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
01.毛细线虫病 [病原体] 为毛细线虫。雄虫体长1.93~4.15毫米,雌虫体长4.99—10.13毫米。 [症状] 寄生在鱼的消化道里,以头部钻进肠壁粘膜层,破坏组织,使肠内其他致病微生物侵入肠壁而引起炎症,严重时可致鱼死亡。单纯患毛细线虫病,因虫体吸取营养,使鱼体瘦弱,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毛细线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卵才开始分裂。当水温为28~32℃时,经过6~7天发育成为幼虫。幼虫通常在卵内而不钻出卵壳,成为感染性含胚卵,其他鱼吞
-
01.出血病 [病原体] 为疱疹病毒。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
-
0今天有朋友入新鱼,拍了照片给我看,发现一些入新鱼的细节被完全的忽略了,群里问了下,貌似好多朋友也没有注意到,特开此贴~ 兑温过水,这个很多朋友已经在帖子里专门的说过了,我就不再唠叨,需要查看的朋友可以去精品区自行查找。我想说的只是除了这些以外的一些细节,注意到了,你的小鱼就可以安全度过最危险的阶段,但,没注意到就极有可能会危及小鱼的生命~! 细节一,新鱼用新水新缸: 鱼到手后的有些朋友的操作大概是这么个
-
0家里自己精心养的鱼生小鱼肯定是大家最开心的事情,但小鱼生下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却又让大家心疼头疼不已,这次结合我的一点经验跟大家讨论一下~ 从哪里开始呢~就从小鱼出生开始吧~ 大家都知道待产的母鱼需要隔离,有朋友用的是各种产盒,有朋友有条件用的是单独的产缸,但不管用什么,当大鱼生完小鱼以后就会捞出大鱼留下小鱼单独饲养~ 于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 1鱼苗密度~ 经常看到有些朋友们晒出来的照片,一片小鱼苗密密
-
0有见国外参赛鱼只都比本土的粗壮,所以特别用心往壮大鱼只这一方面研究。 在台湾的网站上有看过几篇大致上是相同的壮(操)鱼法,惟觉得很多都是除了专业和无业者才能办到的事,所以只取其质而不从其法。然后就有了这样的本人[壮鱼法],这是我早在今年七月就开始下的功夫,看看就好。子鱼期 1) 出生12小时过后的子鱼(一般上是3小时后就可以喂食了)我开始喂丰年虾,很少量很少量的喂(这阶段子鱼的食量是很小的,喂多了它们不吃就会把水质弄
-
0如今国内玩家参与孔雀鱼比赛的人员越来越多,给大家带来一下孔雀鱼比赛的标准,大家共同提高,按照比赛标准去选择参赛鱼,预祝各位取得好成绩。 比赛标准∶身体10%,背部10%,尾部40%,母鱼10%,活动力10%,整体协调性20% -- 各类组参赛鱼支标准说明: 礼服类 : ※鱼身1/2~3/4处布满深色色块特徵之鱼支皆属之 草尾类 : ※ 鱼身布有色块(菱形斑).尾巴呈现喷点状之鱼支皆属之 蛇纹 类 : ※身上布满蛇纹(蛇王.蕾丝)延伸至尾部之鱼支皆属之。 ※如遭逢蕾
-
0基因讨论 第一篇:基因的种类-性染色体与限、伴性基因 因为我不是相关科系的,所以我所举的例子、所用的名词、说明的观念也许不是很恰当,甚至不正确。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请大家当成一个可以讨论参考的文章,不要将它当成专业的学术知识。 目前有关孔雀鱼的基因研究,都是建立在下面几个前提下,我想这个前提也不会有错,不然很多理论与所发生的现象都没有办法说明。 1.孔雀鱼的性染色体与人类相同是[XY]型 2.体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十多条
-
3
-
1怎么都没人……
-
3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孔雀鱼友
-
7
-
7这里可以聊J8毛吗?求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