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风采吧
关注: 6,238 贴子: 227,864

军队之魂----名将

  • 目录:
  • 历史人物
  • 7
    在1947年12月晋冀鲁豫军区训练教育会议上,徐向前讲道:“法国拿破仑有句名言:‘最后的五分钟'。我们要牢记在心。最后五分钟,是决定胜负的关头。好多指挥员在最艰苦最严重的时候,譬如说伤亡很大,反复地打上去又退下来,部队的连续作战与连续行军很容易感觉疲劳等,这种时机最易动摇决心,最易把最后决胜的时机放过去。因此,须牢记一条:当你是最严重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敌人最严重最困难的时候,常常是当你因困难而决心发生动摇
  • 13
    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打不过胡宗南。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
    徐向前元帅在抗战时期为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核心贡献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 一、军事指挥与关键战役胜利 1. 开创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37年,徐向前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与刘伯承、邓小平共同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他参与指挥了凤凰山战斗、长生口伏击战、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等战役,累计歼敌近7000人,将日军赶出晋东南,为根据地奠定基础。 例如,1938年3月的响堂铺战斗中,徐向前巧妙设伏
  • 16
    晚爆发一年,中央钢铁厂的机器设备会完全运进国内,中央机器厂的发电机设备也会完成。 有了钢材,加上自己生产电力设备, 陈济棠的潖江炮厂,四川刘湘的合川炮厂,汉阳兵工厂炮厂,一年造四五百门山野榴炮,战斗力可翻两三倍。
    xmybs5245 4-29
  • 0
    晋冀鲁豫中央局的组成、作用与贡献 一、组织架构与核心成员 晋冀鲁豫中央局成立于1945年8月20日,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华北地区的核心领导机构,其组成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权威性: 1. 领导成员: - 书记:邓小平;副书记:薄一波。 - 常委: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滕代远、王宏坤、张际春、王从吾、杨秀峰等8人。 - 委员:包括陈赓、李达、宋任穷、陈再道、杨勇等21人,涵盖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将领和地方领导人。 2. 下设机构
  • 42
    如题,详情见下一楼。
  • 0
    徐向前与李达的关系经历了从革命战争时期的密切合作到建国后因理念分歧而疏远的显著变迁,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协作 1. 129师搭档的军事默契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李达任八路军129师参谋处处长(后升任参谋长),与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形成核心指挥团队。三人合作指挥了夜袭阳明堡机场、正太铁路阻击战等标志性战役,并在冀南反顽战役中运用“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术重创石友三部,共同建立晋冀豫、太岳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14
    详情请见下1楼。
    4-27
  • 1
    我认为跟人口太多有关。人口超过土地承载能力,产生几千万饥民流民,士兵大部分来自于穷人,吃不饱,体质差。养马需要很多粮食,特别是战马,人都吃不饱,更没粮食喂马,所以马匹少,瘦弱。
  • 3
    团长之外的职务、地位、业绩,远远大于团长之级。
  • 5
    红军时代战力渣,解放战争时期,华野几个纵队都拿不下。
  • 0
    解放军在各民房内,且谈笑自若,如与李诚一的儿子李宁谈得很热,李宁告李诚一说,解放军作战如何巧妙,勇敢……国民党则笨如猪……等越说越有劲,李诚一越听越不耐烦,认为照你们这说法,国民党不就完蛋了么?你爸爸的前途也就完了,你们这些小子还这样高兴么?但又认为他们所言,都是事实,心不耐口莫能否认,让他们说一阵算了。 整五军,军长邱清泉,参谋长龚世英,副参谋长董熙,辖两个整编师:整五师,师长邱清泉兼熊笑三代,辖第
  • 1
    代表河南反蒋实力派的省参谋长刘绩学大发雷霆,将檀香木八股扇子摔在桌子上碎木横飞,全场吼声,刘绩学指问谷正纲:“蒋总统打不了共产党为什么拿开封人民出气,轰炸市民成千死亡,对河南人比对共产党还利害,河南人民那点对不起蒋总统,我代表河南人民要求中央大员立即答复。”谷正纲仓惶失措,哑口无言。这时张钫出面替谷正纲答辩,但被反蒋声浪打断。刘绩学被人扶起徐徐走出会场,张钫顿时左右为难,骑虎难下。谷正纲与刘茂恩趁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58
    P.S.这里仅仅提供资料,不发表个人看法。
    4-26
  • 237
    张震在南麻临朐战役后,写了篇文章后来收录到《张震军事文选(上)》,题目叫《改变我们的战术与指挥商榷—从打子母堡说起》。 文章中虽然没点一个人的名字,但却谈到了敌我双方战术问题,谈了敌人的进步以及我们自身的止步不前。 应该说在当时,张震几乎可算得上是唯一的从战略战术上去谈南麻临朐战役的失败,而不是指责个人。 “整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是所谓国民党军美械装备的王牌部队之一,被彻底歼灭后,汤恩伯引咎辞职;整八十三
  • 135
    豫东战役后宣称“大捷”的蒋某,在7月2日得知区寿年兵团部与整编75师被歼后,7月3日自记上星 期反省录,曰:“战局已至最严重之阶段,应作最 后万一之准备。甲、津浦南段之部署;乙、京、沪、芜之守备;丙、长春撤守之计划:丁、沈阳战略之方针。” 蒋军逃台后编写的战史还是说了些实话:“是役之后,‘匪’窥我不能适时集中主力,救援守军之弱点,遂对攫取徐州外围据点之企图,愈趋积极,于是先有济南周边作战之失,继而为徐蚌会战铸
  • 15
    从年初到9月这段时间,只要从关内调二三十万,就可同林彪决战。 共打的运动战,伏击战,果军战术呆板,但阵地战还是可以的,有空军,炮兵优势。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22
    因为是单独印制,印量有限,如有需要请微博联系番号恐龙-胡博
  • 3
    详情见下一楼。
    4-23
  • 116
    李达参谋长具体指挥,李达处理不了的,邓政委在亲自指挥,邓政委遇到苦难时,刘帅亲自出面鼓励和督促。 这里用的“鼓励和督促”而不是“指挥”。这就说明邓靠指挥无法解决的问题,刘也无法靠“指挥”解决,只能换鼓励和督促。
  • 28
    我居然被人指为刘吹,我很奇怪,刘伯承元帅还需要吹吗?别说是我了,就算寻遍全网,也很难找吹刘伯承的人,道理很简单,刘伯承不需要吹,因为,D和国家给与最高评价的就是刘伯承。刘帅辞世后,代表全国14人民的ZGZY,全国人大,国务院,ZY军委给出的悼词盖棺定论: 1、小规模作战方面的“军事奇才” 2、大规模作战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 3、他的著述,高超的指挥艺术和作战谋略是全党智慧结晶的MZD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是NO
  • 7
    详情见下一楼
    4-21
  • 1
    九边形军事家刘伯承元帅。
    4-21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184
    如题,详情见下一楼
    4-21
  • 15
    从鲁南战役后到豫东战役前,饶守坤担任华野六纵十八师师长。 1947年5月“16日凌晨4时,浓雾蔽天。突然540高地上人喊马嘶,被围在该处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一部蠢蠢欲动,妄图乘浓雾向东突围。第六纵队立即下令实施全线进攻。饶守坤迅速命令第五十二、第五十三团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向540高地发起猛攻;第五十四团配合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沿横山东侧向芦山攻击。 当饶守坤得知第五十二团伤亡很大时,立即打电话给该团政治委员彭冲:战斗到了关
  • 155
    攻济南的方案,粟裕交给了谭震林、王建安去筹划。王建安原是八纵司令员,中央军委曾设想将他调到山西的徐向前部队工作。后来,中央军委考虑山东兵团打济南需要指挥员,便任命他为山东兵团副司令员。作为济南战役攻城部队总指挥的许世友,在济南战役的谋划阶段,实际上是不在“现场”的。所以,从济南战役的作战构想、作战方针、兵力部署、突击重点、物资筹措等各方面,是在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下,由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的
  • 97
    粟裕为我军一优秀将领,在战争中,也确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其表现总体评价堪称优秀,但是感觉现在粟派越来越过火,甚至把粟裕吹成什么“中华战神”“第一军事家”“古今四大名将”“500年来第一猛将”“将帅之首”“世界十大名将”“就算粟裕最会打仗”“淮海战役总指挥”等等,实在是太过了,其他人不敢说,若说刘粟对比,我认为粟裕还差了很大一截,本人虽然是网上一看客,也能用这些年的所见所闻驳上一二,欢迎大家指正,也欢迎
  • 304
    我们首先看看合围前双方的实力对比:   一、兵力:双方参战兵力均在12万左右,对等。黄维兵团是南线“最强的敌人”,快速纵队是“国军精华”,18军是比5军更强的5大主力,其他几个军也不弱(粟裕评价)。   二、装备:   (一)刘邓:2门野炮,42门山炮,4门战防炮,迫击炮207门,每炮几发炮弹,步马枪弹不足一个基数(《李达军事文选》)   (二)黄维兵团:24辆坦克 44门榴弹炮,32门野炮,山炮47门,战防炮40门,迫击炮(60以上口
    4-18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205
    军事指挥 超一流:薛岳、白崇禧、孙立人、傅作义 一流:胡琏、王耀武、廖耀湘、关麟征、孙连仲、汤恩伯、杜垏明、何应钦、胡宗南、黄百韬、邱清泉、王仲廉、陈诚、张发奎 二流:张灵甫、刘峙、黄维、罗卓英、李弥、李玉堂、方先觉、张自忠、廖磊、顾祝同、王敬久、卫立煌、李默庵、余程万、宋希濂、李品仙、杨森、陈明仁 三流:俞济时、方天、范汉杰、孙元良、廖磊、林蔚、郭忏、周至柔、霍揆彰、杨伯涛、施中诚、孙蔚如、刘戡、钟
  • 123
    薄回忆:记得在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期间,一次闲谈,周恩来总理曾经问我,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小平同志共事多年,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不等我回答,周总理就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俩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周总理当时还说:从愿望上说,我更欣赏小平同志的“举重若轻”,但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同伯承同志一样,在工作上常常是“举轻若重”。这也许是同我长期负
  • 14
    李仲辛(1912-1948)湖南长沙人,陆军中将。黄埔六期生,整编66师中将师长。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夫人周黛西,家庭幸福,有二子二女。1948年9月追晋陆
    zhx90327 4-14
  • 1
    详情见下一楼
    4-11
  • 15
    “它有5个支队,还有特科和独立营,共8个营,组成第一路第二路” ================ 无关其他,仅从语文角度去看:是“它”共8个营,还是特科和独立营“共”8个营?
    3-31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90
    讨论战例,请度娘放行。
    4-8
  • 5
    《中国各工农红军战史》红1,2,4方面军和25军各一册 《新四军战史》《八路军战史》115,120,129师各一册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1,2,3,4,华北野战军各一册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3卷版,军史3卷版,全史10卷版 《抗日战争史》军科院3卷版,《抗美援朝战争史》3卷版,《解放战争史》5卷版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数十卷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资料选编》|抗战时期1-7,解放战争时期1-7| 《中国人民根据地解放区财经史料》 - 《中华民国史》12
    4-7
  • 15
    何竹本将军,先是参加衡阳保卫战,时任师参谋长,率领几百人突围出来。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67
    @粒子场光剑 看了你有关中坝之战帖子,为你没能痛打落水而深表遗憾,下面我来梳理扒皮,打蛇打七寸 一、中坝之战前后,刘明昭在第二混成旅担任什么职务? 据袁品文《我在二混成旅参加讨贼军之役的战斗经过》记载,第二混成旅的旅长是张冲,下辖5个支队(团) ,还有特科和独立营,共8个营。 以一、三支队加2个营为第一路,刘明昭任指挥官; 以二、四支队加2个营为第二路,刘慕贤任指挥官。 据1935.5.22《张冲追击邓、田败军命令》:第一路
    3-29
  • 105
    神派粉丝总是拿打得好的来说事,以阻击战而论,为何不提南麻,临朐,梁山,两次曹县,通许,帝邱这些失败的阻击战来论事呢? 综合来看,还得看刘邓大军,这才是“常胜军”(《解放日报》),“党最好的部队”(陈毅元帅)。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打不烂,拖不跨。国军廖明哲交手后的感想“刘伯承带差劲(指装备差兵力小),却常使国军很头痛”“刘伯承部队游杂游杂的,但却顶能打仗,几个大的战役打得最漂亮(看重装备差,兵力
  • 131
    初,陈粟提议东线兵团谭震林为司令员,许世友为副司令员。军委批复:谭震林作战指挥不行,本身就是政工干部。最后任命许世友为兵团司令,谭为兵团政治委员及华野副政委。后来,军委任命许世友为济南战役攻城集团总指挥。也是否决华野首长的安排。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名将亲随

目录: 历史人物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