤拷鲁迅的文章真写的好吗? 为啥要贬低一个人呢?人品不好吗?人品有多不好?做错事了吗?
贴吧:
隐居作者:
Monikaaaaa 2016-03-08 18:22 锟截革拷锟斤拷鲁迅的文章真写的好吗? 我认为朱自清写的好,荷塘月色里把荷花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多好。初中竟然把这个点睛之笔删掉。也有背影。
贴吧:
隐居作者:
梦隐海南 2016-03-08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