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唵 嘎贝罗嘎木 莎哈! 【超度踏死虫蚁咒、度肉咒】去便利商店,可以加念「唵 嘎贝罗嘎木 莎哈」,肉都变成素食,至少人们吃这肉时,不跟它结恶缘。每
-
0常常有朋友感叹活得累,他们的人生往往是这样的。一是期待过甚,预期与现实脱节,条件与结果相悖;二是设想过高,总以为攀高无须坚韧,涉远不用艰辛,
-
0“舍弃此生”的标准是什么?远离对物质的依靠或执着,真正投入修行中。有些人舍弃物质,追寻另一条心灵的道路,结果又买了更多法器,拥有更多不同的东
-
0唵 嘎贝罗嘎木 莎哈 【超度踏死虫蚁咒、度肉咒】去便利商店,可以加念「唵 嘎贝罗嘎木 莎哈」,肉都变成素食,至少人们吃这肉时,不跟它结恶缘。每天
-
0现在很多人喜欢学习禅修,身体坐直,手持定印;但是,真正禅修的要点是什么呢?就是认识自心动机的善恶而作取舍。因此,禅修的入手处就是观看、审查自
-
0如果我们不了解轮回是幻相。即使我们努力在做断除我执的禅修,我们的佛法修行也不会稳定,我们也无法发现佛法的真正力量。修持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
-
0末法时代的众生的确十分恶劣,大多数忙于指责他人,却不知省察己过,对于别人饶益众生的事业,不仅不能随喜赞叹,还冤枉妒忌。在背后议论他人的是非短
-
0所谓傲慢就是对自己的学问和财富等方面生起一种满足之心,并且在自己的身语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恶行。_法王如意宝言教
-
0在发心的过程中,我们最好不要凭空许诺要承担多重多重的担子,在经过反复的权衡后,凡是觉得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无论是有关佛法的,还是与佛法无关的
-
0若自己始终不能达成的愿望或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不要太过分执著去追求,否则就会给你的身心带来剧烈的痛苦,不但在今生盛燃烦恼,而且把来世也摧
-
2欲成其大,首须志远,不为琐事所羁,不为蝇利所惑,不为暗局所迷,不较锱铢得失,不计当下成败,眼有大视野,胸怀大气魄;次须心高,不纠于情,不缠于
-
0学习佛法以后并不是做奇奇怪怪的事情,而是提高自己的智慧,要更爱众生、更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样的话我们的智慧才不是修偏的。如果有智慧有慈悲的
-
0学佛,不只是对死亡的寄托,也不是为了死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看待人生。透过佛教的无常观,我们会明白,很多事情,虽然
-
0在修行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磨难,此时千万不要被磨难刺穿了修行的心脏,如果自己毅力很强,犹如山王般不被波涛、狂风、大鹏等违缘所动,修行一定会
-
0当你懂得如何找到事物背后的光明面,你会发现,渐渐地,恐惧、负面的情绪也会离你远去,正面的信念在你心中不断被强化,幸运也会开始向你招手。
-
0佛曰: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
-
0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念佛之人,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要这样修,要听印光大师的话。印光大师是谁?大势至菩萨的化现,他显现出家相。有没
-
0别问前生是何人!也别问来世作何人!但求今生做好人!生命的起点到终点就是这样,需要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最后到达的高度,全在于你心中的舞台有多大
-
0一滴水要怎么让它永不消灭?就是将这滴水倒入大海中,让大海中永远有那一滴水存在。我们和世界一切众生都有连带的责任,与一切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不
-
0应视一切的困境磨难为加持的变装,它们能够庄严我们的生命,我们必能寻获利益的果实。我们应当善用一切所面临的困难,是为了达到更多的开展,因此,“
-
0环境好坏,常常随心而变。心若调伏了,周遭的环境自会安静。哪怕身居闹市,也可如如不动。陶渊明就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
0你必须用慈悲的水灭掉嗔恨的烈火。你必须用强力疗效的桥梁来渡过贪欲之河。你必须在愚痴的阴暗中点亮明智的火炬。你必须用精进的捣杵敲碎傲慢的高山。
-
1“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这句的意思是说:别人的诽谤也好,非议也罢,就像架起柴火来烧天,天不会
-
0摘自2008年8月法王接见台湾心创会时的开示 谈到佛法,首先要了解佛法的用意及意义,学习佛法是为了消除痛苦,但重点不在痛苦本身,而是要了解痛苦的因
-
0【福慧双修】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哥哥持戒修慧,不乐修福;弟弟广修福德,却不持净戒。转世哥哥因前世不乐修福,故终日托钵,求食不得;弟
-
0很多人修行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分别念太重,人不稳重,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还没有成功就半途而废,这样的话,一生将一无所成。 --修心利刃轮释
-
0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佛教徒?因为很多有情众生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却因人类而受很多伤害,他们是没有怙主的,没有人救护、没有帮助,我们要发愿成为
-
0现在这个世界太乱了,无论我们是年纪小还是能力不足,都需要有勇气,因为这个世界不会施舍给我们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坚强一点。这样的话,我们的亲人也
-
0大乘的修持是对痛苦所逼的可怜众生生起悲心、慈爱心,即使他们曾造下大罪业,我们也要无任何分别心将他们安置到解脱道上。我们发愿希望普天下所有众生
-
0倘若你是因为别人的嫉妒而放弃了工作的承担这是不对的,反而应该要努力的为了相信你的人而努力的勇往直前。因此,比起因为别人的指责而延迟自己,还不
-
0悟道、成佛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所说的法如筏喻者;等于一个过河的船,你过了河不必要把船背在身上走。换句话说,如果过河不要你的船好不好?
-
0【慈悲甘露】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我们归宿在哪里?一般人把有房子当归宿,有太太有先生有感情当归宿,我们修学佛教的人,是以清净心作归宿。《金
-
00十年蹉跎灭道心 儒释道心不留痕 拜佛多是愚痴人 读佛些许大贪嗔 六经常入大王坟 传统文化已凋零 乌托邦梦众生梦 儒释道心何处生 梦梦心心在卍中 多少0我们必须自问,修持佛法的目的,是否只是为了求得此生的安稳与舒适?如果我们修持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暂时的舒解与放松,或是希冀长寿与财富,那么0佛教生命电视 10月22日 10:02 修行要有永不变易的信心, 永不退缩的决心, 永不熄灭的慧心, 永不熄灭的爱心, 永不变质的善心, 永不冷却的热心, 以00我们应该全然地体验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不要把自己封闭成一只地洞中的土鼠。这种修持将释放极大的能量,一种通常因束缚在某个“参考点”而被压制的能0智悲佛网微博 10月22日 15:40 观想一切如梦如幻,会不会太消极了呢?并不会。这就像我们在做梦时,为了消除梦中的恐怖,需要依靠梦中的对治方法一样。0其实,问题不在事情的大小,主要在于自己是以什么心态去感觉,去认识,这会造成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静心,静心的意思,就是让心安住0修心是一种转变过程,一个人在此多变世界中出生,所以不论你是谁,你同样得面对各种不同挑战.我认为应该明白修习佛法的要点就是要能接受各种烦恼挑战,这100如果你真正有智慧的话,便能找到涅盘的地方,就在痛苦里。痛苦是最好的老师,你不必花一分钱,不必很尊重他,也不须发什么戒言,这老师都与你同在,事01、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