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
0
-
0朱晓兵,西南交通大学TOD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资源经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2003年起就致力于探索中国内地的轨道交通TOD,至今已主持或参与了30多个城市的100多个TOD项目。 我国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探索实践始于20世纪70年代香港开始大规模兴建地铁时出现的“轨道+物业”模式,内地则是从9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逐渐从学习港铁模式发展为现今系统研究和全面探索实践TOD的局面。 国家发展
-
0
-
1赵敏华,教授级高工,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学和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委员,华北水利电力大学河长学院外聘教授 【专家优势】从事水务规划研究30多年;全过程参与江苏镇江和浙江温岭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 【主要成果】《新江湾城水生态系统建设研究》获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第二获奖人)和200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世博会地区水务专项规划》获得2007年上海市
-
1谭洪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可持续发展学院跨学科责任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建筑能耗管理大数据平台技术、园区及建筑双碳策略及低碳能源规划技术、城市及建筑环境技术等多领域的研究。 【奖项及荣誉】 2000年第十四届日本空调卫生工学会技术振兴奖 2008年中国教育部科技进
-
0张明闪,教授级高工 【研究方向】对悬索桥、斜拉桥、预制梁桥、现浇混凝土梁桥等较为丰富的路桥施工经验及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参与过部分路基、山岭隧道的施工。 【主要成果】先后参与或主持过7个大中型项目的技术工作,先后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全国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1项;主要参建工程获得省优、国优多项(钱江杯、黄果树杯和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交通
-
0邓启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铁集团、国家铁路局、中施协等多家学会、协会专家,多家企业兼职顾问专家,多家期刊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软弱围岩和城市地下工程隧道施工技术、综合地下管廊暗挖法研究 【专家优势】先后参建和技术指导并主管,二十余座隧道指导,其中Ⅰ级风险隧道7座,Ⅱ级风险隧道8座。作为铁总工管中心专家参与多座重难隧道技术指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爆破、软岩、岩溶以及瓦斯隧道及城市浅埋暗挖和复
-
0
-
0从2019年的5G元年到2021年底,中国的5G网络发展迅速,据媒体报道5G在中国的移动端的用户已超过8亿。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说:‘现在我国5G网络是世界最领先、最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可以说,中国的5G发展引领全球。5G的特点是速度快、智能万物互联。在未来,随着5G技术的应用,也将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影响。那么在交通领域,5G将会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s, ITS)希望将先进的信
-
0
-
0
-
0
-
1
-
0
-
0经核实吧主psump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专家宝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2
-
0
-
1会议主题 (1)岩土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2)特殊土工程性质及新理论 (3)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4)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 (5)岩土工程安全施工与监测技术 (6)其他与环境岩土工程相关的问题
-
19月18日的专题是《特殊地质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控专题培训》
-
1有没有组团一起参加的?举个手
-
2真的祖国太大了,到处找专家很辛苦,有没有专门智能匹配的平台?简单一点
-
4
-
4
-
3