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
-
0
-
0
-
0八正道不仅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指导,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通过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融入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提升道德品质,减少痛苦,增加快乐。
-
0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你刚开始要成就一个善业力 第二个,你进一步要成就一个正念力 不管你是修天台宗、唯识宗、净土宗,所有的法门都没有离开善业力跟正念力两种的修学。 我们刚开始归依三宝,我们是依止一念的信心来修善业,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种种善法的造作来忏悔业障、积集资粮 我想我们刚开始让自己的身心离苦得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
-
0
-
0
-
0八正道不仅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指导,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通过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融入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提升道德品质,减少痛苦,增加快乐。
-
1
-
27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0行禅是一种将正念带入行走中的修行方法。通过专注于行走时的脚步和身体感受,我们可以培养觉知和专注,将禅修的平静和清晰带入日常生活。
-
29
-
0
-
0
-
1
-
0禅坐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静坐冥想,旨在培养定力和洞察力。通过禅坐,我们可以训练心智,减少杂念,逐渐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晰,为深入的洞察和悟性打下基础。
-
0禅坐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静坐冥想,旨在培养定力和洞察力。通过禅坐,我们可以训练心智,减少杂念,逐渐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晰,为深入的洞察和悟性打下基础。
-
0
-
17第一个福报:健康的身体 第二个福报: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 第三个福报:财富自由(能满足自己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日常所需) 第四个福报:得遇善知识
-
0
-
0《禅观与净土》破障篇,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七面,我们看丙四的明行阴境。 我们这一大科讲到破除五阴的魔境。一个佛弟子,当我们下定决心要解决轮回的问题,要解决生死的问题,你第一个要面对就是你当下的五阴身心世界。因为你所有的造作,拜佛是谁?当然靠五阴在拜佛,念佛是谁?也是靠你的色受想行识在念佛,所以你生命当中所有的工具就是五阴,离开五阴就没有了。 但不幸的是这个五阴是怎么来
-
1慈悲禅是一种培养对所有生命慈悲心的修行方法。通过冥想和观想,我们将自己的慈悲心扩展到他人,乃至所有众生,从而减少自私和敌意,促进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
1
-
06.41 复制打开抖音,看看【川藏新东方文旅 小玉讲师的作品】为什么那么多人来峨眉山礼佛普贤? # 普贤菩萨 #... https://v.douyin.com/iULpKY6C/ W@m.da 01/30 GIV:/
-
0
-
0
-
1
-
0好,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阴本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
-
5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 近来差不多在全国各地,围绕着关于净土宗的异方便——“带业往生”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一方说:要真能往生,须将妄业消去;另一方则说:不需要,可以带业往生。双方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融。 持“消业往生”论的人说:“带业往生”是害人的谬论。它非但毁灭了净宗行人临终往生的愿望;也伤害了整个净土宗的严净、肃穆的形象。因为“业”本身就是污染、是障碍。与净土既不相应,而且是障道之因,何能带着它往生西方
-
0
-
254
-
0观照内心是指深入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念头和感受。这种修行帮助我们认识内心的运作机制,了解痛苦的根源,并逐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
0那么这个相续的问题,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好我们把它念一遍,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还有种子生种子。 一、种子生现行,谓八识诸善不善种子,众缘合时,能生起各自果法,名[种子生现行]。 二、现行熏种子,由此现行果法,于生起刹那,再熏习各自种子于第八识中,名[现行熏种子]。 三、种子生种子,由前念旧种子,引生后念新种子,自类相续,犹如川流,是名[种子生种子]。 一、种子生现行 好的,业力当你造了以后,其实它不是马上得
-
2
-
1
-
0
-
0正念冥想是一种培养觉知和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或心理活动,我们可以减少分心,提高专注力,逐渐培养出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的深刻洞察。
-
0
-
1正念冥想是一种培养觉知和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或心理活动,我们可以减少分心,提高专注力,逐渐培养出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的深刻洞察。
-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