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祭祖吧吧
关注: 88 贴子: 2,313

  • 目录:
  • 个人贴吧
  • 4
    德平县新庄 该村由来的说法值得商榷。 该村应为齐家柳行与新庄二村合并而来。村中至今有一户齐姓,与德平县齐氏祖源地齐家老庄同宗。“某某行”的村名出现较早,而叫“新庄”的在德平县都较晚。今德平古城及附近齐姓较多,这是因为齐姓是县境内的望族之一。
  • 24
    shipinsail 2015-10
    我是齐老庄齐书升(曾任村大队长)的 外孙女,也是天津北塘齐氏家族齐永年的重孙女。我想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天津北塘这一支齐姓?
  • 2
    这里是明清以来德平(县)齐氏发源地——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糜镇齐家老庄。
  • 3
    德州临邑齐氏子孙想购买最新的族谱,请吧主指点联系方式。
  • 7
    河南淮阳齐老的报道
    qjl3186 2-11
  • 0
    经核实吧主德水安澜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齐老祭祖吧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6
    糜镇西街齐氏迁徙图 据《齐氏族谱》记载,糜镇齐家老庄是原德平县齐氏家族发祥地,大明永乐二年(1404)建村,始祖仲庆公,二世祖有英、嵩、成、公、元五人,故后世依此分为五大支。我糜镇西街齐氏属于二支,是嵩公的后代,可惜从二世至十五世之间的祖讳今已失考。 明朝末年,我们这一支系的九世祖从齐家老庄迁出,先居糜镇街东二里远的高于家村。相传,先人治家有方,生活富庶,然而几代单传,人烟不旺,于是到清朝中叶又西迁糜镇东
  • 1
    看现在的疫情,清明节祭祖大典的时间需调整
  • 3
    手指上的斗和簸箕代表什么? 十个斗的人和十个簸箕的是上天注定的姻缘,他们要受好几世磨难不能相守,才可以换来下一生缘份,而且呀即使离去也不必再喝孟
  • 2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
  • 1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
  • 5
    大家好,请问祭祀祖先该怎么做,有什么讲究,我家是农村的,祖先,爷爷奶奶,二叔……他们的坟不是在一块,希望大家给我支个招,谢谢🙏,阿弥陀佛
    德水安澜 12-23
  • 2
    我国拟确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26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九九重阳节是中
  • 2
    孔子的夫人是谁?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却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
  • 14
    讣告范例一   ××市原政协委员×××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年×月×日×时×分在逝世××市,终年九十岁。今定于×年×月×日×时在××火葬场
  • 5
    我以为这个是我们这的吧呢!看了半天才明白。 我们这也有个齐老😁,不知道和你们是不是一起的!河南省淮阳县齐老乡
  • 1
    临近清明,莫忘祭祖
  • 0
    值此新春到来之际,给齐氏宗亲拜年!祝愿齐氏家族繁荣昌盛!祝愿宗亲们幸福安康!
  • 0
    如题,http://www.amtb.org.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51&we
  • 1
    丁庄在哪
    德水安澜 10-18
  • 7
    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无锡《锦树
  • 4
    齐老庄《齐氏族谱》(2015续编本)编辑人员以及村中齐氏代表,今天下午到祖茔扫墓。 活动结束后,又对续谱工作进行梳理、安排。据统计,还有下面的村子没有送来材料: 临邑县毕家、大郭家、费家,陵县糜镇东、中李楼,前孙乡东堂村在陵县德州居住的人家。 加油吧!
  • 0
    第十三届齐文化节临淄开幕 齐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农村大众报淄博圌讯 (记者李伟)9月12日,第十三届齐文化节在淄博市临淄区开幕。同期,面积达3.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万余件的齐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本届齐文化节以“泱泱齐风”为主题,由山东省文化厅、淄博市人民政圌府主办,临淄区人民政圌府、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淄博市旅游局共同承办。   本届齐文化节坚持“民本、节俭、开放、实效”的办节原则,深入挖掘“开放、包容
  • 1
    溯源寻亲的帖子内容越详细越好,如: 现居何地? 祖籍何地?(省、县、乡) 何时迁移? 祖籍记忆、传说、特征?派字? ------ 蛛丝马迹的资料都有益于比对!
  • 3
    法治建设离不开“家”    当下中国的发展,不能不要“家”,相反还要弘扬“家”、发展“家”。   
  • 9
    公元2015年清明节庆贺《齐氏族谱》修编告竣仪式暨齐氏祭祖大典活动 (录像上集) http://60.216.16.195/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31
  • 4
    人日,是指每年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 3
    优良传统通过家风代代延续 二战前,欧洲学者曾探讨,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屹立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 重视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汉字“孝”的形义,不仅是“子”承“老”,而且是“老”传“子”。中华文化的人伦情义正是通过家庭代代相传。 中华的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百姓日用伦常之中。大儒董仲舒提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对此应该
  • 1
    探索民族之根追溯姓氏之源 《中华民族姓氏承传历史大系表》    一部探索民族之根和追溯姓氏之源的新著《中华民族姓氏承传历史大系表》近日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捐赠给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00余名中外会议代表。   据《中华民族姓氏承传历史大系表》的编著者、山东省中华家谱学会会长杨宗佑介绍,全书依照家谱承传世系表的体例,以家族传承、人的繁衍为主线,侧重于家族承传的连续性、持续
  • 1
    齐氏宗亲羊年吉祥
  • 5
    从《论语》孟懿子问孝谈起   孔子重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宗法观念,因此,孝在孔子的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在《论语》中,孔子论孝的语句不多,但是在有限的几句中却鲜明地表达了他对于孝的思考和真知灼见,成为两千年以来一直指导着我们中国人人伦处世的基本原则。   孔子关于孝的见解主要体现在《论语·为政》篇中,是针对他的四个弟子问孝而发。综观孔子对学生的回答,体现了他的一以贯之的“因材施教”教育观念。孔子兴办私学,广招门徒
  • 3
    七、先儒修谱论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
    姜中子 2-23
  • 3
    (注意:本文分若干帖,每帖1楼为正文) 一、家谱价值 中国家谱,于今人有什么价值?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存留至今的家谱疑信相渗、精华与糟粕同在的现状来看,家谱对今人具有以下两方面价值: 1、家谱的历史价值。作为家族繁衍、活动档案材料的家谱,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活动相关的丰富资料,它对于相关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价值,这已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所论证。几十年前,史学大师顾颉
    德水安澜 12-24
  • 4
     2、家谱的文化价值。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说过:“中国人民说王道是顺乎自然,换一句话自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团体便是民族”。中华民族就是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经过几千年的蕴酿由众多族源融合、自然形成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相对独立共同生活的地
    德水安澜 12-24
  • 4
    家谱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应该注重考察谱牒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现象、规律、社会影响和作用。谱牒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全用史料价值的标准来要求它。比如攀援历史名人为始祖的现象,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考察是不可取的,但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它又往往起了名人效应,凝聚、鼓舞族群的作用。又如同宗共祖问题,从历史的真实看,任何一个姓氏,其来源都十分复杂,历代改姓、赐姓、冒
    德水安澜 12-24
  • 3
    二、家谱名称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
    德水安澜 12-24
  • 2
    3、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德水安澜 12-24
  • 3
    5、家传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历史功绩,那就得看家传了。家传,是用来记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人的事迹的文体,是一种正式的传记,明朝之前,传与谱是分开来记的。 “传记”记述了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如:出资修建词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并荣耀家族。 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
    德水安澜 12-24
  • 3
    6、艺文著述 “谱乃一家之史”,其中当然少不了家人的艺文著述。自六朝起,就有将家族中名人的著作录入家谱的惯例,尤其是到了明朝,此风更盛,这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涉及史学、文化、经济、宗教等许多领域,在形式上甚至堪于“经典史料”相媲美。 家谱中的艺文著述,在体例上一般称作: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 艺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也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以及经籍、表策、碑文、书札等
    德水安澜 12-24
  • 3
    7、家谱图像 家谱之体现,能合书、图、史、表、志为一体者,它的利用价值就显得大些。家谱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图片资料为副,但一张好的图片、照片仍是能将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质传达出来。 将图片、照片纳入家谱的意义在于,为家族传承提高了一个最直接的环境背景,使家谱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记录、整体概念也变得鲜明而生动起来。 只要是能让人对家谱有更进一步认识的古地图或老照片,均应该被收入家谱里,包括: 1)老照片:家中存
    德水安澜 12-24
  • 2
    五、家谱文化发展 如今,一些地方官方和民间修家谱热情高涨,据东阳谱牒文化研究者马云鹿分析,可归纳为经济的稳步发展、宽松的思想氛围和与日俱增的崇祖寻根意识。 从宋代开始,修纂家谱是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有修谱传统的地区,随着思想的解禁,曾被视作封建迷信的家谱可以自由流通阅读,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尤其是老人们的美好回忆。而日益安定、富裕的生活,则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精力。在乡土社会结构日益呈现
    德水安澜 12-2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