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利生吧
关注: 13 贴子: 400

弘扬佛法,福利众生

  • 目录:
  • 其他宗教
  • 0
    经核实吧主心学慈航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弘法利生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只要自己真的做得好,流言即使带来影响也是短暂的;但如果我们随着流言而转,起烦恼甚至生嗔心、起报复之行,那就背离了自己本来的路。~学诚法师
  • 2

    广告
    02:51
  • 0
    怀善念,行善举,必得福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修菩提心,做好人,说好话,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慈,万物皆庆。心怀慈悲,是度人也是度己。远离邪恶,心存善念做善事,必能改命、修福、避祸。
  • 0
    第一种钱,投资自己,自我成长。 学习的钱一定要花!如果我们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美国抓到非洲,并且不给他一毛钱花用,相信很快的,比尔·盖茨还是会有钱,因为他所有的本钱就是他头脑里的智慧。换句话说,把钱投资自己的头脑上,是最安全的理财,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 也许很多人会反驳:“连三餐都吃不饱了,负债累累,哪里有钱再去学习呢?而且学习也不见得立刻就看得到效果!”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把钱投资自己的脑袋,事实上
  • 0
    【口业的对治】1.看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2.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3.世上本无事,闲人自扰之。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6.说人是非者,定是是非人。7.口为福祸之门,病从口入,祸从口出。8.行有不足,反求诸己。9.真正慈悲的人,容得了众生的过错。
  • 8
    不要追究先前的痛苦,一切事物,不管孰好孰坏,都已经是过眼云烟了。不要预料未来的痛苦。不管现在你遭受何种痛苦,不要让步,要一再一再地鼓起勇气。不管怎样,如果你不想办法对治自心,痛苦是永不会止息的。将心安住在本然的境界中,不造作、不自溺,柔软地转心向善。
  • 60

    广告
    02:45
  • 53
    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凡此种种,每一个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心里。所以,每一次烦恼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恒愚法师
  • 1
    当我们过于关注自己和自己所感兴趣的事 忧郁就会悄悄到来 “我”变得巨大 因而无法接受任何不合我们心意的事 可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别人遵照我们的意思去行事呢 如果我们选择跟随我们的情绪和欲望走 最终只会自作自受 也许有的人会去欺骗、伤害别人 籍此让自己的愿望达成 但最终他们还是会失去 (转自道悟师微信)
  • 0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选择,人生就是无数选择的结果。要想从容选择,就必须学会放弃。世上从来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万事有得必有失,该放就放,当松则松,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洒脱。
  • 0
    【学佛】学佛不是我比谁更有智慧,而是我有太多无明烦恼要去除;学佛不是要逃避人世、追求虚无,而是深知日常生活处处是道场,活在当下就是修行;学佛不是要发现外在有一个神 ,而是发现自己的自心本性;学佛不是茫目追随,而是要了解到生命的价值在于慈悲,而慈悲是无分毫伤害的心,一种利他的心。
  • 0
    【禅】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 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 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锁,才能海阔天空的任运飞翔。 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现前。
  • 0
    【对治】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所以就想占有。为什么会起嗔心?同样是我执在作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排斥。但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贪心和嗔心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这是根本的对治方法。
  • 25

    广告
    02:39
  • 0
    【学佛:闻思修】生活要佛法化,信仰要理智化,处事要平和化,修持要日常化。不念旧恶,才能化阻力为助力;不退道心,必能转烦恼为菩提。惭愧如服,可以庄严身心;忏悔如水,可以净化性灵。学道要学三个字:经律论;修行要修三个字:戒定慧;除过要除三个字:贪瞋痴;用心要用三个字:闻思修。
  • 249
    人,不是无缘无故就成为一个恶人,而是不懂得去调伏自己的烦恼,又被纷繁的环境扰乱了心智、放大了欲望,终究走上了害人害己之路。大部分人都是“身不由己”,被心中的烦恼魔控制而不自知,覆蔽了生命真正的灵性与活力,所以人需要觉悟,开发自己的心性光明,并同样帮助他人。
  • 0
    真觉禅寺将于2014年5月1日至5日启建“真觉禅寺第三届暨吉祥报恩梁皇宝忏法会”,期间将会举办拜忏、瑜伽焰口和斋天等活动。并将于5月6日(农历四月初八)举办浴佛法会,届时将会迎请佛陀真身舍利、舍利佛与目犍连两位尊者舍利供大众瞻仰礼拜。欢迎大家参加,共沐法雨。咨询电话2029205
  • 0
    佛教常识:和上,即指和尚(术语)律家用“上”字其余多用“尚”字。本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阗国等则称和社,和阇(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例如:唐清凉国师,由朝廷所赐之称号。佛祖统纪五十一曰:‘德宗赐澄观清凉法师教授和上。’
  • 0
    【什么是六尘?】 色,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声,耳朵听得见的声音。香,鼻子闻得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得到的味道。触,身体感受得到的感觉。法,意识想得到的思维。肉体则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界的六尘,与肉体的六根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像,谓之六尘缘影,时时刻刻引动我们的喜怒哀乐。
  • 0
    法讯: 4月5日下午2点真觉禅寺举办“清明节报追思报恩法会” 4月13日凤凰山佛光寺桃花节,报名详情请咨询客堂。咨询电话2029205. 4月27日“莲池讲坛”邀请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副会长、内江市佛教协会会长、内江圣水寺方丈智海法师来保讲座。报名时间请关注寺院信息。 5月1日真觉禅寺讲启建梁皇宝忏法会,迎请佛祖真身舍利,供大众瞻仰礼拜。
  • 54

    广告
    02:33
  • 1
    供平安灯祈福通知: 关岳行宫定于3月29号(周六)19点举行供灯祈福平安活动,祈愿诸佛菩萨、天神护法护佑我们平安顺利,一切吉祥! 地址:保定关岳行宫关帝庙广场(关岳行宫东南门进) 、(天威路妇幼保健院西行300米路北) 时间:3月29日(周六)晚七点 主法:保定佛教协会副会长、保定佛教文化研究院署理院长:寂禅法师 唱颂:保定佛协第一唱颂团 联系电话:15231979797 联系人:柳江云 公交路线:301路、3路、21路、308路、28路、36路、6路、60路、35路、19路
  • 0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梨盘陀迦。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俱罗。阿[少/兔]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
  • 0
    【小知识:三世有缘】时间的迁流称为“世”。时间没有独立的自性,仅仅表现在事物的生灭变化中。在这个意义上佛教假立“三世”之说。佛教因果轮回之说
  • 0
    除夕祈愿文/星云大师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是岁残年尽, 我们的人生又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来, 在我的生活里, 尝到许多的酸甜苦辣; 在我的遭遇里
  • 34

    广告
    02:27
  • 0
    #弘法利生#师父@真广法师 给了 几副@星雲大師 的 骏程万里 现在关注我师父真广法师 与寂禅法师 免费赠送 数量有限 需要请私信百度贴吧@地狱天使1978
  • 0
    【慈五圣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因为各自美好完满的功德与品性,被赞誉为“五圣佛”,是与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
  • 0
    1.恩田:对于父母、师长、和尚、阿阇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报恩,可生福德。 2.敬田: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由恭敬而生无量之福。 3.
  • 0
    七圣财是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这是真正永不失落,不会造成副作用的财富。世间人因
  • 0
    【小知识:如何上香】 将香点燃后,用两手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用拇指顶着香的尾部。安置胸前,再举香齐眉。之后手势回到胸前用左手插香。先右念“断
  • 0
    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文/济群法师   皈依后不能做什么?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
  • 11

    广告
    02:21
  • 0
    继承密付   风穴延沼禅师在南院慧颙禅师处参学,六年之中,任职园头。有一天南院禅师到田里问风穴禅师:“你从南方来,请问南方禅门的一棒,作何商
  • 0
    别人有功德、善根、福德的时候,能够发自内心地随着对方欢喜,这叫随喜;自己有功德、善根、福德的时候,能够心甘情愿地送给众生享用,这叫回向。随喜
  • 0
    感恩的心,恭敬的心,尊重的心,无求的心,知足的心,自信的心,善良的心,博大的心,忏悔的心,忍辱的心,持戒的心,精进的心,慈悲的心,喜舍的心,
  • 0
    烧饼的故事   有一天,赵州禅师和徒弟文远禅师在一起谈禅论道,有个信徒送来一块烧饼。   赵州禅师说:“这一块烧饼我们两个人怎么吃?”   徒
  • 0
    戒贪欲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一、贪欲的起因   贪是众生的通病,在欲界称为欲贪,其性不善,在色界、无色界称为有贪,其性有覆无记,能障圣道,二者共为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九结、五钝使之一。《瑜伽师地论》说贪是由取蕴、诸见、未得境界、已得境界、恶行、男女、亲友、资具、后有、无有等十事而生起十种的染著之心,依序为事贪、 见贪 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
  • 0
    不得不说   道怤禅师是温州永义人氏,有一次去参访雪峰义存禅师,初见面时,雪峰禅师就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氏?”   道怤回答道:“温州。”
  • 81

    广告
    02:15
  • 0
    烧饼的故事   有一天,赵州禅师和徒弟文远禅师在一起谈禅论道,有个信徒送来一块烧饼。   赵州禅师说:“这一块烧饼我们两个人怎么吃?”   徒
  • 0
    真正的财富 星云大师   谁才是真正富有的人?拥有良田万顷?身价百亿?儿孙满堂?还是看得到自己拥有的人呢?   有一个大富翁家产千万,却总是说
  • 0
    布施的方法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
  • 0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 第一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 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 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 第四须菩提,称解空第一; 第五富楼那,称
  • 0
    净罪相现亦不懈怠   真正净罪的时候,要得净罪相,为什麼要这样子?因为你究竟积多少罪,不知道。换句话,欠人家多少债你不知道,还了,还到人家说
  • 1
    进入佛寺,居士僧众无论男女,统一称为“师兄”;称法师为“师父”,而非“师傅”;若不知道如何拜佛,则双手合十,虔诚礼佛即可;在寺院忌拍佛像;不
  • 51

    广告
    02:09
  • 0
    佛的三身意义   佛可以住于三种不同的境界之中,起不同的妙用。这三种不同的境界,就是佛的三身。   1.法身   佛通过长期的修行,身心已得到了
  • 0
    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有一天率领学生到别处讲学。行经路上,听到两个妇人在吵架,其中一人对着另外一人骂道:“你一点天良都没有,你不讲天理”另外
  • 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
  • 1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 0
    南无阿弥陀佛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三宝弟子

目录: 其他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