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5
-
13他有错的地方,但也有对的地方啊。我只想说他和崇祯一样都尽力了。也许他们做得不够好,但是已经足够多。
-
45刷呀刷
-
31杨嗣昌上台前即崇祯九年,即使流寇肆虐和满清三次入关,但是大明的江山还是稳的。为什么?因为还有敢战之臣和支持之民。1.流寇,前期的流寇首领基本都是存活二、三年,树大招风,那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是二线,明军对流寇还是占据优势的,基本上流寇影响统治,但还谈不上危机江山。而且最厉害的高迎祥最大时期十来万人、核心不过三五人。2.满清入关,第一次影响河北,第二、三次也影响山西和河北一带,但是没有影响到山东和河南。
-
32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理据服反驳~
-
3
-
12
-
17很多人因为这个原因对杨嗣昌没有好感,甚至认为他是议和派,更甚者认为他是投降派,他葬送了明朝最后的机会。 但是我想说的是,力保崇祯苦苦支撑这么多年人正是杨嗣昌。
-
9都是古籍影印文件,方便大家研究 很惭愧只是做了些微小的工作,再次感谢提供资料的大大们 跪求不要水贴
-
19
-
5该臣看得烽出固关,臣部诚有抄前之议,然必军中探确,果 尽出关,而后一尾击一前抄,乃兵家之正理也。今侦探未确,烽 未出关,遽遣云帅王朴前去,已属非宜。乃二十八日遣发其兵, 二十九日又有烽苗,虽已西向大营,仍在内地复牌行。王朴目前 且协剿于东南,再俟内地烽情所向,相机趋援之报。今固关报到 烽全未出,而朴兵八千先出倒马。该督仅统宣、大、阳和之兵一 万二千,又分两股,将何以办大敌耶?此正明旨侦探不明,调度 无方之
-
9
-
0
-
2窃臣嗣昌材本庸驽,性仍孤孑,蒙恩过分,取忌多端,非一日矣。近者边烽入口,臣罪自是难辞。然而居中主调军机,夙夜呕心虑事,惟念陵京之地与他方瓦注不同,帝王之道以究竟万全为胜,是以与督监商求,向圣明入告,谓彼兵利于野战,我兵不宜浪战。惟审机斗智,用夜出奇,募死砍营,理兵杀拨,使彼进不得逞,退不得安,势将自遁,然后多方设伏,尽锐邀歼,此在兵法以形格势禁。保障陵京以避锐,击归驱除狂丑,大都局面已定,而后行间
-
14
-
032南鱼亦有丙,北雁良及辰。丙焦独不尽,触怀多苦辛。少小异唧唧,许身未忧贫。薄宦如薄饮,至齿不至■。 稍知酒中趣,恒以拙自珍。每为达者嗤,欢乐不极神。恩深忽自失,此肠迥所亲。曰余世间爱,远异世间人。 俱为天路客,乃愿耕桑民。青山食冷翠,碧水流轻尘。自覆一椽茅,卑与鸡犬邻。门外雪盈尺,踪迹不得循。 形坟此中读,相与辨先秦。律娶吕生子,悠哉千万春。何用有角冠,长驱孑然身。嗈嗈云中音,托尔宁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