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3
-
3现在人讲究追剧 小时候北京人还追过纪录片 「动物世界」在1981年播出,赵忠祥配音 北京人或者全中国的人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了绚丽多彩的非洲大草原。 看到了狮子猎杀羚羊和声势浩大的角马大迁徙。 当年风靡全国,晚上播出的时候,全家守候。 这部片子是英国BBC于1977年制作,原名「野生动物世界」。一直播出到2005年才结束,共253集 当年中央台只引进了一小部分。但已经让中国人感到赞叹不已。 笔者至今还记得片头的旋律和一些画面 另一部重
-
18顺义是北京的远郊区县,可顺义在59前以前属于河北,其实不止是顺义当时北京现在的很多郊区都不属于北京。
-
1045看现在网上的焖子大多是驴肉焖子,我怎么记得那时的焖子不是驴肉的?那时我还小,只顾吃,不关心原料和做法。11老年间冬天奇冷。 除了煤球炉子和大棉袄,二棉裤之外,老北京人会喝二口的,讲究来二两暖暖身子。 尽管现代医学证明,酒精只是加速了血液流动,并非真的温暖,甚至还有丧失体温的可能。 但毕竟感觉上的确暖和了。 此外,穷人还有二个法子避寒,就是吃烫饭和热汤面。 前者就是不管家里还剩下什么,饭呀,菜呀,加水一起咕嘟,相声里珍珠翡翠白玉汤那个意思。 有绿叶菜可以放上二片。然后趁热来上二碗,保证能出身透汗。 后来生活好了9跟早点当“稀”的喝的豆腐脑不同。 咱的老豆腐通常都是下午出摊。 小贩担着个担子,一头是各种调料,粗瓷大碗,勺子等家伙式 另一头是装着老豆腐的木桶。 找个地方宽敞不碍事的地方就可以营业了。电视剧里那种还提供桌椅板凳的老豆腐摊当年是没有的。 老豆腐和豆腐脑的最大区别就是必须用卤水点,石膏点出来的质地太软做不了老豆腐。 当年在京城卖老豆腐的以河北人居多 吃主来了,小贩会从豆腐桶里铲出一块儿,四四方方的老豆腐,提1810说起菜百大家总会想起京城黄金第一家,其实菜百最开始是百货商场,菜百成立于1956年到明年就整七张儿了最早的菜百不在白广路而是骡马市大街,菜百和白广路等老商场一样有独立的分支,我小时候菜百边儿上就有个菜百文化用品商场,专卖文体用品我第一台小霸王游戏机就是在这儿卖的这个商场一直开到2000年左右都还在菜市口街上文具虽然款式不新但价格实惠、耐用.....1988年菜百才开始卖黄金也兼营百货、食品,那个时候的菜市口大街商业比现711现在各色节日,除了过春节还有点意思。 其他基本都索然无味了。 而老年间,咱北京人最看重的节日有三个, 第一就是端午 吃粽子,是南北共有的习俗,而咱北京人讲究吃黄米小枣的。 之中枣子讲究以密云产的最好。用马兰草捆扎。 这种粽子都是郊区农民做好了,运到城里来卖,是不是非得相声里的“马坡”不一定了 现在南方粽子一统天下。 咱北京自己的黄米粽反而几十年不见了。 此外还讲究吃五毒饼,因为春回大地各种进入冬眠的蛇虫鼠蚁,8799145有前门,是不是就有后门,我记得小时候听戏匣子里说过,北京有前门,那就有后门,后门就是地安门。我昨儿在微信里的直播视频里,看到一个导游在地安门直播,我就说了一句这是后门,他让我一边呆着去,他说有后门桥,那来的后门。208春天头口鲜的香椿很多人应该已经吃过了。 尽管几乎都是大棚货,甚至从外地运来的。 其实还有另一种时鲜,值得一尝。 就是花椒芽了。 顾名思义,即花椒树的嫩叶。 中医认为此物性温,有通经(络)驱寒,提升人体阳气的功效。 而且维生素含量丰富,是有益身体的好食材。 吃法简单。掺上面粉,鸡蛋,煎炸都可。 焯水凉拌也行。 咱北京,还有一道花椒芽面 把花椒芽洗净,切碎。配上炒好肉沫做成汆面。 吃上一口满嘴清香。加上微微的香麻,5005各位吧友们?有哪位知道北京站附近是否曾有一片德国坟地?1959年建北京站时占用了,知道的话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谢谢81151前天在公园一问20,要是在老家也就算了,可北京这7块钱一串糖葫芦都地方棉花糖怎么可以这么贵。有没有大哥知道啊370西四北小学,小绒线小学,西四北三条小学。7白广路是从1953年开始拓路修街到1954年启用通车,1965年取白纸坊街和广安门内大街的字首,改称白广路。白广路两侧建立了“总参三所”大院、轻工部(后来的电力部)大院、白广路二条4号的五机部五院宿舍大院、北京第六十六中学、大华陶瓷厂、宣武体育场、水利水电干部学校(今水利部)大院、七号“八一厂宿舍”(今民政干部学院)大院、白广路商场和路东的“黑冶”(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大院、广安门电影院等建筑。白广路中部是白广151010现在馋了或者家里临时来了个客人 又没什么准备,通常都是自己或者打发孩子到卖熟食的店 切点香肠小肚或者来只烧鸡,拌好的凉菜,再买点啤酒。 回家切开装盘,就是很丰盛体面的一顿待客的饭。 老年间也差不多。 但分档次 最低一档叫背红柜子(贵教背白柜子),卖“熏鱼儿”的,以下水为主,但味道做得绝不差。 最受欢迎的是猪头肉,猪肝儿,苦肠等等 便宜,好吃,但多少有点上不得台面 所以想再上一个档次,就得关照“盒子铺”。 那时13013首先必须澄清的一点。 现在我们吃的99%的酱油,都是所谓化学酱油。和祖宗传统的酿造酱油,也叫“秋油” 几乎不算一类东西,后者工序繁杂。最快几个月,最长一年才能生产一批货。 而化学酱油,几天就能出生产出一大堆。 二者在口味和营养上也几乎是天差地别。 化学酱油是19世纪,德国人发明的。主要原料是“豆粕” 通俗的说就是喂牲口的豆渣。 而传统的酿造酱油的原料必须是正经和黄豆和黑豆。 但就这么个档次的东西,当年也是重要的调13712在烧(烤)鸭大红大紫之前 咱北京老百姓最上档次的大菜,其实是烤小猪和烤炉肉。 而做这行买卖的就叫做--炉铺。 现而今的烤鸭馆子,诸如便宜坊,全聚德,前身就是--炉铺 炉铺经营三个品种,南炉鸭子(烧鸭),烧小猪和挂炉肉。 最上档次是烤小猪,特别是在旗的,过年或者平时有喜寿事,一定要去炉铺订烤猪来吃。 至于烤鸭子,虽然有人吃,但远远没有今天那么大的名气。 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挂炉肉,也叫烤方。 原料选择优质五花肉,一块几16710424300去年没走完的今年接着来。1723441812上午带孩子打完疫苗中午坐52上班,双人座我一开始自己坐里面,北京站口上来一老胖子屁股大腿紧贴着我坐边上,腿劈着,中间放行李……有了这两天地铁拘留老大爷那事儿,我什么也没敢表达,赶紧站起来溜了……8那是个清寡的年代,那是个富庶的年代。那是个空虚的年代,那是个充实的年代。 那是个一去不返的游戏童年! “六零后”无疑是一代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出生的年代正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和帝国主义封锁带来的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因此,呱呱落地,吃喝就成了大问题;及至到了求学的年龄又偏偏赶上来势汹涌的特殊历史时期,而不得不背着硬挺的新书包转身回家,从此,走进一个五光十色的游戏世界。于是,这便产生了一个令现代孩子们羡慕3看电视的时候老是听到那个背景音乐,感觉心痒痒,但是搜不到,请问谁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