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 879,357 贴子: 12,165,159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92
    死个夏侯渊汉中城池仍然在手中居然就放弃汉中了,一个大郡说扔就扔了 ,刘备得地得的也太容易了。
  • 103
    写这篇不是为了鼓吹关羽有多牛,只是澄清一下网络上的那些关羽不入流武将的言论,仅此而已。 毕竟如果菜得不行怎么会有后世尊奉。 关羽历代追封情况如下:1. 蜀汉:景耀三年(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2. 唐代:唐德宗时关羽被列入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配享武成王庙。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将其列为七十二将相之一。3.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三年(1104年),封为崇宁真君。大观二年(1108年),
  • 26
    两人在联盟的时候见过面,孙坚也确实是军事能力强的人 演义里的评价也是间接表扬了孙坚的
    那尓撒斯 02:33
  • 53
    我怎么记得法正尚书令时期,诸葛亮还在管后勤,诸葛亮是在刘备死后才一步步拿到实权,而且尚书令不是正经的实权官职吗 ,怎么成路边一条了
    好热7735 02:28
  • 147
    “刘备借荆州”主要借的是南郡。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被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部分地区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刘备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将东吴占据的南郡借给了刘备。 后来,刘备取蜀后,孙权派诸葛瑾入蜀要求刘备履约还地,双方经过协商
  • 179
    关羽和吕蒙各有其军事上的优势,很难简单判定谁更有军事水平。 关羽有勇有谋,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凭借此战威震华夏,展现出卓越的战术指挥以及把握战机的能力,善于利用地形等条件作战。 吕蒙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堪称经典,他深知关羽的性格与荆州布防特点,用计麻痹关羽,然后出其不意发动袭击,兵不血刃夺取荆州,从战略谋划和奇袭战术运用上极为出色。 总体而言,两人都在不同的战事中展现出了高超军事
  • 97
    应吧主@友盟李飞 邀请。在本吧发表我的成果。 这是本人的总结,如有遗漏,请不吝赐教。 本录的时间止于建安元年,之后的另有一录《汉末三国太守刺史录》
    沐宸diss 01:54
  • 133
    当年东吴以招驸马的名义设 鸿门宴 ,周瑜知道刘备后面站的是关羽 ,为什么就不敢摔杯了?
    lw爱sl 01:52
  • 178
    注意,是能力,无关所谓的道德。 翻看几年前的互联网评论,很多对孙权能力的评论都是远不如曹刘,都觉得他只配和二代曹丕刘禅比,但最近一两年,似乎认同孙权大于刘备的互联网评论越来越多了?当然还是没没有去碰瓷曹操的,这是网友评价孙权更客观了还是吴粉开始发力了?
  • 223
    一、曹晋长期不把蜀汉当回事的官方理由:1.蜀汉找不出人可以称为名将,勉强就一个关羽:【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2.曹魏长期性对蜀汉不设防备,当蜀汉不存在:【始,国家以蜀中唯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以是略无备预】。 3.曹睿认为赶跑孙权就是胜利就可以开庆功宴了,蜀汉就别当回事派个将领就能手拿把掐:【“权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遂进军幸寿春,录诸将功,封赏各有差】 4.晋臣为灭吴蜀争功时认为蜀汉是个小
  • 34
    那关羽和吕蒙到底是不是盟友呢? 一些人总是津津乐道吕蒙背信弃义,像祥林嫂一样一样的。 但却从来不说关羽背信弃义在先,被吕蒙剿灭在后,正所谓的天道循环嘛,又什么好委屈的呢? 关羽辱骂孙权的时候,关羽和吕蒙是不是盟友? 关羽擅自夺取东吴粮食的时候,关羽和吕蒙是不是盟友? 关羽扬言要灭了东吴的时候,关羽和吕蒙是不是盟友? 沿江修那么多的烽火台,到底是防曹操呢还是放孙权呢? 你说防曹操吧,两边隔了一个太平洋,那可
  • 501
    和周瑜政见相反,周瑜主张限刘困刘化刘。 而鲁肃则是主张容刘资刘壮刘。导致刘备做大,最后还和东吴决一死战。 然后,又把庞统推介给刘备,他为何就不推介给孙权呢? 是怕庞统的才能影响到鲁肃自己在东吴的地位吗? 搞不懂鲁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LJW爱SQKS 01:11
  • 242
    以下几种选择或许能避免败走麦城的结局: • 及时回防:在得知荆州丢失后,迅速集结兵力回援荆州,趁东吴立足未稳,尝试夺回关键据点,而不是先分兵去围襄樊,避免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 • 稳固防线等待援军:如果回防已来不及,那就选择一处易守难攻之地,比如麦城周边可依托的险要之处,构筑坚固防线,同时向刘备的益州大本营火速求援,等待援军一同反击。 • 转移突围谋后路:可以尝试秘密向其他方向转移,比如往西北上庸等地靠拢
    ckboman 00:41
  • 10
    伊籍是三国历史人物中少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但是却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据《三国志》记载,伊籍早年依附刘表时,他以“常往来自托”的纵横家姿态游走于荆州势力间,既未深度绑定刘表,又通过灵活交往积累政治资本,展现了乱世中的生存智慧。后转投刘备,从曹操属臣变为蜀汉核心成员,这一选择不仅体现其对“兴复汉室”旗号的认同,更标志着从地方割据依附者向国家建制参与者的身份跨越。伊籍最突出的贡献
  • 293
    而且还是两次。吕蒙这一波来袭几乎没有抵抗全投敌。关羽的凝聚力就这么弱?
  • 5
    隆中对、联吴抗曹、攻占荆州、刘备入蜀、进取汉中,刘备和诸葛亮一路的历程,虽然早已烂熟于心,在武侯祠看的时候,还是有别样的意味。
  • 66
    本文基本全部引用自《三国志》,本人认为《资治通鉴》的史料与《三国志》没有不同,由于一个是纪传体一个是编年体,而《资》为了符合编年体又引用了纪传体的《三》,《资》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可能会受到当时编纂者的影响(但《资》中夷陵之战每件事发生的年份是绝对没问题的),故我直接引用《三国志》。我们从最开始的伐吴说起,《魏书》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这里刘备的支党(部
    凛冬以至 00:13
  • 15
    非常美的地方呢,真是我们的母亲河
    阿水 00:13
  • 472
    战场谋略,和盟友血战强敌,只会几万偷几百两码事,按照吕蒙吹逻辑白起,吴起,王翦,李牧,孙膑,韩信,卫青霍去病,陈汤,李靖,李世民,朱元璋,徐达,王守仁,于谦都是不会谋略的吗。 战略,教员明确孙权吕蒙被刺是错误的 战术谋略也算不上 只能算是阴谋诡计而已 战术谋略,陆逊不参合吕蒙偷江陵,去插最关键的宜都 吕蒙充其量就是战场凭本事和谋略都不行,但是擅长阴人,蹲点找机会,偷
  • 122
    曹操南下时,张昭提出了投降。 当时曹操实力大,对张昭来说,他的判断其实是打不过。 再加上,张昭不如年轻人激进,对大汉也有实实在在的留恋。 只要翻一翻张昭的传记就可以知道,这个老头根本就不怕死,所以也完全不存在怕死而不忠于孙氏的问题 后面孙权宣布开战,他二话不说,就带兵去打仗了。 张昭参与铺就了孙吴集团的来时路。 孙策开创江东基业的时候,张昭做了很多事。 他意向的主公是孙翊,但孙策给了孙权。 张昭就很坚定支持
    毛弟坨 4-29
  • 76
    孙权这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大多都觉得他多疑善猜,赤壁时候明知道程普和周瑜不和,还故意派程普掣肘周瑜,后来又想用孙皎掣肘吕蒙,被吕蒙一顿表忠心➕"几败国事"才给说服了。 刘晔分析孙权“外示服从,内实观望”,陈寿评价他“性多嫌忌,果于杀戮”,后世王夫之评价“孙权之险诈,过于曹刘”。 种种来看都表明孙权应该是一个生性多疑,阴险冰冷的权术大师,但他有时候做出来的事却很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比如凿
  • 6
    这是民间看法还是官方看法? 不过,无论是哪个的看法,刘备荆州,无论在民间还是官方,都是承认的。 这个应该是定论吧?
    吴权 4-29
  • 1
    何东尧 4-29
  • 13
    诸葛亮在琅琊生活过几年。诸葛亮在南阳襄阳那边生活了20年左右,跟了刘备以后,庞统寄了,需要补位把管后勤的调到刘备身边,打南蛮八年,北伐差不多7年。诸葛亮入川大概是214年,诸葛亮181年生,33岁左右入川。54岁死。葬也是葬的汉中定军山。
    司空袁 4-29
  • 61
    说刘备只借了南郡,让他们上史料,他们把你禁言。 说刘备用江夏换南郡,让他们上史料,他们把你禁言。 说刘备用交州和孙权做交易获得了荆州,让他们上史料,他们把你禁言。 总之,让他们上史料,他们大概率把你禁言,哈哈哈哈哈哈哈
    心湖 4-29
  • 78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鲁肃在榻上向孙权提出了“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战略构想。这一论断打破了当时“尊汉”的政治正确观念,直言不讳地指出“汉室不可复兴”。相较于诸葛亮《隆中对》中所提出的“跨有荆益”的策略,鲁肃更加强调长江天险与地理整合的重要性。其超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地缘认知上,他指出了荆州作为交通枢纽的关键位置(外带江汉,内阻山陵),这比曹操南下还要早十年预判到
  • 290
    曹操的权力,在晚年达到了顶峰,他始终没有登上帝位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有多种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 首先,曹操觉得,代汉称帝,不利于自己。 早在汉灵帝光和末年,曹操就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其次,荀彧。 曹操的文官班底,是荀彧帮他建立的。 荀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希望曹操平定天下以后,还政于汉献帝。 所以,他连曹操封魏公都是反对的。 由于曹操同时接纳了刘协的汉廷,曹魏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
    卡普空 4-29
  • 1
    三国时期的水文也很有意思。 汉水有多宽流量多少,为什么能有上十米的洪水,汉中到长江的通航情况怎么样? 长江各段有多宽流量多少,顺流而下有多快? 荆州云梦泽残留是什么样的,是否遍地都是水道湖泊?
  • 61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几条是干货?几条是政治正确的场面话?几条是凑字数?
  • 4
    袁绍于北方扶持傀儡皇帝,刻下玉玺?是刘虞吗? 但是跟袁术称帝不是同一个时期啊,是不是时间线不太对?
    忏魂曲 4-29
  • 35
    司马懿如果不架空曹魏证券,就不会出现五胡乱华。所以司马懿是肇事者。 如果曹操不架空汉证券,就不会出现五胡乱华。所以曹操是肇事者。 如果周瑜不阻挡曹操的统一之战,就不会出现五胡乱华。所以周瑜是肇事者。 如果孙权不用周瑜做统帅打赢赤壁大战,就不会出现五胡乱华,所以孙权是肇事者。 如果刘备归顺曹操,就不会出现赤壁大战,就不会出现五胡乱华,所以刘备是肇事者。 如果诸葛亮不出山辅助刘备,刘备就不会成气候,就不会出
    Tarovn 4-29
  • 59
    关羽:1、下邳防守战;主将;战败镇守下邳,被曹操击败生擒 2、青泥口之战;主将;战败乐进击退关羽、苏飞。南郡各处投降乐进。 3、寻口之战;主将;战败 乐进和文聘击败关羽,文聘封延寿亭侯。 4、汉津之战;主将;战败 被文聘攻取辎重 5、荆城之战;主将;小败 被文聘烧了战船 6、吕蒙第一次取三郡;主将;大败 吕蒙写书信,长沙、桂阳归服关羽没有采取行动。 7、吕蒙第二次取三郡;主将;大败。吕蒙智取郝普,攻下零陵 关羽看到甘宁不敢渡河。9、襄樊之战2;
  • 185
    刘备,关羽,几万蜀军死了,就好像没发生过,而且孙权称帝,就是汉贼,说好的汉贼不两立呢? 孙权,曹打他时他是刘备小舅子,刘打他时他是大魏吴王,北伐有利时就背刺,跟这种人结盟能结出个好果子? 就不说联合曹魏攻吴了,两家都不结,苟在蜀地看两家打,也比自己做出头鸟强,万一北伐有利,可能又遭到背刺,好在这事再没发生过,北伐的进展一直不大。
  • 24
    我知道这二者忠诚在诸葛亮身上是统一而非矛盾的,但还是好奇这俩者对诸葛亮来说哪个更甚?
  • 324
    不就打了个什么都不懂的刘备,为什么被吹在诸葛亮之上?
  • 274
    实在太厉害了。 比如说,孙权杀了关羽就丧失了东吴统一中国的可能性。 在比如说,周瑜进攻西川,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再比如说,吕蒙不攻击关羽,关羽就能拿下襄阳樊城。 太多了,举都举不完
  • 4
    1.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与先零羌叛,以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军帅,攻杀护羌校尉伶徵、金城太守陈懿——后汉书卷8 2.夏四月,凉州刺史耿鄙讨金城贼韩遂,鄙兵大败——后汉书卷8 3.遂寇汉阳,汉阳太守傅燮战没——后汉书卷8 4.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后汉书卷102 5.温、卓与战,辄不利——后汉书卷102 6.(败)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章、遂败走
  • 116
    rt.网上有种说法是袁绍打曹操时留下一支军队对付匈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 37
    若董卓没有进京,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 朝廷方面:宦官与外戚的斗争或许仍会持续,不过不至于立刻让汉室陷入极度混乱、权威扫地的局面,朝廷还能维持表面的秩序,皇帝诏令也能保有一定影响力,各方势力仍在既有框架下博弈。 • 地方势力:诸侯们缺少董卓进京这个导火索,不会那么快名正言顺地拥兵自重、互相攻伐,天下大乱的步伐会延缓,也许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相对平稳的割据状态,各自经营地盘,向朝廷表忠心。 • 汉室延续:有机
  • 198
    但是我今天要为蜀国发发声 1 刘备开局绝对是最难的 虽然他名头很大 (大汉皇叔)但是完全是靠自己吹出来的 他的本钱真的很少 很少 (当然肯定比普通人好很多) 开局基本没啥钱 靠自己的能力拉了关羽张飞2个绝世小弟 1 到处的靠着自己吹嘘的皇叔名头到处混 但是毕竟没有真正的本钱 要兵没几个 将倒是靠着自己能力混了好几个顶尖的 但是地盘没有 要钱也没有 前期好不容易混个徐州还是个四面迎敌的地方 根本没法守着住 1 袁绍袁术两兄弟 依靠
  • 0
    首先是诸葛亮 其次是费诗 最后是陆逊 这些高帽子让关羽整个人都飘了
  • 81
    话说有一个问题很奇怪,那些10年前爆款三国历史穿越爆款网文,男主统一三国建立的丰功伟绩到10年后的现在都彻底没人提了。。 要知道那些10年前的三国穿越网文,男主个个英勇无比,不但统一了三国乱世,完成大一统,而且对外收复西域,封狼居胥,建立的功绩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三国人物都比不上。 但是很奇怪的是,10年前那些爆款三国穿越网文男主建立的丰功伟绩,到了10年后的现在,在现实中彻底没人提了,在网上都几乎没人提到,别说有人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